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宽容是前提也是结论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沃尔沃,设计师,罗冬飞
  • 发布时间:2012-02-08 10:35
  专访沃尔沃(上海)项目首席设计师罗冬飞

  『我觉得尊重与宽容是这个话题的前提也是结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汽车导报》:在汽车设计语境下,“中国设计”、“中国文化”、“中国元素”这些概念被越来越多地讨论和宣传,作为汽车设计师,您如何理解这类概念在现阶段的涵义?

  罗冬飞:有关这一类概念的提出与讨论,正说明如今国内的汽车消费已经发展到有了这些方面的诉求。从最初对基本功能的需求,发展到对精神与情感层面的沟通渴望,这与汽车的设计发展历程如同一辙。每个民族都有它特殊的文化属性,它反映在吃、穿、住、行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如今在中国,绝大多数消费中,或多或少地都会进行文化概念的消费,只不过人们已习以为常而不太会关注这些。

  《汽车导报》:“好设计”的内涵或评判标准应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吗?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比如,“好设计”的标准在欧美日等汽车设计发达地区,与在中国的标准是否有差异?如果有,是什么差异?

  罗冬飞:一定会在改变,而且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因为汽车毕竟是工业产品,而非纯艺术。我始终认为好设计(汽车)评判的标准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无论欧洲、美国或是日本,当地对好设计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当然在中国也存在这种差异。差异的产生与当地人们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及信仰有很大的关联。

  《汽车导报》:能否谈谈什么才是您心目中的“中国设计”?由中国人或团队设计?由中国境内的汽车公司或设计公司设计?由中国公司投资?抑或是反映和传达了中国文化内涵或价值观的设计?您心目中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罗冬飞:我觉得尊重与宽容是这个话题的前提也是结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尊重为敬天、敬地、敬人;宽容则为涵养与大气。对于设计团队组成,我认为成员背景或是公司背景并非关键因素,而在于是否可以把尊重和宽容作为设计以及运作的核心理念。

  文/李峯 摄/罗冬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