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未必能帶來A股牛市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滬港通,A股
  • 发布时间:2014-11-04 14:59

  滬港通以決絕的態度走向市場,無論什麼事件,都不可能實質上阻礙滬港通的步伐。十月十七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共同簽署了《滬港通專案下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加強監管執法合作備忘錄》。至此,內地與香港關於滬港通跨境監管合作制度安排已完成。

  滬港通與人民幣國際化、證券市場國際化相關,國際化是中國金融改革的方向,滬港通、深港通是其中重要步驟。

  目前滬港通,未必能夠推高滬綜指指數。

  全球經濟動盪,歐美股市雪崩。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警鐘再次敲響。十一黃金週,美股標普五百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全週分別下挫百分之三點一和百分之四點五,雙雙創下二〇一二年五月份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德國DAX指數「十一」黃金週週五收跌百分之二點四,為二〇一三年十月以來最低水準,全週跌幅達到百分之四點四;法國CAC40指數全週下跌百分之四點九,義大利和丹麥股指跌幅更是分別高達百分之五和百分之七。亞太股市如日本、韓國跟隨下跌。

  與內地市場相對封閉不同,香港市場深受國際市場影響,香港恒生指數十月十四日收盤於二萬三千零四十七點九七點,下跌九十五點四一點,下挫百分之零點四一,香港恒生指數來回震盪。未來隨著美元價格上升、利率上升,全球主要股市基本處於下行區間,通過滬港通打開一道閘門,對內地信心剛開始有所提升的市場未必有利。

  滬港通開通以後,投資者購買標的受到限制,以傳統大型製造企業、金融機構為主要標的,傳統行業轉型艱難,好不容易通過滬港通恢復了一些信心,再加上並購重組、國企混改等概念炒作,股價維持穩定。

  但滬港通宣揚至今,市場已經基本消化了利好,蛋糕上的奶油被貓舌舔走,滬港通開通後見光死的概率很高。

  最近一個多月,隨著港股的大跌和A股的走強,代表AH股價差的恒生AH溢價指數持續走高,一度回到一百以上。由於多數分析人士認為滬港通將在十月二十七日開閘,導致恒生AH股溢價指數繼續上漲,十五日報收九十九點八點,A股與H股差價幾乎被「抹平」,剩下的一到兩個點在誤差範圍內,不值得大加關注。紅利已經提前釋放,滬港通一旦正式開閘,A股市場大盤股很有可能不漲反跌。滬市一百三十億的日投資額度,外帶三千億交易總額限制,幾百支大象股要集體起舞並不容易。

  兩個市場的投資者所受的待遇是不公平的。香港市場投資者享有特殊優勢,A股市場實行T+1交易制度,港股市場實行T+2交收制度,但允許投資者在股票尚未到賬的T日及T+1日賣出股票,內地投資者比香港投資者多承擔一天的交易風險。香港的個股看空期權、窩輪等十分活躍,可以通過對衝獲利,還可以通過低廉的融資放大資金槓桿。而內地投資者無法及時糾正投資失誤,內地也沒有多樣的對沖手段,融券形同虛設。

  香港市場交易時間較內地稍長,其下午的交易時間也比內地市場晚一小時。交易時間不同創造出巨大套利空間,內地市場常常在下午收市後推出重大性的政策,大資金可迅速在香港市場操作,完成相關套利。待A股市場開市後,資金再度返回A股進行套利。一方放開手段,另一方束手束腳,讓人不由捏把冷汗。

  對於香港投資者而言,滬股通最大的風險是信用風險與匯率風險,內地市場上市公司財報品質不高,而以人民幣投資面臨人民幣匯率下行風險,就算在股票市場贏利也有可能無法彌補匯兌損失。

  滬港通利好人民幣與股票市場,但從短期看,未必是個股票市場的巨大利好,短期炒作的時間窗口大致已經過去。

  葉檀 著名財經評論員。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專攻政治史與經濟史。現為《每日財經新聞》首席評論員,評論版主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