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科目中蕴藏的税务信息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存货
  • 发布时间:2015-05-08 12:04

  【摘要】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也是企业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的文件之一。本文透过企业财务报表中某些会计科目,分析和探讨企业税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防范税收风险。

  【关键词】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 存货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的综合反映,其中某些会计科目可能蕴藏着企业不当逃避税收的信息。笔者从事多年的税务审计、税务稽查等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下面就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存货等几个科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银行存款科目

  银行业务的流水在开户行有详细的记录,不容易造假,但也有少数单位,为了应付税务机关检查,伪造一些假的银行回单来消化由于非正常业务带来的税务问题。比如企业为了少纳增值税虚假购买进项发票,然后伪造银行回单冲减已挂账往来,规避以现金冲账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的风险。

  (二)现金科目存在问题较多

  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确定。但某些企业财务报表中现金项目余额较大,经盘点账实不符,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现金在整个财务记账中对于不真实的交易能起到很好的粉饰作用,不符合财务制度、不符合税收政策的费用都可以通过现金科目去核算。比如有的单位为了少纳所得税虚增成本费用,就会对一些不真实甚至不存在的业务虚开发票,这种业务很多时候会通过现金结算,顺着这个方向查下去,会发现很多问题。因此一定要关注企业的现金交易。

  二、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如果长时间不动,甚至数额在继续增大,或者本年借贷方累计数较多。可能存在承兑已贴现,但未作账务处理;用承兑复印件来粉饰不正常的往来业务;用承兑来虚增资产等问题。

  三、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涉税检查的主要内容及侧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发生各种应收、暂付的往来款项,形成企业的非经营性债权,这是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主要内容。由于该科目用途不十分明确,一般情况下每笔款项的金额较小,但其核算内容繁多,多数款项是用现金结算,所以常被企业用来记载一些性质不明确的经济业务。在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下极易滋生舞弊,因此不法纳税人常常用此科目调节费用和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涉税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合法、不合理的报销(如备用金)会造成成本或费用失真,影响企业所得税。二是利用该科目隐瞒长期投资及收益,或截留其他收入而影响纳税。三是对属于销售的业务,不通过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账户处理,而是记入该科目,隐匿收入和利润。虚设账户,截留应税收入、利用“往来”记销售,隐匿收入和利润等许多现象都会在此科目出现。

  四、存货

  存货在税务稽查中是重点关注科目之一,涉及偷税漏税、账实不符、企业清算等众多问题,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做一下总结。

  (一)货物已发生销售,但财务上未确认销售收入且未申报纳税对于无票销售或某些已实现销售尚未开具发票而未进行纳税申报的业务,该部分存货会反映在会计报表中,但是实施盘点程序账实不符。

  (二)发生视同销售行为,企业未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金通过对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营业外支出、对外投资、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的变动情况,并与库存商品等科目比对,可以发现这些视同销售的行为。

  (三)发生非正常损失未作进项税金转出

  税法所指的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因此审查时应着重查看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是否符合非正常损失的条件。

  (四)以货抵债未计销售收入

  如果企业发生存货减少,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减少,而应收账款或是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未相应增加,一般是发生了以货抵债业务,应按税法规定申报纳税。

  (五)将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及个人消费的材料,计入生产成本

  企业将在建工程、集体福利及个人消费的材料,计入生产成本直接导致了存货金额的虚增。表现在增值税上是销售金额增加但税负未相应增加;表现在所得税上是销售金额增加但损益表上的利润未相应增加。

  (六)通过虚增发出存货数量,虚增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

  一是以原材料、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结存数量与保管账的结存数量比较,如果保管账的结存数量大于存货明细账的结存数量,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多计发出存货数量的问题。二是以原材料、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结存数量与存货盘点表的结存数量比较,如果存货盘点表的结存数量大于存货明细账的结存数量,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多计发出存货数量的问题,应进一步检查。三是通过观察或盘点的方式,以存货明细账的结存数量与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比较,如果实际结存数量大于存货明细账的结存数量,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多计发出存货数量的问题。

  (七)随意变更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有些企业通过随意变更计价方法来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以规避缴纳所得税。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刻意隐瞒收入、虚增成本费用、进行虚假抵扣等都不符合国家税收法律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了解财务报表中蕴藏的税务信息,正确核算,照章纳税,有利于税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王静波,庞博.2014注税考试用书《税法一》.中国税务出版社,2014.01.

  [2]陈志勇,薛钢.《税收筹划理论与实践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经济科学.2010.01.

  [3]《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2.

  [4]《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7.04.

  李素红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