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慧银行,助推银行业转型
- 来源:银行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慧,银行,转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0-26 16:55
-访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客户部总经理陈良忠
历经此次金融危机,过去看似发展健康、运行良好、监管充分的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着诸多质疑,二战后形成的全球金融体制也处于转型改革之时。而中国不断扩张的银行体系在经历多年的飞速发展后,寻求业务创新和转型也已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一关键时期,除了银行业自身的思考与探索之外,寻求具有丰富的解决方案和资深银行业咨询经验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的协助则是必不可少,而拥有全球最大咨询部门、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国银行业同时为中国市场所熟知的IBM公司自然成了许多银行的最佳选项。针对中国银行业,IBM公司也早已在其“智慧的地球”的战略基础上,提出了“智慧的银行”战略。那么,在这家融咨询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公司看来,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到底面临哪些问题?其“智慧的银行”的战略又将如何助力中国银行业实现这一关键时期的转型?对此,本刊专访了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客户部总经理陈良忠先生。
转型期改革的核心要务
在全球金融业普遍陷于金融危机困局之时,中国却一枝独秀,各项业务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2010年2月,由波士顿咨询公司(简称“BCG”)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按照市场资本化程度,中资银行在全球TOP30银行中有强劲的表现。全球排名前十的银行中,中国银行业占据三席。中国工商银行位列首位,排名第二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排名第五,可见其排名喜人。但同时,国外的经济环境并不乐观,这直接影响了进出口业务,从而影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中国银行业自身存在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视。
在采访中,陈良忠先生认为,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的银行业不仅要关注国内宏观经济的新形势及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还要适应全球银行业监管变革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金融行业的撤销管制规定、中产阶级的大量涌现、财富管理的弹性增长、风险管理和巴塞尔协议Ⅲ、国际标准的变化等,并寻求相应的业务创新和产品整合以适应各种新形势。为此,银行需要可持续获利增长、寻求可变的收入来源,以及提供不同的客户服务和持续的产品创新为支撑,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风险管控。基于此,抓住全球银行业转型的机遇,努力搭建稳健经营的平台,将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纵观全球银行业,陈良忠先生认为,中国银行业在当前转型期的核心要务是两大业务领域。一方面是在自身和客户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关系方面进行转型。比如避免排队等候,改善客户体验;降低手工和纸质工作流程;更好地利用电子和其他可替换的渠道进行管理;对发布新渠道和整合多渠道进行快速反应。另一方面是重建核心流程及基础架构支撑方面的转型。比如梳理流程和业务整合;创建一个完整的客户视图;保证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和价格弹性;保证有效运营的不间断和数据可用性;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以及构建灵活的IT系统对业务需求进行灵活反应。
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成功的转型意味着实现业务和技术的有机结合。陈良忠先生认为,尽管中国银行业在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要想在全球新经济环境下,维持其持续的竞争力,需借助多渠道整合层实现从前台流程到后端运营的转型。变革应首先从前台开始,包括满足客户的即刻需求,获取短期市场收入。后端的转型包括IT架构更新和核心系统创新、通用功能外包、产品创新、付款整合和风险管理等,而这些将成为下一阶段银行业获取竞争力的重点领域。
构建“智慧银行”助推银行业转型
在银行业的转型,除了充分认知转型期存在的各类问题,如何对中国银行提供切合实际的、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其各项业务需求,真正实现自身和客户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关系方面与重建核心流程及基础架构支撑方面的转型,对此,IBM公司针对中国银行业提出了“智慧的银行”的理念。
早在2008年11月,IBM公司便公布了“智慧的地球”战略,其指出,在信息产业的下一发展阶段,人类将实现智能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已达到IT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前所未有的以科学和智慧的方式对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实施管理。作为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IBM公司针对中国银行业提出了“智慧的银行”战略,并已取得了许多成功案例。例如,与国内一家大型银行在全球支付系统方面进行合作,以使这家银行能够实现国内企业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支付和转移。与一家银行进行智能服务的合作,以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智慧的银行”秉承“智慧的地球”的理念,强调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三个领域,通过银行的发展推动其他产业进入以此促进这三个领域的发展。
为了更具体地向中国银行业提供转型方向的咨询服务以及构建紧密的合作,2010年,作为拥有全球最大咨询部门的IBM携手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布《中国零售银行业产品服务创新:未来十年的机会与方向》报告。报告中指出客户需求成为零售银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零售银行通过五种方式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包括:新技术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金融行业内合作创新、国际化创新和跨行业合作创新。而在这五大趋势下,老龄消费者群体、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客户群体、80后及90后消费群体、小企业主群体、农村及新兴城镇居民群体高速增长,成为未来零售银行应重点关注的群体。报告也指出零售业务战略规划关键是:调整零售业务结构,为创新业务及时配套资源。这包括识别重点客户群、优化产品投资组合、改善营销模式、调整渠道部署策略和建立战略联盟。
报告的发布充分体现IBM公司咨询部门与中国银行业的有效协作,与此同时,IBM公司还积极推动中国银行业更新旧的核心银行系统,实现核心系统转型,构建真正的“智慧的银行”。对此,陈良忠先生介绍说,更新陈旧遗留核心银行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投资巨大的工程,对于银行业转型也是一项必要的工程。IBM拥有一支强大的更新银行核心系统的专家队伍,以及很多优秀的商业合作伙伴,能够保证为中国银行业实现智慧化的硬件支持,目前,IBM公司已经开展了多个更新银行核心系统的项目,促进了中国银行业“智慧的银行”的构建。
作为一家与中国银行业有着30多年合作经验、一次次引领信息产业变革的大型信息技术公司,IBM公司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取得今日的市场地位,源于其在中国银行业服务方面所拥有的独特优势。第一,IBM公司拥有非常专业的银行服务团队,能够针对中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第二,IBM公司与中国银行业已合作30多年,同时在全球IT咨询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拥有既了解当地情况也了解全球情况的专家团队;第三,IBM公司在软件方面,既有在整体平台层次上的优势,也有能力向具体行业或部门提供独特和富有优势的解决方案;第四,在基础设施方面,IBM公司与中国的银行客户及合作伙伴,在大型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上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陈良忠先生介绍说,IBM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的咨询服务部门的公司,相较于其他公司,可以将咨询、软件、硬件的业务进行整合,并利用IBM公司在全球各地的优势资源,为中国银行业客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在产品方面,IBM公司的发明专利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排名第一,甚至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专利数的总和,这使得IBM公司能够迅速洞察到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最新的服务理念和最优质的服务,构建真正的“智慧的银行”。
在中国银行业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IBM公司伴随和支持了中国金融信息化从零起步,见证和参与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IBM公司始终用自己不断地产品创新与优质的服务支持着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并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银行业转型及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转型的重要时期,IBM公司将继续为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变革与各项创新提供支持,为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流的服务和最佳的行业实践。
……
历经此次金融危机,过去看似发展健康、运行良好、监管充分的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着诸多质疑,二战后形成的全球金融体制也处于转型改革之时。而中国不断扩张的银行体系在经历多年的飞速发展后,寻求业务创新和转型也已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一关键时期,除了银行业自身的思考与探索之外,寻求具有丰富的解决方案和资深银行业咨询经验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的协助则是必不可少,而拥有全球最大咨询部门、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国银行业同时为中国市场所熟知的IBM公司自然成了许多银行的最佳选项。针对中国银行业,IBM公司也早已在其“智慧的地球”的战略基础上,提出了“智慧的银行”战略。那么,在这家融咨询与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公司看来,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到底面临哪些问题?其“智慧的银行”的战略又将如何助力中国银行业实现这一关键时期的转型?对此,本刊专访了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客户部总经理陈良忠先生。
转型期改革的核心要务
在全球金融业普遍陷于金融危机困局之时,中国却一枝独秀,各项业务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2010年2月,由波士顿咨询公司(简称“BCG”)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按照市场资本化程度,中资银行在全球TOP30银行中有强劲的表现。全球排名前十的银行中,中国银行业占据三席。中国工商银行位列首位,排名第二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排名第五,可见其排名喜人。但同时,国外的经济环境并不乐观,这直接影响了进出口业务,从而影响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中国银行业自身存在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视。
在采访中,陈良忠先生认为,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的银行业不仅要关注国内宏观经济的新形势及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还要适应全球银行业监管变革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金融行业的撤销管制规定、中产阶级的大量涌现、财富管理的弹性增长、风险管理和巴塞尔协议Ⅲ、国际标准的变化等,并寻求相应的业务创新和产品整合以适应各种新形势。为此,银行需要可持续获利增长、寻求可变的收入来源,以及提供不同的客户服务和持续的产品创新为支撑,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风险管控。基于此,抓住全球银行业转型的机遇,努力搭建稳健经营的平台,将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纵观全球银行业,陈良忠先生认为,中国银行业在当前转型期的核心要务是两大业务领域。一方面是在自身和客户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关系方面进行转型。比如避免排队等候,改善客户体验;降低手工和纸质工作流程;更好地利用电子和其他可替换的渠道进行管理;对发布新渠道和整合多渠道进行快速反应。另一方面是重建核心流程及基础架构支撑方面的转型。比如梳理流程和业务整合;创建一个完整的客户视图;保证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和价格弹性;保证有效运营的不间断和数据可用性;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以及构建灵活的IT系统对业务需求进行灵活反应。
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成功的转型意味着实现业务和技术的有机结合。陈良忠先生认为,尽管中国银行业在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要想在全球新经济环境下,维持其持续的竞争力,需借助多渠道整合层实现从前台流程到后端运营的转型。变革应首先从前台开始,包括满足客户的即刻需求,获取短期市场收入。后端的转型包括IT架构更新和核心系统创新、通用功能外包、产品创新、付款整合和风险管理等,而这些将成为下一阶段银行业获取竞争力的重点领域。
构建“智慧银行”助推银行业转型
在银行业的转型,除了充分认知转型期存在的各类问题,如何对中国银行提供切合实际的、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其各项业务需求,真正实现自身和客户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关系方面与重建核心流程及基础架构支撑方面的转型,对此,IBM公司针对中国银行业提出了“智慧的银行”的理念。
早在2008年11月,IBM公司便公布了“智慧的地球”战略,其指出,在信息产业的下一发展阶段,人类将实现智能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已达到IT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前所未有的以科学和智慧的方式对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实施管理。作为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IBM公司针对中国银行业提出了“智慧的银行”战略,并已取得了许多成功案例。例如,与国内一家大型银行在全球支付系统方面进行合作,以使这家银行能够实现国内企业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支付和转移。与一家银行进行智能服务的合作,以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智慧的银行”秉承“智慧的地球”的理念,强调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三个领域,通过银行的发展推动其他产业进入以此促进这三个领域的发展。
为了更具体地向中国银行业提供转型方向的咨询服务以及构建紧密的合作,2010年,作为拥有全球最大咨询部门的IBM携手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布《中国零售银行业产品服务创新:未来十年的机会与方向》报告。报告中指出客户需求成为零售银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零售银行通过五种方式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包括:新技术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金融行业内合作创新、国际化创新和跨行业合作创新。而在这五大趋势下,老龄消费者群体、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客户群体、80后及90后消费群体、小企业主群体、农村及新兴城镇居民群体高速增长,成为未来零售银行应重点关注的群体。报告也指出零售业务战略规划关键是:调整零售业务结构,为创新业务及时配套资源。这包括识别重点客户群、优化产品投资组合、改善营销模式、调整渠道部署策略和建立战略联盟。
报告的发布充分体现IBM公司咨询部门与中国银行业的有效协作,与此同时,IBM公司还积极推动中国银行业更新旧的核心银行系统,实现核心系统转型,构建真正的“智慧的银行”。对此,陈良忠先生介绍说,更新陈旧遗留核心银行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投资巨大的工程,对于银行业转型也是一项必要的工程。IBM拥有一支强大的更新银行核心系统的专家队伍,以及很多优秀的商业合作伙伴,能够保证为中国银行业实现智慧化的硬件支持,目前,IBM公司已经开展了多个更新银行核心系统的项目,促进了中国银行业“智慧的银行”的构建。
作为一家与中国银行业有着30多年合作经验、一次次引领信息产业变革的大型信息技术公司,IBM公司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取得今日的市场地位,源于其在中国银行业服务方面所拥有的独特优势。第一,IBM公司拥有非常专业的银行服务团队,能够针对中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第二,IBM公司与中国银行业已合作30多年,同时在全球IT咨询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拥有既了解当地情况也了解全球情况的专家团队;第三,IBM公司在软件方面,既有在整体平台层次上的优势,也有能力向具体行业或部门提供独特和富有优势的解决方案;第四,在基础设施方面,IBM公司与中国的银行客户及合作伙伴,在大型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上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陈良忠先生介绍说,IBM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的咨询服务部门的公司,相较于其他公司,可以将咨询、软件、硬件的业务进行整合,并利用IBM公司在全球各地的优势资源,为中国银行业客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在产品方面,IBM公司的发明专利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排名第一,甚至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专利数的总和,这使得IBM公司能够迅速洞察到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最新的服务理念和最优质的服务,构建真正的“智慧的银行”。
在中国银行业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IBM公司伴随和支持了中国金融信息化从零起步,见证和参与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IBM公司始终用自己不断地产品创新与优质的服务支持着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并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银行业转型及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转型的重要时期,IBM公司将继续为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变革与各项创新提供支持,为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流的服务和最佳的行业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