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到底叫避孕套还是安全套?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还真答不上来,不过看完下面的内容,可能大家会弄个明白的。美国科学家在一本医学杂志上宣称,在适宜的条件下,艾滋病毒可能会穿透避孕套。因为每只由天然橡胶制成的避孕套上面约有一亿个120~150nm的小孔,虽然它足以阻止头部直径为3000~5000nm的“小蝌蚪”,但HIV(艾滋病病毒)的直径为90nm~130nm,比“小蝌蚪”小几百倍,避孕套就显得不那么安全了。应该有人还记得中学课本上讲的,在无缝钢管内装满油并施加压力,结果油透过钢管壁渗出而钢管并未损坏,HIV对避孕套来讲几乎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科学界普遍认为避孕套只是避孕套,而不是安全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称,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失败率为16.7%,而《英国社会科学医学杂志》则称,失败率高达31%。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等多部门,在2001年联合发表的报告中说: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避孕套能够预防大多数性传播疾病。
《Geek》曾介绍过避孕套的生产流程,最终检测避孕套都是用水,水分子大于橡胶的密度,而病毒小于橡胶的密度,所以水透不过避孕套而病毒可以。另外,正常使用下,在摩擦中产生的压力会使病毒穿透避孕套,这时避孕套并未破损。并且避孕套在OOXX时更容易造成肉眼看不见的损伤。尽管如此,避孕套对小蝌蚪可是有接近100%的拦截作用,而且避孕套仍可以提高安全率,有总比没有好。不过,避孕套避孕失败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主要原因有破裂、滑脱以及存放时间过长而老化等。另外,在避孕套上涂抹含凡大林一类的矿物油,乳胶脆性增加,几分钟后它的强度会下降90%,更易发生破裂。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过高估计避孕套的安全作用,搞出人命总是不好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