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向产业云方向演变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制造业,产业云,演变,IT资源
  • 发布时间:2011-01-20 15:34
  2010年,虽然国际经济依然处于波动之中,外贸形势不很乐观,但是中国政府的果断调控,依然使得国内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量向质的转型,历经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09年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再到2010年的节能减排和汇率的变化,尤其是那些外贸导向的企业,深刻感受到企业经营不易。更多的企业开始从“游牧”似的市场掠地走向“农耕”似的专注,也更有时间来从容审视自己的战略战术,强化内功建设。

  投入增加

  2011年,制造业领域总体将有如下变化与趋势。

  1.越来越注重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除了加大诸如数控机床、自动流水线等看得见的装备信息化之外,企业更加注重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意图通过对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保证经济效益。同时也加大在电子商务和分销方面的投入,以期更直接地面对消费者,缩短价值链的长度。

  2.增强人力资源方面的力量。一方面由于招工困难、用工成本的提高,需要更集约化地利用人才;另外一个方面,快频率的创新需要人才去完成。

  3.客观审视企业在行业中的合适角色,进行科学的角色定位,更加理性地来经营企业,尤其是在产业集群的考虑方面。

  这些变化是建立在做大做强的诉求基础上的,企业更需要深度地将资源与商业生态中的需求进行耦合。

  与技术结合

  2010年,我们同时也看到,制造业从单体形态逐步成为产业链角色,继而成为产业集群的角色。产业集群中,具有话语权的“盟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们成为品牌商,成为产业集群的组织者。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也越来越趋向于集约化的应用,也就是不再以独占IT资源为主要诉求。

  假如一个品牌商与3000个经销商和1200个供应商合作,而且合作商分布在全国各地,或者是世界各地,那么,企业自建系统,为它们(协同商)提供匹配的IT服务是一个巨大挑战。

  如果这些工作委托给具有全国机构网络的公司去做,则遐想的空间还会大,不仅可以流畅地进行服务,而且可以对商业模式产生积极影响。当然更多的操作细节需要我们持续思考。

  在经济体微型化与网络普及化之下,制造业的经济组织管控及合作模式将会产生新的变化。当前已经有很多以自然人、家庭或者以2~3人为单位而组成的新兴经济体,在工作时间上非常灵活。

  这是经济体微型化的一个方面,这个趋势在未来几年内呈几何速度爆发。

  另外一个方面是,随着类似美特斯邦威、恒源祥等在虚拟企业的建设,早先“恐龙组织”才能做的事情,虚拟企业、敏捷企业会做得更好,“恐龙组织”在逐步消融,或者是通过内部市场化的方式释放着产能,推进产业的演化。

  过去,产业集群都是以地域为主要聚集特性的。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产业集群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在物流和信息流有新的载体并发挥集聚效应的时候,产业集群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换句话说,即便是有许多“长尾”,也以一定的方式进行集聚。

  产业云的雏形早就形成,不过它是相对封闭的,以单一品牌商的供应链为主体。产业云则以多个品牌商为主体,若干成员加入,事实上一个行业的最终客户可以是另外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用户。比如电气行业同时为建筑装潢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服务。这样产业云的兴起很可能会带来产业集群的伟大革命,个别觅得先机的品牌商甚至是协同商,则可能成为2011年下一代产业集群的英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