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大陸發展服務業漸漸開花結果
- 来源:中国怡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台商,服務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2 14:51
近十年來,赴大陸投資製造業的台商,面臨工資、社保上漲、勞工短缺、供電緊張、租稅負擔提高、原料物上漲、融資不易等問題,製造業在中國越來越不好生存了,所以這十年來台商投資大陸占比最高的製造業近年來增長率出現下降趨勢,而服務業比重開始增加。
兩岸服務業整體發展水準存在一些差異,台灣服務業起步早、競爭力強,占GDP的比重超過百分之七十;大陸服務業占比GDP僅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相對製造業而言,兩岸服務業有更大的開放空間,台灣服務業的整體經營理念、管理水準、人力資源支撐和現代技術應用等方面較大陸更為成熟和系統,未來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簽署,台灣對大陸開放的領域都是島內發展較為成熟的行業,開放承諾大多數等同或低於台灣WTO承諾水準,應該不會衝擊台灣服務業的發展,更有利於台商實現兩岸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促進台灣先進服務技術與大陸廣闊市場資源的有效對接,為台灣服務業者開闢新的市場空間。
二〇一五年八月剛出爐的大陸台商一千大中,仍以製造業台商為主體,但已有九十一家服務業台商進榜,且二〇一四年台商百大服務業營收大幅成長百分之三十二,獲利更破一百億人民幣新高,較二〇一三年成長百分之二十五點八。兩岸民眾熟知的大潤發、王品、星巴克、美食達人、桂格、一茶一坐等都是名列前茅的服務業台商,他們在中國大陸經濟朝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不斷努力打進大陸服務業市場,並積極掌握商機;從台商一千大評比,已可看出服務業台商在中國大陸經濟趨緩的新常態中,奮力轉型的成果。
台灣金融服務業雖然因《兩岸服務貿易協定》未生效而延宕契機,如今著眼於看好四大自貿區開放利基,台灣金融服務業在大陸已有二家子行、二十二家分行及八家支行開業,包括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兆豐商銀及玉山銀行等支行或分行,均在今年上半年開業。而福建自貿區標榜主要對台開放,立志成為兩岸服貿先行先試區,目前開放福建省設立分行可以成立異地支行及合資銀行,已有多家銀行將進一步評估設立大陸子行。
台商服務業的優勢在生活、健康、食品產業、餐飲、醫療、養老、文化創意等領域,台商轉型若從這四大核心競爭優勢領域切入,在與其他陸企競爭時,依然保有核心優勢,有機會利用大陸市場,再攀產業的巔峰,而未來五年是個關鍵期。
以餐飲連鎖方面目前已經有許多台商開花結果了,例如連鎖餐飲85度C前進大陸,在短短的幾年間就建立四百多家直營店,市值也一度衝到五百億新台幣,成為台灣服務業的奇蹟。以超高性價比征服大陸中產階級的金錢豹餐廳,以占地大、建築豪華,掌握住消費者的心理,在全中國有二十家店的金錢豹,也正大力著墨大陸內需市場。王品集團在大陸地區王品牛排有十二家、TASTy西堤牛排有十三家、豐滑火鍋七家,目前在大陸已經有法式牛排、日式料理、法式鐵板燒這三個品類,包括王品台塑牛排、西堤牛排、花隱懷石料理、LAMU慕新香榭鐵板燒這四個品牌,每一個品牌所到之處都能吸引很多的客流量。還有一茶一坐、花之林、快樂檸檬、六角集團、永和豆漿、上島咖啡、迪歐咖啡、兩岸咖啡等知名餐飲業,在中國的發展都有自己的經營模式及特色,基本上都已經站穩腳步了。
從台商服務業地域的發展而言,上海、蘇、浙地區是服務業的兵家必爭之地,但這幾年西部內地重慶方面也是台商服務業的發展重點之一,重慶人口密集,消費力強,許多大零售品牌及大百貨公司為搶進重慶龐大的內需市場,一次展店數都是四、五家,甚至是六家,以便卡位,例如85度C去年才進駐,目前也很受歡迎,王品台塑牛排在重慶走的是高級路線,一客牛排要價三百六十八元人民幣,當年隨遠東百貨到重慶設點,如今阿利與艾德已是重慶知名連鎖餐廳。還有從事教育顧問業態回台上市的三之三幼稚園,過往主要在滬蘇杭三個城市發展,現在則是積極轉進重慶,在三年內就開了九家店。
一度是中國第一大零售業販賣場的龍頭台商大潤發,儘管在中國,大潤發的分店數和總營業額並不是市場排行第一,然而論單店年平均營業額,卻高達人民幣三億三千萬元,大幅領先家樂福和沃爾瑪的二億五千萬元及二億二千萬元,成為全中國最會賺錢的量販通路,而大潤發在全中國一百一十多家店,還保持店店盈餘的紀錄,也是業界惟一。又如統一集團在上海星巴克店數成長加速,今年預計可達九百店,它看好大陸每年咖啡消費規模達四千億人民幣,上海星巴克二〇一八年目標店數可望翻倍。至於上海7-ELEVEN事業部,去年雖未達到設定的百店目標,但八十多家門市中,已有超過百分之三十開始獲利,預估今年在精實策略下,上海地區總店數將達到一百家,且減虧幅度會更明顯,中期計畫是在二〇一八年之前,全數轉盈,這也代表統一與星巴克總部雙方的強勁。
在連鎖零售專賣店上,台商已大有斬獲,開店數量超過一千家的業者,已有五個。達芙妮女鞋有三千家、保養美妝的自然美有一千七百五十家,販賣珠寶的石頭記一千三百家,歐迪芬內衣一千家,瀚穎活淨水的加水站,則有六千站……,均是雄霸大陸各行業的第一大。預計在今年底突破一千個據點的台商,還有麗嬰房以及天福茗茶。上述這些超過千家分店的企業,它們共同都有七大成功經營祕訣:1、深度在地化的管理分析這些業者在大陸成功的原因,都有一個共同點—深度在地化。2、把大陸看成多個市場在大陸經營通路零售業,也必須把大陸看成好幾個不同市場,而非單一市場。3、掌握店面,業績差就關店,零售業要成功,關鍵就圍繞在店面經營上。4、因產業制宜,深化一本經。5、服務標準化,造企業文化。6、成功行銷廣告,創高銷售。7、全套服務,從售前到售後。
在中國從事服務業的台商,少則五年,多者也才十多年,因為中國過去對於外資在中國從事服務業的門檻是很高的,所以還沒完全開放時,台商也不敢玩太大,後來完全開放後,大家就各憑本事去經營發展,到現階段也可以看出各自成果了,實際上服務業的領域很廣,例如養老產業、教育產業、新型的電子商務貿易或是純專業技術的建築設計、法律、財務、稅務領域也都有台商前仆後繼地投入,尤其是現階段台灣經濟不景氣,或是市場規模小的原因,仍有許多中小企業的台商以最少的資金想要尋找更多的機會,畢竟這是服務業的特性,目前兩岸服貿協議雖然沒有通過,但也不太影響有心者要到大陸發展服務業的台商,畢竟中國市場如此之大,那怕沒有機會,但要成功就必須更憑本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