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仍只会反复筑底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央行,货币,黄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1-28 17:08
从市场本身,我们注意到市场的交投在一场烟花之后变得冷清。成交量的递减,表明前期做多者大多数已经偃旗息鼓,即便是依然有人造利好,也无法再提起他们的兴致。而这背后的原因依然是缺钱,每每我们看到媒体上充斥着做多声,却不见成交量逐步放大,这样的行情多半就是口水盘,力图做多者除了吆喝,也是有心做多而无力推动股价。
从心理学层面讲,大众的思维激发需要突发事件。而对突发事件的持续关注度,决定于事件本身的热度。凡事就怕拖,一旦传闻久拖而未兑现,人心就要散了。本质上讲媒体上传出的利多传闻,多是好事的分析者的猜测。而我们上周看到央行副行长的明确表态,却未见传媒上有人多议,选择性的失明是自欺,这种心态绝对是不利于客观地看待市场。
实际上最让我们关注的是目前国内资金紧张的状态。从央行公布的数据看,外汇占款的减少是个重要的问题,这是2008年1月之后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减少。外汇占款(Fundsoutstandingforforeignexchange)从名词解释看,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中国的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进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了货币的需求量,形成了外汇占款。从上面的表述可知,如果外汇占款是持续增加的,国内的基础货币量就是增加的,它可以通过乘数效应令流通中的人民币总量迅速增多;反之,如果是减少的,则流通中的人民币总量即会减少。而货币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它不是一个稳定数,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基础货币则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而9月时货币乘数已经下降到3.71,是2008年末时的水平。这种现象表明,国内的流动性紧缩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基础货币减少的情况下的直接影响,就是令资产价格出现下跌,股市、楼市莫不如此。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钱少了,想卖东西的人只能降价才可能卖出去,尤其非生活急需品,更是如此。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很多专家学者建议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投放量。但是,2008年末以来的超发货币,已经祸害中国经济不浅,如果重蹈覆辙,中国经济的转型将遥遥无期,且国内将继续维持高通胀。如果以稳定资产价格的角度看下调,以人群分,持有大量实物资产人多是社会中高层,他们的愿望自然是不希望资产价格下跌。但是,再度放松带来的后果更可怕,它将使社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继续攀升,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的痛苦指数必然增加,这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如果你是当政者,你会选择保资产价格还是保社会稳定?且不说现在已经临到两届政府的交接期,试想,有谁愿意承担社会动荡的责任?
从外盘的形势讲,上周我们说到美元指数有攻击85的潜力。事实上过去一周美元已经突破了79关口,未来继续攀升是预期中的事。美元指数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它的走强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风险资产价格下行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印度与台湾加权指数已经创出10月之后的新低,而欧洲债市危机仍然在延续,德法等国试图控制欧洲弱国的财政主权迟迟不愿意决断,这将使欧债危机延续,从而使欧洲主要股市的走势再创新低。我们从波动结构中也可以得出,创出新低是迟早的事。
如果美元指数继续上行,对大宗商品以及黄金的价格影响最大,从商品指数的走势,也可以看出未来是必出新低的。而它们的波动,将给国内市场中的制造业以及有色资源类行业造成负压。如此预期,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中国的A股市场,可能只有阶段小级别反弹,而无整体行情。
关于上证指数其实也没有太多好谈的,我们认为目前的行情其实就是2005年1月21日之后的翻版(见下图对比)。之前提出这种假设相信的人不多,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认同这样的假设。当上证指数有效击破2450点之后,这样的思维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我们注意到近期有一些主流品种的减仓,以及前期高控横盘股的套现出逃,差不多都反映了这种心理。未来其实是不是会有向2450点的反拉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假如一旦指数再创新低,仍然会吸引另一批人进入市场抄底。但在市场资金面不支持的情况下,那些抄底的人依然无法使指数维持上涨,预期在两周左右的营造大节之前的和谐气氛之后,市场仍然会向下寻求支撑。并且,它同时伴随着年末还款潮的到来。而在这样的反复打耳光之后,一批前期翻多的重套机构将彻底失去再抄底的勇气,净值的损失会令一些基金得到清盘的结果。
真正的低点转折通常出现在无人敢抄底的时候,这样的低点将伴随着恐慌盘的出现。从时间角度讲,经历年末还款潮打击之后,跨年度的一月就是元旦与春节大假,预计在长假之前,市场应是反复筑底的过程。所以,此前预期出现大行情,并不是很靠谱,谨慎一点还是要好一些。
当然,从历史估值的角度讲,现在全市场的平均市盈确实已经到了历史低位,但我们并不认为主流们所构建的估值体系是合理的。目前上海市场的流通率大约在82%,深圳市场则在63%,所以,深圳市场的平均市盈就会比上海高得多。但我们发现此前的反弹,市场的资金多数是流入中小板与创业板较新的品种中,这表明市场资金正在抛弃过气的老蓝筹,向新兴的战略产业迁徙。
我还是认为仅从市盈角度是难以挑出未来有价值的品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市盈并不低,但未来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进程力量的品种。我们5、6月时所说的新材料、新文化、新技术类的品种,目前正得到市场资金的认同。除文化产业近期较受市场追捧外,新材料的关注度也正在提高。我们认为军方所倡导的特种纤维(碳纤维、植物纤维)值得关注。此外,运用于军事领域的高能电容电池材料、特种钢也是关注的对象。之所以我们对军工类相关行业会有更高的关注度,原因是当下的宏观经济情况以及外围地缘政治需求,国家采购的装备才是更真实的消费需求。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南海控制,没有强大的军力作后盾简直就是白扯。
未来的市场依然很复杂,我并不认为看准了指数就能做好投资(投机或许可能)。事实上,未来可能人们会发现,完全依赖指数的波动实际的投资效果并不好。市场未来一年不太可能有整体牛市,只可能出现结构性的局部个股走牛。
莫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