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志愿服务机制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服务机制,志愿平台,资源匹配
  • 发布时间:2015-05-08 12:38

  【摘要】我国目前存在大量弱势群体需要帮扶,与此同时每年大量志愿者前往当地进行支教等志愿活动,但是组织、培训混乱,随意性严重,志愿服务制度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桎梏。本文将结合在四川省简阳市禾丰镇政府开展志愿服务建设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志愿服务机制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服务机制 志愿平台 资源匹配

  一、概念界定

  我国学者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书中定义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基于利他动机,自愿贡献知识、体能、技能及时间等,以增进他人福利,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服务活动。”政府志愿服务机制可以界定为政府在志愿服务领域的行为。本文探讨的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志愿服务机制则指政府在志愿服务领域的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以及对政府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或机制。

  二、研究背景

  在当今环境下,社会现代化不断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民间志愿组织不断壮大。同时我国边远地区的大量弱势群体需要帮扶,每年大量志愿者前往当地进行义务支教等活动,但是组织培训情况不容乐观,随意性严重,志愿服务制度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桎梏。

  2013年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完善志愿者激励制度,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2014年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三、四川省简阳市禾丰镇志愿服务情况

  2007年四川省简阳市禾丰镇政府针对本镇情况开始尝试引进志愿服务,并逐步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目前开展的志愿服务有暑期支教活动、“红细胞”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帮扶助耕等活动,禾丰镇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过程中有其借鉴之处,同时存在志愿服务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等问题。

  (一)可借鉴之处

  1.结合具体需求,引进志愿服务。四川作为劳务输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普遍,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基于留守儿童和老人偏多的社会情况,该镇政府在志愿服务方面主抓义务支教,和扶残敬老志愿服务等。

  2.签订志愿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该镇政府在暑期义务支教方面,与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签订“校地合作系协议”,每年暑期由该学院组成义务支教队前往当地进行支教活动,并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书信联系,有效避免大学生自发组织支教行为的随意性、不连续性。

  3.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在帮扶助耕活动中,当地工作人员亲身投入志愿实践,组建收麦队等志愿队伍去切实地帮助当地百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门负责部门。该镇现由镇团委书记人员临时负责志愿者服务工作,未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效率。

  2.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不够丰富。该镇志愿服务活动大多以义务支教和扶残敬老为主,而法律咨询和医疗服务缺乏,无法全面地满足当地百姓的志愿服务需求。

  3.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志愿者,培训管理落后。该镇招募到社会上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难度较大,例如法律人才、医疗人员等,导致专业服务不足;其次缺乏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

  4.志愿服务活动频率低。问卷分析显示该镇定期开展的志愿活动周期为两个月或超过两个月时间,志愿服务间隔时间长,当地居民希望能够对其时间进行调整。

  5.志愿服务了解程度低。当地居民对于志愿服务了解程度低,从未接受志愿服务人群对志愿服务基本不了解;接受过某一类志愿服务的居民,仅对所受志愿服务方面有所了解,对于其他志愿服务了解甚少。

  四、评价与建议

  政府主导下的志愿服务机制有利于志愿资源的整合与配置,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机制,使志愿服务常态化。针对群体的需求,招募不同类型志愿者,通过对志愿力量的整合,合理配置志愿者资源,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这正是推进志愿者机制建设核心目标,针对禾丰镇志愿制度建设有以下建议。

  (一)建立专门管理部门

  针对禾丰镇的无责任部门,由政府职能部门临时负责志愿服务情况,应成立专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监管,提高志愿服务的运行效率。

  (二)结合当地实际开展针对性志愿服务

  不同地区情况不同,例如针对四川西昌地区吸毒人员多情况,在志愿服务服务方面,应加强吸毒危害教育等志愿活动,要让志愿服务具备针对性,以解决或缓解当地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志愿者平台

  志愿服务关键是当地需求与志愿服务的提供,政府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一方面联系居民,了解所需;另一方面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引入具备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进行服务,在招募过程中同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组织开展合作等。其次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和意识。

  (四)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

  志愿宣传的缺乏导致偏远地区对于志愿者的服务了解程度低,当地居民与志愿者配合程度低,应加强宣传号召,采取实地宣传等方式,增进居民对于志愿服务了解,促进志愿者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志.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曹劲松,任京路,蒋筱云,夏德刚.深入推进南京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J].2014(2):93-97.

  [3]张祖平.政府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思考.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13(4):3-6.

  [4]史启兵.浅议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科学大众.科学教育[J].2012(11):175.

  作者简介:冯晓伟,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

  冯晓伟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