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和谐,工匠之精神

  2009年的4月,普利兹克基金会宣布,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获得了2009年度普利兹克奖。一年一度的普利兹克奖历来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是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的奖项,无论是规模、影响力还是评奖方式都无可挑剔。这保证了30年来,每年选出的获奖者都必然名副其实,其作品都一定能令人信服。而彼得·卒姆托的获奖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早晚的事”,现在才获奖已经是“够晚了”。如果看过他的作品,相信你也一定会认同这一点—多年来彼得·卒姆托不断塑造着自己的理论和思考,隐藏的和谐、工匠之精神,在彼得·卒姆托的作品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St. Benedict教堂

  这是彼得·卒姆托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作品,凭借这一作品,彼得·卒姆托正式跻身世界顶级设计师行列。这座教堂建造于1985年到1988年,它位于瑞士一个名叫Sogn Benedetg的小乡村。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它不仅要完成它作为教堂的功用,还需要与当地环境和谐交融,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教堂需要“更加现代”以“适合年轻人”。最终,彼得·卒姆托带来了一座“水滴”教堂,它拥有圆润饱满的弧度,整体大量采用木质材料:温暖简洁的木料和极具质感的木瓦,让这座建筑与人们之间没有任何隔阂与距离。而更加令人称奇的还在于建筑的内部。教堂顶部的一圈设计成了窗户,置身教堂当中,亮光从顶部一圈倾斜而下,和银色的内壁、圆弧端的神坛一起,让人感到无限的神圣和肃穆。事实上,与建筑一同成名的还有最初的设计图纸,无懈可击的几何美感,已经充分体现出了设计师的造诣。

  Bruder Klaus教堂

  Bruder Klaus教堂位于德国慕尼黑郊外的农村,它的所有人是一对农民夫妇,这座教堂供奉着传说中瑞士人的守护神BruderKlaus,因此同为瑞士人的彼得·卒姆托免费为其设计。这座教堂其实非常小,采用两边对称向中线倾斜的“狭小”设计,它的亮点在于材料和制作过程。彼得·卒姆托先用树干架起建筑的框架,然后像烧炭一样在树干上夯上混凝土,最后烧掉树干,这样在混凝土墙面上留下了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粗面或凹坑,加强了教堂的亲近与“贫瘠”的气质。同时,教堂从入口向内,空间逐渐增高,最深处的顶部没有封闭,让光线和周围环境一起,有了“引导”乃至“洗礼”的象征意义。

  Thermal Baths Vals(瓦尔斯温泉浴场)

  瓦尔斯温泉浴场被认为是彼得·卒姆托最著名的一个建筑作品。该项目开始于1994年,并在1996年完工,它坐落于瑞士的瓦尔斯。根据要求,浴场直接修建在温泉泉眼上方,而重要的是,瓦尔斯温泉浴场完美展现了彼得·卒姆托驾驭材料、光影、空间等各种元素的能力:它大量采用当地石材并进行切割和打磨,在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砌上石质薄板,让整个空间如同石头的内部。但这既不会影响使用者对建筑的亲近,同时也留出了大量的空隙用以通入空气和阳光。

  想想看,当地人无比熟悉的石材,建筑有一半在地面以下,以及为了使浴场顶部和周围的环境协调而种上的绿草,这一切给人的感觉浴场就好像浑然天成,本身就在那里一样。在落成之后,瓦尔斯温泉浴场更是成为很多人的“朝圣之地”,它在建筑设计界也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议论和思考。

  Kunsthaus Bregenz(布累根斯艺术博物馆)

  布累根斯艺术博物馆从1994年开始建设,在1997年完成,它是彼得·卒姆托在奥地利的作品,同时也是设计师在现代建筑方面的代表设计。博物馆将行政办公楼和展览馆两座建筑合二为一,外墙由磨砂玻璃所覆盖,建筑留出了一定的倾角,保证每层楼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自然光照明—因为内外层的玻璃之间留出了90厘米的空间,因此通过光线的折射,即便是地下室一层也能享受到自然光。而到了晚上,人造灯光更能轻松地照亮整栋大楼,不仅节能环保,视觉效果也令人称奇。此外在冬夏两季,玻璃幕墙还可以实现保温或吸热的效果。

  如此庞大的“玻璃房子”,当然是两三层楼的苹果零售店所不能比拟的,而且它还很好地隐藏了建筑内部的混凝土框架和钢架材质,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完全融合,也让建筑更加亲近普通的城市居民。另外,这座博物馆位于康士坦次湖(Constance)的旁边,墙面的玻璃会同时映出湖水与天空,真可谓“水天一色”完美的现代版诠释。

  Swiss Pavilion-Swiss Sound Box(汉诺威世博会瑞士展览馆)

  自己国家有了这样一位设计师,在很多国际场合也很容易挺起腰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时,瑞士展览馆就由彼得·卒姆托操刀设计,而最终的作品也让人瞠目结舌。彼得·卒姆托希望传达出“瑞士身体”的概念。瑞士非常重视木材的出产,被誉为“木材之乡”,因此彼得·卒姆托将瑞士馆整个设计成了一个“伐木场”:他用了2800立方、20×10cm截面的方木,没有用钉子、螺丝、胶水,而是完全用钢铁夹子来固定,让整个展馆充满了原生态的气息,这也和汉诺威世博会的“人类、自然、科技”主题相呼应。在一片现代化的场馆当中,瑞士馆成为了最轻松、最具魅力并且最没有压力的地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