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设计发展报告 中国设计 好设计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汽车,设计
  • 发布时间:2012-02-08 10:20
  “中国设计”这一概念从被提出的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各种不能承受之重,这一概念充满了各界人士对于中国汽车设计的期待和憧憬。《汽车导报》也持续关注这个话题,早在2007年我们就推出了《概念中国》专题,本专题大家可视作“概念中国4.0版”。经过了几年,我们对“中国设计”还有什么问题?汽车设计师们对于“中国设计”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策划/编辑部 执行/李峯、刘勍楠

  “中国设计”首先应该是好设计

  关于“中国设计”的讨论渐成泛滥之势,可惜往往偏离靶心,或盲人摸象,或人云亦云。我们认为,在汽车设计的话语平台上探讨“中国设计”,需要全新的思维和言说立场。

  “中国设计”这一概念从被提出的那一刻起,不由分说就被赋予了各种不能承受之重——理想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甚至“大国崛起”……各种宏大叙事之中夹杂着民族和文化等形而上符号交织纠缠的复杂情感。在各种营销广告的过度消费过度诠释之后,这一概念又遭受渐进式的异化,沦为一种自卑和自负一体两面的虚妄认识,以至于无论身不由己的江湖中人还是作壁上观的围观群众都渐次迷失了“设计”本源的价值。一个糟糕的设计本身并无价值,在我们讨论“中国设计”的时候,与其口沫横飞地宣讲其“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内涵,不若仔细咀嚼其“设计”的真实含金量:它是否符合普世的审美标准?它是否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功能?它的“中国元素”是剪贴式的肤浅符号化,还是真正对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挖掘和提炼的具象化表达?它是打着“逆向工程”幌子“借鉴”标杆产品的山寨货,还是国外产品甚至老旧产品“换个马甲”的国产化版本?它是真正针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专属呼应,还是把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纳入其“全球研发体系”的“全球战略车型”?它是个别高层领导拍脑袋拍大腿臆想出来的“市场需求”,还是经过仔细调研深入研究的科学决策……

  骑在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市场之间的矮墙上,我们在两边都听到了不满和抱怨,从矮墙上跳向任何一边,都能看到各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可笑“内幕”甚至惨淡“事实”。不过我们并不满足于各打五十大板、和稀泥式的“公正报道”,我们希望能跳出这种针锋相对的语境,建立一个全新的话语空间:

  “中国设计”,首先应该是“好设计”,而好的设计也一定是对的设计。只有好的“中国设计”才能萃取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本质和核心价值;也只有中国的“好设计”才能指导中国的设计走向深入,并准确到位地回应中国人对汽车的精神和情感诉求。

  文/李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