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后的结果分析初探
- 来源: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8 08:51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但是实践和探索后如何判断课堂的是否高效,就很少人去关注,本文从数学教学和数学的数据分析处理的角度,简单探讨了,一些怎么分析处理数据和判断课堂是否达到了高效的依据。
【关键词】如何判断 高效课堂 处理数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8-8636(2014)12-0015-02
下面是我对我的实验教学进行的一些数据做处理和分析。为了验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为了在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道路上积累一些经验,从根本上将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做了一学期的实践探究。笔者在沾益县第四中学的任教班级是高二12、13班,这两个班的学生的文理分班时成绩相差不大,从而可以确保实践研究的准确性。所以,选择这两班的学生为实践对象,其中12班作为实验班,13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分小组形式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授课,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而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2014年3月份学生开学后,就开始按计划开始实施,高二12班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上课,高二13班用传统模式上课。两个班级的进度、教材都一致。11月上旬学校组织了期中考试,入学时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在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有了一些差距,高二12班的成绩要高于13班的一些。2014年7月的期末考试两班的成绩也有明显差距,这次12班的成绩遥遥领先13班,试验的完成还是比较顺利的。从学生的平时状态及生活热情上课,12班的学生要高于13班,整体感觉12班的幸福指数要高。
我通过一些处理数据的一些表格和处理方法。得到结果是两个班级的人数一样,且男女生分布比较均衡。实验前实验班平均分成绩是45.68,对照班平均分是46.11,两班平均分之差超不过一分,且标准差也很接近,再看实验前成绩柱状分布图,学生在各个分数段的分布人数也是最多不超过两人,说明两班的成绩是不分上下的,也说明用这两个班级做对照实验是比较合理的。实施过程中,跟学校其他班级统一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成绩分别是46.67和44.23,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2.44分。并且实验班与入学成绩相比也有所提高。通过柱状图可以看出实验班0-40、41-50这两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减少了,而51-60、61-70、71-80分数段的人数都有明显增加。对照班期的平均成绩比入学成绩减少了1.88分,在0-50分数段人数有所增加,在71-80这个分数段人数明显减少。期末考试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是48.57.对照班的平均成绩是46.35。实验班比期中考试提高了1.9分,横向比较比,比对照班高出2.22分。从期末成绩分数段柱状图可以看出,实验班0-50分数段的人数减少了5名,而61-80增加了3名,71-80增加也比较明显。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以及分数段柱状分布,几乎没什么变化。
实践结果分析
本次实践主要是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展开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拿最真实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实验班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其分布也在走向正态。而对照班的学生一学期以来平平稳稳,几乎没什么变化。这说明在数学课堂上实施这种新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有一定成效的,对学生数学成绩的稳步提高有促进作用的。同时,让老师和学生更加意识到数学课堂不是单纯学知识的,不是简单的“传授-接受”,不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就可以使课堂高效的。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和所学知识和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这种建构的提升,需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和发现,需要自己的不断反思。教师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看出本次实践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建议与思考
高中数学实施新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等多方面能力,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这种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老师的成长,不仅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化水平,还不断更新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为老师们的全方位提升提供了平台。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武安市第六中学的初步实施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效,改进后经过实践研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本研究只是在这所学校进行了实践研究,这个学校的学生的特点是,来自乡村、成绩一般,但态度很积极、很上进,他们也很喜欢这种模式,因此,他们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下,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科学的态度、积极的方法、乐观的精神,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他们的发展得到了最大的提升,可以说他们在这种课堂模式下是充实的、是高效的。但是这种模式用于其他学校、其他学生能否高效,我们有待研究。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是目的,而改进教学模式是一个手段。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及思路、思想很多,笔者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的的探索与研究,也是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和尝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在实践、研究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因个人水平、时间之限,还有许多困惑有待日后加以探讨和进一步解决。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和学生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高效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课堂高效,本研究以课堂教学模式为出发点,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去调查研究并给出教学建议,而笔者所研究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
(1)本研究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跟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也是密不可分的,怎样合理的安排预习与作业,在后续研究中要加以补充和完善。
(2)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某些情况下不统一,还有待改善。
毛中和
(云南省沾益县第四中学 653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