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地球梦想 本田科技,用诚意展实力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本田,电动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08 11:01
参加本次东京车展的所有记者几乎都带着同一个问题——经过重创的日本车企元气大伤,还能重振吗?本田用它领先的技术,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发布会上,本田伊东孝神社长一路小跑着登台,侃侃而谈、风度翩翩,完全颠覆了过去日本企业领导人给我留下的拘束紧张的印象。他提到几天前,亲自试驾本田摩托时,车辆优异的加速性能让他兴奋。他的状态让人看到那个曾经痴迷于汽车运动的企业有回归的迹象。
电动化技术新成果
虽然,众多媒体对本次本田活动的日程安排颇有微词:活动日程安排实在太满,记者们每天都早出晚归。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本田真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优秀产品,希望尽量完整地展现给世界,其诚意可见一斑。
在本田和光总部,我们接触到本田正在全力研发,并已经在日本、美国和中国进行的FIT EV的验证实验车。这款车的性能在之后的茂木双环赛车场试驾中让记者们大为赞叹:电动车提速也能这么快,很有驾驶乐趣!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为电动车配备的新能源创造系统。这个系统由CIGS薄膜型光伏电池组完成从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每天的平均发电量约为30kW.h,最大输出功率为10kW,利用太阳可以发出4台EV车行驶1天所有消耗的能源。
而这个系统最大的优点即是能真正地实现行驶领域CO2零排放。这也正是本田未来发展体系中的核心:减少CO2的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内燃机的升级换代
当前现状下,要全面实现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技术还不成熟。和多数大型汽车企业一样,本田的解决办法是:全面提升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的效率,并研发出将“驾驶乐趣”与“环境性能”高度融合的新一代发动机和变速器技术——“Earth Dreams Technology”。
在本田茂木双环赛车场,厂家准备了十几台即将量产的实验车供全球媒体试乘试驾。我对其中两辆印象非常深刻。
其中一辆搭载了新开发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提高行驶性能同时降低CO2排放。该系统搭载了专用的锂离子电池及充电器,可对应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低速行驶时,凭借发动机的电能驱动电机行驶的“Hybrid(混合动力)模式”。高速巡航时,则采用“发动机直连模式”,发动机直接连接轮胎驱动行驶。根据行驶状况切换各驱动模式(电动/混合动力/发动机)实现高效驾驶。虽然,这一技术已被丰田抢占先机,本田却并没有放弃这一领域的研究,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另一款披着雅阁外壳的实验车, 搭载一套超级“电动SH-AWD”,更在赛道驾驶时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这个系统与3.5L V6 发动机相匹配,加速性能可实现媲美V8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却不亚于直列4缸型发动机。电动SH-AWD系统是将发动机与内置30kW高效电机的7速双离合变速器相匹配,后轮则采用20kW左右双电机进行独立驱动的电动四轮驱动系统。搭载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对前后电机进行最佳控制,实现低油耗和高功率。后轮配置左右独立的双电机,通过新开发的后轮左右扭矩自由控制。尤其在高速过弯和蛇形绕桩时,我感觉后轮的循迹性非常好,车身摆动幅度也不明显,给过弯时增加了不少信心。
通用工具的进一步提升
本田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我们得以在众多通用工具领域见到本田的贡献。这次,我又见到了本田研发的机器人ASIMO。他和过去相比在技术上又有了提升,如今他甚至可以自律行动。也就是说,新型ASIMO无需人为操作,便可实现持续活动。在展示现场,他问主人是否需要喝橙汁,随后,一手拿杯子,一手拿饮料瓶,准确地将饮料倒入杯中,端给主人。操作过程的准确,指关节的灵活都让记者们叹服。本田将ASIMO研发中所掌握的Honda Robotics技术应用于摩托车、汽车等移动工具,还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可在发电站等人类不宜进入的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作业臂机器人”,以及可以为腿部力量减弱的人士提供帮助的“步行辅助器”等。 在科幻片里才能见到的场景,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在位于茂木双环赛道咫尺之遥的本田HELLO WOODS‘森林公园吃午餐。这里多年来一直在进行令植物更科学健康生长的研究。同时,这里也是一个让孩子认识自然了解生态平衡的夏令营。森林里坐落着一座——Smart Home,这种屋顶铺满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小屋即将在日本琦玉县全面进入试验性使用。该套系统完成了从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并且能完全实现整个家庭供电系统的自给自足——照明、电器运转、汽车充电,所有的电能都源自太阳能。
无论是ASIMO的研究、还是摩托车、汽车、通用产品等移动工具的开发,本田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可以没有碳排放的理想未来…… 一个企业令人尊敬,并不只在于这个企业到底实现了多少利润,还有,她的眼界、远见能为整个人类创造怎样的未来!
专访本田伊东孝绅社长
《汽车导报》:如何评价Honda在全球市场的发展?Honda量产车型投放速度较慢,如何加快?
伊东:Honda今年在全球市场的发展较迟缓,不是很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2011年3月的地震及最近的泰国洪水灾害均影响到了Honda汽车所需的电子芯片的供应,由此影响Honda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及全球销量。明年以后我们将恢复生产。
《汽车导报》:新能源车什么时候会在中国投放?
伊东:2011年11月,我们在广州与广州政府合作,开始了针对FIT EV电动车的验证实验。我们相信,今天在东京车展上发布的这些,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技术,都适合中国市场。2012年我们将投放CR-Z、INSIGHT、FIT HYBRID等3款混合动力车型,同时将根据广州验证实验的结果,以2012年为目标,在中国开始FIT EV的本地化生产。
《汽车导报》:今天,发布EV-STER时,您说过要在2~3年内投放高性能汽车、包括环保高性能车,以及内燃机跑车、柴油发动机汽车,今后在中国的规划是怎样的?
伊东:这次展示的EV-STER,我们会尽快将其量产化投放市场。今天Honda发布会主题是实现个人移动工具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存,而EV-STER及FIT EV正是想告诉大家,电动车也可以如此有趣。我自己作为上一代NSX的开发成员之一,很喜欢超级跑车。目前正在推进超级跑车的研发工作。从当前中国市场的发展看,未来很有可能赶超日本和美国,因此我们在开发此类超级跑车时,必须要考虑中国市场的需求。我们拥有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之类的环保技术储备,但是更重要的是传统内燃机的改进。今天发布的全新一代的汽油发动机,将尽快更新到现有的产品中,这个过程可能需要3年。
文/谢忻 摄/谢忻、春春
……
发布会上,本田伊东孝神社长一路小跑着登台,侃侃而谈、风度翩翩,完全颠覆了过去日本企业领导人给我留下的拘束紧张的印象。他提到几天前,亲自试驾本田摩托时,车辆优异的加速性能让他兴奋。他的状态让人看到那个曾经痴迷于汽车运动的企业有回归的迹象。
电动化技术新成果
虽然,众多媒体对本次本田活动的日程安排颇有微词:活动日程安排实在太满,记者们每天都早出晚归。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本田真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优秀产品,希望尽量完整地展现给世界,其诚意可见一斑。
在本田和光总部,我们接触到本田正在全力研发,并已经在日本、美国和中国进行的FIT EV的验证实验车。这款车的性能在之后的茂木双环赛车场试驾中让记者们大为赞叹:电动车提速也能这么快,很有驾驶乐趣!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为电动车配备的新能源创造系统。这个系统由CIGS薄膜型光伏电池组完成从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每天的平均发电量约为30kW.h,最大输出功率为10kW,利用太阳可以发出4台EV车行驶1天所有消耗的能源。
而这个系统最大的优点即是能真正地实现行驶领域CO2零排放。这也正是本田未来发展体系中的核心:减少CO2的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内燃机的升级换代
当前现状下,要全面实现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技术还不成熟。和多数大型汽车企业一样,本田的解决办法是:全面提升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的效率,并研发出将“驾驶乐趣”与“环境性能”高度融合的新一代发动机和变速器技术——“Earth Dreams Technology”。
在本田茂木双环赛车场,厂家准备了十几台即将量产的实验车供全球媒体试乘试驾。我对其中两辆印象非常深刻。
其中一辆搭载了新开发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提高行驶性能同时降低CO2排放。该系统搭载了专用的锂离子电池及充电器,可对应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低速行驶时,凭借发动机的电能驱动电机行驶的“Hybrid(混合动力)模式”。高速巡航时,则采用“发动机直连模式”,发动机直接连接轮胎驱动行驶。根据行驶状况切换各驱动模式(电动/混合动力/发动机)实现高效驾驶。虽然,这一技术已被丰田抢占先机,本田却并没有放弃这一领域的研究,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另一款披着雅阁外壳的实验车, 搭载一套超级“电动SH-AWD”,更在赛道驾驶时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这个系统与3.5L V6 发动机相匹配,加速性能可实现媲美V8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却不亚于直列4缸型发动机。电动SH-AWD系统是将发动机与内置30kW高效电机的7速双离合变速器相匹配,后轮则采用20kW左右双电机进行独立驱动的电动四轮驱动系统。搭载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对前后电机进行最佳控制,实现低油耗和高功率。后轮配置左右独立的双电机,通过新开发的后轮左右扭矩自由控制。尤其在高速过弯和蛇形绕桩时,我感觉后轮的循迹性非常好,车身摆动幅度也不明显,给过弯时增加了不少信心。
通用工具的进一步提升
本田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我们得以在众多通用工具领域见到本田的贡献。这次,我又见到了本田研发的机器人ASIMO。他和过去相比在技术上又有了提升,如今他甚至可以自律行动。也就是说,新型ASIMO无需人为操作,便可实现持续活动。在展示现场,他问主人是否需要喝橙汁,随后,一手拿杯子,一手拿饮料瓶,准确地将饮料倒入杯中,端给主人。操作过程的准确,指关节的灵活都让记者们叹服。本田将ASIMO研发中所掌握的Honda Robotics技术应用于摩托车、汽车等移动工具,还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可在发电站等人类不宜进入的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作业臂机器人”,以及可以为腿部力量减弱的人士提供帮助的“步行辅助器”等。 在科幻片里才能见到的场景,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在位于茂木双环赛道咫尺之遥的本田HELLO WOODS‘森林公园吃午餐。这里多年来一直在进行令植物更科学健康生长的研究。同时,这里也是一个让孩子认识自然了解生态平衡的夏令营。森林里坐落着一座——Smart Home,这种屋顶铺满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小屋即将在日本琦玉县全面进入试验性使用。该套系统完成了从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并且能完全实现整个家庭供电系统的自给自足——照明、电器运转、汽车充电,所有的电能都源自太阳能。
无论是ASIMO的研究、还是摩托车、汽车、通用产品等移动工具的开发,本田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可以没有碳排放的理想未来…… 一个企业令人尊敬,并不只在于这个企业到底实现了多少利润,还有,她的眼界、远见能为整个人类创造怎样的未来!
专访本田伊东孝绅社长
《汽车导报》:如何评价Honda在全球市场的发展?Honda量产车型投放速度较慢,如何加快?
伊东:Honda今年在全球市场的发展较迟缓,不是很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是2011年3月的地震及最近的泰国洪水灾害均影响到了Honda汽车所需的电子芯片的供应,由此影响Honda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及全球销量。明年以后我们将恢复生产。
《汽车导报》:新能源车什么时候会在中国投放?
伊东:2011年11月,我们在广州与广州政府合作,开始了针对FIT EV电动车的验证实验。我们相信,今天在东京车展上发布的这些,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技术,都适合中国市场。2012年我们将投放CR-Z、INSIGHT、FIT HYBRID等3款混合动力车型,同时将根据广州验证实验的结果,以2012年为目标,在中国开始FIT EV的本地化生产。
《汽车导报》:今天,发布EV-STER时,您说过要在2~3年内投放高性能汽车、包括环保高性能车,以及内燃机跑车、柴油发动机汽车,今后在中国的规划是怎样的?
伊东:这次展示的EV-STER,我们会尽快将其量产化投放市场。今天Honda发布会主题是实现个人移动工具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存,而EV-STER及FIT EV正是想告诉大家,电动车也可以如此有趣。我自己作为上一代NSX的开发成员之一,很喜欢超级跑车。目前正在推进超级跑车的研发工作。从当前中国市场的发展看,未来很有可能赶超日本和美国,因此我们在开发此类超级跑车时,必须要考虑中国市场的需求。我们拥有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之类的环保技术储备,但是更重要的是传统内燃机的改进。今天发布的全新一代的汽油发动机,将尽快更新到现有的产品中,这个过程可能需要3年。
文/谢忻 摄/谢忻、春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