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与年轻人一起创业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外婆家,吴国平,创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8 11:26
自从去年宣布退休以后,吴国平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看世界。今年5月份,吴国平去了一趟米兰看世博会。在那里,他被移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震撼了。他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曾经,我们故意去避开有关互联网的东西,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直接去面对,去迎合这个时代。”
1998年就投身餐饮,创立外婆家的吴国平,没有想到外婆家会发展至今天的规模。他用略带调侃的语气告诉记者:“我是猪,飞起来了。”他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自己当年开店,不过是为了解决拮据的生活。而如今,这个品牌让他体现了价值,自己无比感恩。
曾经因为门口长长等桌队伍而“一炮走红”的外婆家,这两年又因为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副牌开张,再度让吃货们垂涎。至今已经成立了17年的外婆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在走“循规蹈矩”的保守扩张路径。从1998年到2009年的11年间,外婆家直到2007年才走出杭州,在嘉兴开了第一家分店;到2009年,才开始有了指福门和第二乐章,而结果却差强人意。
但是到了2012年,吴国平再次提出做单品副牌的计划,从2012至今的三年间,他陆续推出金牌外婆家、锅小二、炉鱼、Uncle5、动手吧、三千尺等众多单品副牌。这些副牌与外婆家的风格迥异,夺人眼球。数据显示,2014年,外婆家在全国开了60多家店;2015年的计划开店数量同样将达到60多家;预计2015年年底,整个外婆家将发展到220多家门店,外婆家、炉鱼、动手吧等旗下品牌将全线出击。
这也和吴国平的退居幕后有关。退休后的他,像云游僧一般,尝尽天下美食,看尽天下风景后,将觉得可取的,搬回“外婆家”,而他本人也正在尝试一种新的角色:餐饮教头。
外婆家2.0
让吴国平觉得庆幸的是,如今开始拥抱互联网,或许并不晚。他分析后认为,服装行业的互联网渗透率在25%左右,眼下服装企业不停地关店调整成为了常见的景观。而餐饮行业,互联网的渗透率可能不到5%。“完成餐饮,需要消费者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互联网不具备的。”
结合过去的经验以及如今互联网对餐饮的影响,吴国平认为,轻餐饮是未来的方向,而重餐饮的比例会逐渐缩小,同时,国际化的品牌和产品肯定会增多。在这个结论的引导下,他梳理出了外婆家未来发展的框架。“我们要做城市代表,做杭帮菜,同时,要适应年轻人,做个性代表,把大餐饮细分为工具类和原料类,做不同的副牌。第三,我们要做一些国际代理。通过做外婆家,我意识到了,餐饮是有根的东西,不能模仿,所以我们会原版引进。”
炉鱼是外婆家旗下发展最快的副牌,2013年6月,首家炉鱼在杭州开店。炉鱼总经理孙琦回忆,“2012年,外婆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无数次的头脑风暴中,明确了一点,即上个世纪90年代那种包罗万象的餐饮模式已经翻页,现在的人更注重从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单品模式可能成为餐饮市场的主流。”
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外婆家就开始感受到了消费者的挑剔,以及对新鲜餐厅的喜爱。鸡、鸭、鱼等不同的品类,都曾进入过外婆家“烤”的视野,选择鱼,在于这个品类的利润率高,且竞争不激烈。孙琦为了研发出这5种鱼的19种风味,最高纪录一天吃了38条鱼。这5种鱼19种口味的产品,都是由外婆家在杭州中央厨房统一加工,并运送到全国各地的门店。
单品化、标准化、快速复制,是孙琦开设一个新副牌的标准,也正是这三个标准,促成了炉鱼在全国的快速扩张。不到一年时间,炉鱼餐厅开遍上海、杭州、北京、深圳等10个城市,开店数量达22家,2015年则计划开店50家。吴国平对炉鱼很满意;“现在一些炉鱼店的利润,已经高过了外婆家。”
炉鱼从萌发想法到决定放手去做,过程也就只有两个小时。但另外一个副牌“动手吧”,吴国平却纠结了整整三年。三年前,他就在美国见过了类似的餐厅,采用了无餐具夜店模式。2014年1月,另一家大众餐饮连锁品牌在上海开张,这样创新的餐饮形式,让其火爆不已。吴国平显得有点遗憾;“我觉得思考的时间,太长了。当时没有考虑到周五吃饭的问题,如果考虑到了这一点,我就不担心市场能否接受这样的新形式了,你说是不是?”
包括动手吧、炉鱼在内的品牌,便是吴国平设定的做个性代表、通过不同原料和工具打造的、适应年轻人的副牌。宴西湖则是外婆家意图打造的城市代表。宴西湖将进驻杭州黄龙饭店,吴国平想让大家按照法式大餐的节奏,去吃一顿正宗的杭帮菜,西式摆盘,一道道美食次序上桌,将传说和故事融入菜品之意境,人均消费将在500元左右。
在小南国、俏江南等高端餐饮遇冷,纷纷转型的眼下,吴国平的这一举动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他否认这是所谓的“高端餐饮”,而是不断强调性价比。“并不是说你便宜了,就是性价比高,超出了实际价值的体验,才是高性价比。”
对于中餐而言,国内永远是最大的市场。近些年,也常见外婆家在新加坡、意大利开店的新闻,但与中餐走向世界的理念不同,在海外开店,是想打造一个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场所。“人家知道我外婆家是什么了,才会愿意、放心地把他们的品牌交给我代理。我实际上不是为了走出去而开店,是为了引进来。”据了解,不久之后,一款意大利原装的冰淇淋品牌即将出现在中国市场。
十几个品牌,是否过于庞大?吴国平认为,有新创的品牌,那么肯定会有退出的品牌。“一件衣服你喜欢穿,你不会天天穿吧!品牌新旧总有更迭,开店关店再正常不过。”在吴国平的计划里,外婆家和炉鱼都只开到100家,之后便进入“末位淘汰”状态,新开一家,就会关掉一家,总数都不会超过100家。
从企业内部而言,多品牌的竞相出现,是给企业提供一个内部竞争的氛围。“谁都不爱竞争,但是没有了竞争,一定会死。”
这个想法,是多年国企的工作经验带给吴国平的。在国企工作时,很多精力用于人事,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即国企人员多,虽有负担,但是也给企业提供了充裕的人才选择,这让在其中工作的人会有压力。与国企相比,吴国平认为,外婆家内部的竞争机制还是不够激烈。
为了这个发展战略,吴国平甚至为自己“储备”了不少品牌。因为旗下拥有“第二乐章”副牌,吴国平将第一到第十乐章品牌悉数注册。在日本看到了“俺の”品牌非常红火,回国之后马上注册了这个商标,以至于小南国的创始人王慧敏想要着手引进时,却发现品牌被“抢占”了。得知消息后,吴国平将“俺の”的商标注册权慷慨地转交给了她。
投身“梦伙伙”
去年10月,吴国平退休后的一个大动作,便是“梦伙伙”计划。他决心在全国招募弟子,分享自己从业以来的经验,与年轻人一起创业。首要的要求,必须是80后。
吴国平想当餐饮业的教父?抑或把外婆家变成餐饮新业态的黄埔军校?年轻,应该是与吴国平聊天过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但是,在面对记者的时候,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当师父。危机感是贯穿在他意识中的关键词。他想做年轻人的生意,就必须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年轻人接触。“我们实际上是平等的,不存在师徒关系。我有经验,他们有想法。这个我们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蒸年青就是合作的典型案例。8月30日,蒸年青封测,地址位于外婆家在西湖边的店旁边。这是一家以蒸菜为主要特色的餐厅,创始人金宏伟在潮人圈颇有名气,算得上是餐饮圈的“颜值担当”。蒸年青倡导健康饮食,封测首日,甚至还邀请了河狸家的美甲师和知足乐的按摩师来为顾客服务,18位网红助阵。这种跨界玩法,颇有吴国平的影子。
“梦伙伙”计划,与其说是收徒弟,不如说建立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外婆家为蒸年青付出了资源,承担了风险。要做这个项目之前,吴国平要先了解自己要扶持的人。“被选中进到‘梦伙伙’的朋友,吃住行我们都负责。就当交朋友,有了平台,交流就有了便利,跟谈恋爱一样。今天我帮了他们,也许我就是发现了一颗好苗子,明天就能来帮助我们外婆家。”他说。
拥抱年轻人,也是当初吴国平“退休”的本意,虽然退休后的他并不清闲。零售市场需要的是年轻人,培养他们,需要时间,他希望能在自己精力旺盛的时候,将自己的经验全情付出。
外婆家成立的年头长,一个副作用便是人才出现了老化,年轻人做决定的机会少。“现在,人事权和财权,我全部放手。”对于年轻人所做的决策,吴国平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决策如果出现了不好的情况,“我再把另外一只眼睁开,帮他们解决。没办法嘛,你要给年轻人试错的机会。”
与很多企业家不同的是,他不希望外婆家中有太多个人的痕迹。虽然他是创始人,但他也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非要子承父业。他希望的是,外婆家不要被时代淘汰,永远得到年轻人的拥护。
文 崔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