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师”行业人才培养正在形成系列品牌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行业人才,注册会计师
  • 发布时间:2015-12-08 11:01

  11月23日,北京注(评)协第一期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毕业典礼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行。北京注(评)协会长郭文杰,秘书长汪宁,副秘书长张文丽出席典礼,并分别向首期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的毕业学员们颁发了毕业证书。典礼由第一期领军班班长、北京东审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崔军胜主持。来自专家型管理人才培训班第二期、三期、中小机构负责人领军班二期的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毕业典礼。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注(评)协已开办两期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开创了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下一步,北京注(评)协将进一步完善领军人才培养方案及内容,不断创新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探索中小执业机构的发展之道。

  竞争变伙伴 同行成兄弟

  北京注(评)协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的开设是全国首创。

  在毕业典礼上,郭文杰向60名学员顺利毕业表示祝贺。他说,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是协会在行业人才建设创新培训思路、开拓人才培训领域的一大突破。

  经过两年的学习过程,领军班学员们受益良多,不仅完成了预期目标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使同学们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成了合作伙伴,由同行同事变成了兄弟姐妹。

  针对今后的发展方向,郭文杰建议,中小执业机构应根据顶层设计来找准定位,应结合当下热门的业务如专项审计、新三板及工程造价等,向二、三线城市开辟业务市场,建立分支机构。虽然培训班已毕业,但人生学习之路没有毕业典礼,他希望各位学员通过领军班的学习把握发展方向,奠定好基础,建立好友谊,共同推进行业蒸蒸日上。

  郭文杰希望,通过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这个平台,能够促进行业由无序竞争、低价竞争,转变为有序的竞争,分层次的竞争。通过竞争,达到一种平衡,使得大、中、小执业机构之间可以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汪宁在致辞中表示,中小执业机构是行业中最大的群体,虽收入不高,但代表着行业发展的基础,影响力深远。在郭会长的创新指导下,北京注(评)协成功举办了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探索针对中小执业机构的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汪宁建议,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应敢于求变、善于求变。通过合并等形式,产生聚变、蜕变,发挥规模优势。他说,组织方式变革是赢得跨越式发展的利器。中小执业机构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通过组织变革等方式,破解中小执业机构发展难题。其次,应建立符合中小执业机构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家庭文化、亲情文化,以凝聚人才,激发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家庭文化在中小事务所更容易可行,归属感和需要,取得核心竞争力。他希望学员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发挥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的品牌效应,为行业做出更多贡献。

  记者注意到,对于中小执业机构的发展问题,此前北京地区行业人士就建议,要加强对中小执业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其中就包括针对中小执业机构管理经验不足加强指导;为中小执业机构分享在吸引人才、选用人才、留住人才方面的经验;搭建执业机构之间沟通桥梁和合作平台。对此,汪宁提出,要利用好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行业专家型管理人才培训班等交流平台,促进中小执业机构业务交流与合作,发挥协同效应。

  领军人才“满载归”

  记者了解到,北京注(评)协中小机构负责人领军班的培养目标是:搭建中小事务所、评估机构间的交流沟通平台;培养中小执业机构优秀的领导者;探索适合中小执业机构发展的途径;开阔中小机构负责人的视野。

  在去年的开班仪式上,汪宁希望领军班学员能够成为中小执业机构正能量的使者与标杆;成为行业、协会、机构建设中的领头羊,成为行业发展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中小机构负责人领军班”学员能在两年的学习中找到合作合并机会,将“中小机构主任领军班”办成培训平台、交流平台、以及联盟的平台。张文丽则期望“中小机构主任领军班”的学员在通过学习培训后,达到五个“与众不同”:精神风貌与众不同;言谈举止与众不同;沟通交流与众不同;领导能力与众不同;个人修养与众不同。

  从2014年6月7日开班,到2015年11月23日毕业,经过两年的学习,北京注(评)协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的学员收获良多,真正实现了合作、自信,与“不同”。

  在毕业典礼上,首期领军班班委、北京德祥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利勇代表学员们作了毕业总结和毕业感言。他谈到,两年的领军班学习终身难忘,内容融汇中西、贯穿古今,从老庄到孙子,从西方经典到中国国学,从传统企管到“互联网+”,从学院培训到事务所实地交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是技术与管理结合,中西文化的结合,多家学院的结合,三家会计学院博采众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访问天职国际、江苏公勤事务所);国内与国外的结合,学习与娱乐的结合,审计与评估的结合等多项“结合”的典范。

  他说,中小事务所与评估机构在行业中属于弱势群体,容易被忽略。北京注(评)协通过推动中小执业机构组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联盟、中小评估机构联盟,推动中小机构发展。北京注(评)协举办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是培训模式的大胆尝试,也是机构服务的有益探索。

  “瑞雪总把丰年兆,领军人才满载归”。胡利勇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政策推动下,中小机构将迎来再次发展的春天。

  北京中税网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主任会计师杨红说,参加领军班让自己回归到学生时代,并结识了在行业各领域有所建树和专长的同行。北京中永恒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刘占先认为,领军班有效推动了各中小执业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主任领军不常有,百战归来把书传。感谢协会费心血,提升能力在当前。”北京路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唯实以诗句感恩相聚。北京金诚立信事务所主任会计师董丽清激动地说,领军班如同一个大家庭,而执业机构正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北京京懋事务所副主任会计师赵蓓倡议,领军班学习如同点点星火,课程结束了,但友谊天长地久,未来将会继续增进合作交流。

  薪火相传善继承,承前启后勇创新,第二期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班长北京中润达事务所总经理姜嶶表达了将接好下一棒的信心。

  开源、抓干、拔高:“三驾马车”成品牌

  人才培养是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两师”行业发展的第一要务。2010年以来,北京注(评)协结合行业发展“五大战略”,在人才培养上以立足行业需求、面向社会开展合作、采用分级分类培养、建设人才梯队作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方针。

  北京注(评)协的行业人才培养工作以“开源、抓干、拔高、破面”八个字为标杆。

  所谓“开源”,就是疏通、打通高校人才发展的源头,以“走进校园”项目为标志;“抓干”,就是抓好行业骨干的培养,以“行业专家型管理人才”培养为标志;“拔高”,就是重视行业高端人才培养,举办“中小机构负责人领军班”就是北京注(评)协“拔高”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企业家队伍建设;“破面”,包括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培训及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等。

  2015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北京注(评)协的人才培养工作务实、系统,成效显著。其中,北京注(评)协第一届专家型管理人才培训班结业、“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训基地揭牌”、北京注(评)协首期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结业,这三件事尤其值得一提,成为“开源、抓干、拔高”的标志,也预示着行业人才培养正在形成系列品牌。

  2015年6月29日,北京注(评)协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举行第一届专家型管理人才培训班结业典礼。汪宁说,北京注(评)协提出专家型管理人才培训班的创意,就是要解决行业领导梯队新陈代谢的问题,实现未来行业领导人的更新换代,一定程度上属于行业“接班人”培养工程,首期培训班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与成长,真正收获了“盛夏的果实”。

  2015年10月29日,北京注(评)协举办了“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走进校园”项目得到政府认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12年以来,北京注(评)协利用其行业优势,推出“走进校园”项目和职业技能基础教育,搭建会计师事务所、学生、高校就业的桥梁和纽带,实现了校方、协会、事务所和学生的多方合作共赢,赢得了广泛赞誉。北京注(评)协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与高校合作与注协的合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形成了品牌。

  记者手记:对于北京注(评)协近年来的行业人才培养,不论是“走进校园”的各种精彩,抑或是专家型管理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还是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收获的合作与自信,《财会信报》记者都是见证者。

  “百战归来再读书!”在首期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毕业典礼上,记者不仅见证了学员们的收获,更见证了北京注(评)协行业人才培养的务实与远见。我们相信,随着这一系列人才培养品牌的形成,北京“两师”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将更加精彩。

  本报记者 郝新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