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基因是怎样延续的

  人的性取向究竟是从何而来?也许你会说:因为性别男所以兴趣女,因为性别女所以兴趣男……呃,这不是郭德纲的相声,同性恋者的客观存在会将这种观点彻底击溃。人类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最后得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是从遗传来的。

  如果性取向是通过遗传来的,那么同性恋的存在则又成为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同性恋者如何繁殖下一代?而无法繁殖下一代又如何能将同性恋的基因遗传下去呢?针对这个矛盾的问题,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解释:同性恋的“亲族选择”假说。

  在这个假说中,男同性恋被赋予了一种能够间接促进近亲生存的能力。具体说来,他们能够对自己侄子和侄女的成长产生许多有利的作用,进而间接地将家族基因包括自己的那份同性恋基因顺利地延续下去。用一句具有战略意义的话来评价这样的能力,那便是“曲线救国”。

  为了验证这个大胆的假说,加拿大布里奇大学的两位进化心理学家保罗·瓦希(PaulVasey)和道格·万德拉(Doug VanderLaan)便做了一个实地试验。他们选择太平洋上的萨摩亚岛开展这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将男同性恋者与正常异性恋男性和正常女性进行全面的对比,而对比的结果则令人惊讶。男同性恋者对于侄子和侄女的利他作用比异性恋男性和一般女性强出太多,他们会更有耐心地照看孩子,并在许多方面例如艺术和音乐的培养对孩子进行悉心指导,而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也更加慷慨。在萨摩亚岛上的实验中,每一位男同性恋参与者都可能间接地促进侄子侄女的数量增多两个左右。这种强大利他作用的确很难解释,而相比之下,异性恋的男性在这个方面则相对最弱,这难道就是同性恋者的天生神力?

  基于这样的研究结果,科学家们认为,正是为了弥补男同性恋没有后代这一劣势,男同性恋会分配更多的精力给亲族小孩,由此促进自身的种族延续。瓦希解释说,如果“亲族选择”假说是这么多年来男同性恋基因延续的唯一机制,那么男同性恋在进化中所扮演的就是一个“超级伯父”的角色。不过他也认为,男同性恋对侄子侄女生存的促进的确起到了一定延续其基因的作用,但完全弥补他们因无法繁殖后代而在种族延续中的劣势是不可能的。

  当然,我们难以根据一次岛上的实验得到确定的科学结论,毕竟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文化和环境区别很大。不过老朱突然觉得脊背有些冷:如果同性恋是独生子女,他们会不会对朋友或邻居同事的小孩产生有利作用呢?以后要对孩子口中那些慈眉善目的叔叔阿姨小心点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