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见过的杭式烂尾
- 来源:楼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烂尾,烂尾楼,中山御庭,西湖国贸大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4 13:17
11月初,开发商申请破产的报道漫天飞,把新西湖小镇再一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忍受过开发商延期交房一年半、物业合同到期后撤出小区、收房后发现水电等配套不完善这一系列“折磨”之后,业主们的内心已是脆弱不堪,而开发商正式宣布破产重整这一消息得到证实,对业主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在杭州一众烂尾楼中,华门·新西湖小镇只能算是入门未深的“后起之秀”。城市发展进入狂飙时代,身处日新月异的浪潮之中,从来就是不进则退,而烂尾楼则不负众望地成为城市版图上最明显的污痕。
下面为大家扒一扒杭式烂尾TOP5:
中山御庭
胡雪岩故居旁,围墙上“珍藏老杭城的洋房岁月”的广告语早就模糊不清。中山御庭在土地拍卖现场上颇出风头的过去,对杭州楼市而言,似乎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这个现仅有3幢楼的迷你楼盘,霸据着江城路和抚宁巷交叉口的市中心地段,曾获得过多少艳羡目光,如今就收到多少唏嘘感叹。黄金地块,竟成了往中山御庭伤口上撒的那把盐。
高高的围栏死守着三幢暗红色公寓,透过侧门可以看到,基本完工的主体,在丛生的杂草之中更显荒凉,水电、绿化景观等迟迟不见踪影。从2011年起,中山御庭所谓的施工现场便只是这副模样。
中山御庭共有57套房源,除了1套限制房,其他的56套都已出售。这56位业主的漫漫三年维权路走得着实艰辛。其间,政府部门曾出面协调,业主们自己也通过各种方式和开发商进行交涉,在杭州市信访局委托城乡建设部门的协调下,开发商方面多次表示会交付,但承诺一再落空,交付遥遥无期。开发商的屡屡食言,将楼盘活生生地拖成烂尾楼,甚至还玩起“躲猫猫”戏法。
其实中山御庭的“猫腻”早就存在。
2009年下半年正式开盘时,紫源公寓案名摇身一变成“中山御庭”,精装改成了毛坯。包销公司杭州正鸿置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从正达手上接手项目,一跃成为开发商。而正达与原先的建设公司野风建设2000余万的工程款因未审计遭忽略而引发纠纷,中山御庭的烂尾,与其脱不了干系。当法院在查询开发商正鸿置业的账户时,发现这个账户已有两年未年检,账上没有分毫。
正鸿置业曾信誓旦旦表示会尽快完成余下的工程,在今年6月底完成交房。不靠谱的开发商,不交付的楼盘,半年已过,恐怕得说一声“烂尾,2015年再见”了。
西湖国贸大厦
说到杭州“最牛的烂尾楼”,恐怕不得不提西湖国贸大厦。
1999年,杭州人陈某某买下杭州火车站旁的一块地。由于资金吃紧,在破土打桩后工程便停滞不前。2003年大厦迎来重新开工建设,并于次年正式对外发售,却因相关负责人涉嫌诈骗再次中断续建。随后又经历两次拍卖都未果。
长达10余年之久,几经易手,几经流拍,用“命运多舛”来形容都不为过,于是在杭州,便有了西湖国贸大厦的“烂尾传说”。
2009年9月,杭州外海集团以4.91亿元竞拍拿下该项目,并在“西湖国贸大厦”的案名前烙上“外海”二字,一举打破这块地流拍的“诅咒”。
然而,这一切才刚开始。
经过三年的准备,2012年8月外海·西湖国贸大厦写字楼部分悄悄开卖,均价3万元/平方米,外海·西湖国贸大厦也同时开始继续建设。
但就在不久后,外海·西湖国贸大厦10多米高的脚手架倒塌,导致6名工人坠落,又引起一阵负面关注。人们除了了解到外海·西湖国贸大厦的外立面为全石材加LOW-E玻璃幕墙,也只剩下感慨,空占着城站火车站对面的顶好地段,却是怎么都没法阻止烂尾的趋势。
据悉,西湖国贸大厦原本规划为一站式母婴购物中心,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而被否决方案。外海集团拿地后欲改为综合购物中心,以中等偏上的消费水平为主。就在所有事情有条不紊进行之时,又有新闻爆出西湖国贸大厦地下商铺涉嫌以租代售。
如今在提供杭州楼市信息的网站上,我们能查到项目最新的动态仍是2013年底的“西湖大道1号写字楼均价30000”,偌大的“售罄”图标好像是对一直以来烂尾印象的“洗白”,但无论如何,在杭州烂尾楼黑名单上,已写下“外海·西湖国贸大厦”这重重一笔。
西溪moho
业主用条幅“庆祝”烂尾一周年,一度在杭州房地产业内争相“传颂”,大概可以跻身2014年杭州楼市最佳笑料之列。涉及的项目叫西溪moho,途经文一西路即能看到项目已建成一半的外立面,挂满各种“高声疾呼”着要交房、要还钱的条幅,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更新内容。据知情人士称,该盘在去年8月就已停工,之后便时常有业主来“房闹”,业主欲集体跳楼的传言也曾甚嚣尘上。对于买了西溪moho的近600户业主而言,他们曾经渴望拥有的酒店式公寓,目前只是一具空架子,空荡荡的楼内过道任凉风通透,“房闹”导致的狼藉痕迹随处可见。
为何好好的酒店式公寓,如今变得如此惨戚戚?据网友爆料,浙江华立集团拿到土地后,本应该自己负责开发,却引进浙江协晟集团合作开发。另据杭州电视台报道,两家公司合作成立杭州豪立实业公司,刚开始华立集团占股70%,浙江协晟集团占股30%。华立集团仍然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单位。但在项目尚未建设完成的情况下,华立出让40%的股份给协晟,至此,豪立实业公司华立集团占股30%,浙江协晟集团占股70%成大股东。而华立以其为小股东之名,拒绝积极解决楼盘烂尾一事。而作为大股东的浙江协晟集团在杭州的办公场所已经人去楼空,公司法人也不知去向。
其实,按余杭区政府原有规划,西溪moho项目为浙江华立集团的总部办公基地,房产不能分割,不能对外销售。但华立集团违反政府规划,把该项目包装成具居住功能的西溪moho,并以50年长租协议的形式对外销售,因价格便宜煽动消费者购买。
烂尾不可耻,可耻的是毫无业界良心,开发商耍尽心机想赚钱,赚的是钱,丢的岂止是脸!
水岸莲花
“绿城”,几乎家喻户晓,而与其同时代成长起来的“荣邦”却默默无名。1998年,蒋荣富创立了荣邦房地产公司,次年从其他公司转手接下富华楼,包括旁边的空地。此后这一地块由余杭区变为西湖区,规划经过多次调整,直到2006年12月水岸莲花才正式破土动工。2007年“两纵三横”将富华楼部分区域划入红线,拆迁工作陷入僵局,因富华楼不能及时拆除,水岸莲花的裙楼部分无法动工,主楼结顶之后被迫停工。2009年底,富华楼终于如愿拆除,但水岸莲花的工程进度并不尽如人意。
2013年,这个暌违多年的楼盘突然传出消息,说是项目一直没有停工,只不过这几年一直在搞“地下工作”——建了个国内最深的立体停车库。停车库共有地下12层,下挖近40米,不到500平方米的地面面积,竟然建出200多个停车位。
消息称,水岸莲花的地下立体车库系统,对杭城很多老旧小区和单位大楼解决“停车难”有借鉴意义。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水岸莲花项目这样处于原先蒋村鱼塘的区块,而且临河临马路临大楼,都能成功实施,那杭州许多地方都能做这样的地下停车系统,只不过下挖的深度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之后杭州日报一篇题为《荣邦水岸莲花:建成全国第一个深十二层的地下立体停车库》的报道证实了消息的真实性,否定了外界猜测的荣邦刻意囤地捂盘和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烂尾,并指出作为操盘者的蒋荣富为项目整整坚守了14年,在零产出的情况下不断追加投入。在文中,蒋荣富和儿子蒋理斌被赋予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其“项目必须自我完善,尽量不给城市发展造成潜在麻烦”的初衷一再被强调。水岸莲花的烂尾,蒋氏父子从来都不承认。
西城时代家园
余杭房产信息网显示,西城时代家园的开盘历经2006年到2011年,共推出7批房源,而且每批都售罄,整个项目共回笼9.15亿元。销售成绩不错的西城时代家园,却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烂尾”之旅。
2012年年初,杭州最引人关注的新闻之一就是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破产,2012年杭州楼市出现的第一个破产房企,它的破产正是由于预售资金挪作他用。等到“东窗事发”时,大家才发现,本该被监管的3.1亿元预售款,只有58%左右进入监管账户。
西城时代家园楼盘的血泪史始于2009年8月。当时因开发商出现资金问题,导致二期延期交房近一年。2011年年底,金星房产的40多套房源因欠债被金华市法院查封。随后传出金星房产的母公司中江控股申请破产的消息。西城时代家园三期790套房延期交付的消息便坐实。2012年3月30日,金星房产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开始破产清算。
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管理人发布公告:“2013年6月20日,西城时代家园三期开始交付,850户业主分三批陆续交房”。这是继余杭区政府垫资接手项目的后续建设之后又一个值得业主高兴的事情。
延期一年多,业主终于等来了交付,但面对眼前绿化配套简单,整体规划一般的现实,心免不得有点寒。在验房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地面龟裂、顶楼漏水、大面积空鼓等问题。交付现场,只有四到五成业主愿意签字收房。
在众多烂尾楼盘的受害者中,西城时代家园的业主许是较为幸运的,比起遥遥无期的等待,终于等到交付,已是另一种圆满。
烂尾也是一种修行,道行高不高深,直接关系到楼盘在杭城人心中是零分还是负分。以上就是为大家扒过的这些年我们见过的杭式烂尾。
本刊记者 周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