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治理雾霾的经济策略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经济,雾霾天气,治理
  • 发布时间:2015-05-08 12:23

  【摘要】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遭遇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从经济的视角来分析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雾霾,关注环境,完善治理雾霾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 雾霾天气 治理

  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前不久,央视著名调查记者柴静自费制作的公益作品《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大众话题,也让人们认识到雾霾给人类的健康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雾霾天气的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一、经济视角下雾霾天气的成因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大大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国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企业,但是大多数引进中国的外资企业为加工制造业,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全球可见“MadeinChina”的产品,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提高了,但是大大消耗了我国的资源能源,排放出大量污染气体,形成雾霾,污染环境。

  (二)能源消耗不合理

  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消耗的能源是煤炭、石油,消耗煤炭、石油就造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在2013年的报道中显示我国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已经超过2500万吨,是世界上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而工业发展制造出来的粉尘排放量达到1446.1万吨,已经远远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同比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率比较低,例如风能、电能、太阳能等。

  (三)城市化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各类交通运输工具不断增多,使用柴油的大型车例如大巴、公交、大型货车、卡车等都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小汽车,在2014年,我国汽车使用量已经超过1.27亿辆,汽车排放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小型车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雾天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建筑物越建越高,密度越来越小,建筑物阻挡风向,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风流减弱,产生静风现象,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和稀释,使城市雾霾天气更为持久,更为严重。

  二、治理雾霾的经济策略分析

  经济的发展造成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同时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首先影响的是交通运输业,雾霾天气使可见度降低,这就会引起航班停运、铁路延误、高速公路封闭等现象,无法快速运送人流、物流,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霾天气影响输电安全,使城市供电得不到保障,工厂、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雾霾天气使光合作用减少,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减低农业生产的效益,阻碍农业的发展。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反作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下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治理雾霾天气的经济策略。

  (一)调整经济结构

  我国过去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雾霾天气愈演愈烈,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过度重视第二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必然使环境情况越来越恶劣,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家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海外企业走进中国建造工厂的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对国内工业发展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排放污染物在国家标准内,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

  (二)转变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性很大,大量地消耗煤炭、石油等能源造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以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是十分必要的,控制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使用,加大技术开发,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等能源,倡导和鼓励各大企业使用清洁型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沼气、核能等新型能源。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风能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可以利用其建造大型的风力发电站,提高对清洁能源的利用。

  (三)提倡发展绿色经济

  过去我国经济是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发展起来的,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雾霾天气的加重,人们对经济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发展“绿色经济”是在保证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产生污染。“绿色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态良性化、环境和谐化、资源丰富化、循环宽深化、产业效益化,利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三、结束语

  雾霾天气对社会各方面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构成严重的威胁,需要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谨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节约使用能源,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生活的发展,为环境治理,减少雾霾作出贡献。相信在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雾霾天气能够得到改善,环境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序鹏.常州市区2013年1月份污染状况与原因探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2):05.

  [2]潘媛.“雾霾天气”对陕西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J].现代企业.2014(02):33.

  [3]孟晓艳,余予,张志富,等.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成因初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01):16.

  [4]王红磊,刘文,全利.成都市雾霾期间气象要素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对比分析[J].四川环境.2013(05):80-82.

  王本天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