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鳴
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嘉興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二〇一一年水彩畫《看中國》入選第二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
二〇一一年色粉畫《一米陽光》入選第二屆中國粉畫展並獲優秀獎
二〇一二年水彩畫《東方大港》入選第十屆全國水彩、粉畫展
二〇一二年水彩畫《向東是海NO.1》入選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畫雙年展
二〇一三年水彩畫《東方大港NO.2》入選浙江風格·時代丹青——浙江省優秀美術作品展覽
謝赫「六法論」與水彩畫
南齊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謝赫他在《古畫品錄》中所提出的「六法論」,對後世繪畫產生重要影響,為歷代畫家、評論家、鑒賞家所推崇,是中國繪畫史上最早的比較科學的和有系統的繪畫創作、繪畫批評的準則,對中國畫的繪畫創作、評判提出了理論標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六法論」原文曰:「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
「六法論」對於我們今天的水彩畫寫生和創作,仍然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對於水彩畫家,瞭解、讀懂、掌握「六法論」的實質與內涵,也會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
「六法論」對繪畫的品評是順序而為的,也因此來評判畫品的高下。但從學習的角度卻是顛倒過來的。一、傳移模寫;二、經營位置;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骨法用筆;六、氣韻生動。如此層層遞進,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下面分而述之。
傳移模寫。即通過寫生和臨摹作品,學習繪畫技巧,掌握基本功。學習水彩畫要必須熟練掌握技藝,應之於手,才可能進入更深的境界。向中外名家學習,注重研究古今中外名家作品的精神內涵,掌握色彩、構成原理。同時不斷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繪畫的本質規律,表達方式,做到學而有悟,學而長思,學而內化。
經營位置。是說繪畫的構圖。水彩畫的起稿構圖極其重要,強調主次、顧盼、呼應、動靜等種種關係,要認真對待。圖形、色調、主題等也要設計。留白甚是,水彩畫的留白極其講究,一定要在構圖時明確位置,預先設計,做到胸有成竹。任何畫面都需要黑、白、灰,留白無異於守住了較亮的一個層次,也同中國畫的「布白」,畫留三分空,生氣隨之發。構圖的基本法則是:賓主、均衡、對比、調和、統一等。
應物象形。是指造型要以客觀物象為依據,正確地、真實地、有感受地表現其藝術形象。這些理論,古人確是高屋建瓴,與西方水彩畫的原有追求是不一樣的,我們追求的是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加強水彩畫的自身語言錘煉,揚長避短,“應物象形”不是單純照著對象畫,而是要在形似的基礎上表現好對象的精神實質,抽取其本質的元素進行組合。我認為,首先要畫好速寫,練就紮實的基本功,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這是應物象形的基礎。
隨類賦彩。講的是色彩問題,是指繪畫應根據不同的類型、對象、即根據不同的審美對象敷施色彩。講環境色、固有色和各種光線下對物體的不同影響;講色彩的對比,互補色的運用;講彩性的表達,水彩畫要在「彩」字上下功夫。講在不同時間,不同氣侯,不同季節的不同色彩變化;講色彩給予人類情感的感受與聯想。研究色彩,培養自已獨到的色彩審美能力。
骨法用筆。就是追求書法藝術的用筆方式,抽象、誇張、概括事物的整體特徵。用筆墨技法恰當地把對象的形狀和質感畫出。水彩畫要更加強調畫面用筆的書寫性,運筆的輕重疾徐,強弱虛實,轉折頓挫,節奏韻律。筆筆見筆,入木三分,筆鋒所及,生機盎然。「骨法」是綱要、是結構、也是輪廓,「骨法用筆」起到了造型的昇華作用,是書法和水彩畫的經典結合,毛筆的勾勒點染,落筆留痕是水彩畫的形式美的生動體現。是水彩畫的生命所在。
氣韻生動。從純繪畫角度來理解,氣韻生動最主要是指藝術形象的真實性和生動性,也就是指畫面形象的精神氣質。「形神兼備」,是形與神在畫面上的統一。氣是生命的存在,分為內在形態和外在形態。說到韻,郁達夫曾說:「天地有情,萬物有韻」。水彩畫表現的是水韻、色韻、筆韻、紙韻及趣味之韻。
簡言之,學習中國傳統「六法論」至於西洋水彩畫,寫生和臨摹是學習水彩畫的必要手段,對於水彩畫的畫面構圖,取材、著色、透視、筆觸等是在不斷的寫生和創作中獲取靈感和經驗。直到具有氣韻生動的畫面形象和自己獨有的水彩語言為止。
中西藝術,融會貫通,殊途同歸。「六法」之氣韻生動同樣是水彩畫界大家所公認的畫面最後所要表現出來的終極效果,是至高無上的欣賞、審美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