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育学院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侧苍松翠柏之中,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传承,让这所创建于1954 年的体育院校散发出与众不同的人文气息。红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更让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6所体育院校之一,西安体育学院“笃学重教、造就人才、服务体育、福佑人民”的办学宗旨传承了几代人。2013年,西安体院师生远赴三省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情系藏区 接受磨炼
走向基层,躬行实践,有很多去处可供选择,西安体育学院却将2013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地点之一选在了遥远的西藏。团委书记高月宏告诉记者,首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赴西藏、青海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从落实中央及国家体育总局援疆、援藏的总体安排考虑,由西安体育学院与中华体育基金会联合策划,结合体院专业特色以及当地的实际需求,深入西藏、青海、陕西延安等地广泛开展健身指导、支教助教、体育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吃苦耐劳和团队互助精神。
社会实践志愿者的招募得到了积极响应,由75名学生和13名教师组成了17支服务队,奔赴三省区。大学生艺术团将优势体育项目结合体育文化创编成形式新、质量高、观赏性强的体育表演节目,先后来到拉萨市城关区海淀小学、堆龙德庆县德庆乡小学、马乡小学、嘎玛贡桑街道统建社区、武警西藏森林总队和西藏军区司机训练大队等单位,共演出8场。
谈起赴藏经历,体育艺术系舞蹈专业的杨学青说:“每位志愿者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给藏区同胞呈现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我们在出发前一个月便开始准备,虽然恰逢期末考试复习,还是挤出时间整理资料,一遍一遍排练、审查、修改节目,每位老师和志愿者都主动放弃了回家探亲的机会,兢兢业业,一心扑在了出发前的准备上。”
西安与拉萨相距2782公里,一路上克服了买票难以及高原反应带来的恶心呕吐、头痛欲裂等一系列不适,志愿者服务队终于到达拉萨。翌日,在拉萨城关区海淀小学,未及歇息调整的同学们表演了激情四射的啦啦操、悠扬别致的恰恰舞、热血沸腾的武术,赢得阵阵掌声。 “我们还为孩子们指导了科学健身和体育舞蹈,赠送了体育用品,拉萨的小朋友们为我们的表演而激动喝彩,我们也为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激动兴奋的掌声喊声所感染,所有的辛苦与汗水此刻都显得那么的有意义”,杨学青由衷地说。
来自体育传媒系播音主持专业的王彬担任此行志愿者艺术团主持人,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一幕是为西藏军区司机训练大队官兵的慰问演出。“因部队所处海拔较高,天气也不好,加上前几天一天两演的疲惫,很多同学都病倒了。演出就要开场时,我还在高烧,不停呕吐。能不能如期演出,这让所有人都心急如焚。在演出前吸氧的时候,过去的几天就像电影片段似的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放,有海淀小学、德庆乡小学、马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和我学习普通话时灿烂的笑脸,有武警森林部队官兵和我们一起打篮球时的欢呼和拥抱,还有嘎玛贡桑街道统建社区的老少居民和我们一起挂横幅、献哈达的感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以前总是遥远的梦想突然变得如此之近,为大家献上最精彩的演出,用我们的青春激情和所学所知给藏区人民带来知识与快乐,不就是最大最好的梦想吗?学生们彼此鼓励,说着加油。不消说,当晚的演出精彩至极,而演出后同学们几乎全部倒下。”回忆起那一刻,王彬还是很激动,“尽管高原反应让我们失去了自如的动作和洪亮的声音,却让梦想清晰起来。那一刻,体育人勇往直前、永不言弃的精神支撑着台上的我们,也感染着台下的官兵,我们青春的身影和年轻的声音在青藏高原上闪亮和回荡”。
深入基层 体教结合
运动训练系11级的王泽随队开赴延安。来到神圣的红色革命圣地,王泽很兴奋,也在忙碌和紧张的行程中很快意识到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磨练意志、提升品质的机遇。“我们主动与当地学校体育老师交流探讨,了解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学校体育良性发展献计献策。我们为延安聋哑学校的特殊儿童捐赠体育用品和书籍,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兴奋神态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不幸并没有摧毁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我们被他们坚强的成长深深感染”。
到基层一线艰苦的地方去,牢记责任与使命,用聪明才智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在艰难环境和挑战考验中接受锻炼,不断成长,让青春在为基层群众奉献中焕发光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磨砺与成长,让学院老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西安体院团委书记高月宏说:“为积极落实学院教研统一、开放办学、人文与体育并重的办学理念,西安体院充分发挥体育特色与专业优势,积极传播体育文化,推进实践育人,宣扬全民健身理念,指导基层群众科学健身,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渠道。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走出校门,深入走访农村地区和基层单位,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长阅历。”
在攀谈中,记者了解到今年西安体院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在拉萨、延安等地区发放了《阳光体育科学健身手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共计1万余册,结合阳光体育健身行宣传展板,图文并茂地向当地群众讲解了科学健身知识。志愿者在当地积极开展了大众健身操、体育舞蹈、武术套路、太极拳、跆拳道、剑术等培训,受训群众多达3万余人次。赴延安体质测量服务队的志愿者为当地群众开展免费体质测量,根据个体差异开出运动处方,积极指导科学健身。他们还结合三地特点,分别进行世居高原民族体育锻炼特征及体育文化认同调研、延安红色体育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调研、青海省业余体校办学现状调研,深入学校、部队、家庭,发放调查问卷等相关材料8000份。
有耕耘就有收获。深入基层,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体育特长,社会实践活动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高月宏说:“大学生志愿者为当地群众带去健康知识指导,自己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阅历。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文 时晓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