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权将自家住房挤出十几平米建成的家庭棋类收藏馆,于2005年2月1日开馆。
玩棋也能玩出一个棋类收藏馆,说的是上海虹口区收藏学会理事周权先生。
周先生从小就喜欢与小伙伴们下棋,无论象棋、军棋、跳棋、飞行棋、斗兽棋等,凡是棋类,他都喜欢。不仅喜欢玩,而且喜欢买,长年累月,家中五花八门,不同材质、不同产地、不同年代、不同类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棋类,洋洋洒洒,林林总总,已有400多副。
收藏活动的确能带来很多快乐,否则,怎么会有如此数量的人前赴后继参与其中而乐此不疲。据估计,收藏大军现已达1亿之众。收藏也有艰辛,为得到心仪的藏品,必然要付出很多财力和精力。随着近几年收藏活动的火爆,有些品相好的老物件市场交易价高不可攀。收藏者各有其动机和目的,有人为了投资回报,有人为了炫耀身价,也有人为了继承文化,而周权应该属于后者。进入高科技时代,以前的各种棋类游戏大多被游戏软件所取代,渐近绝迹,很可能以后要到棋类博物馆里寻觅芳踪,一睹芳容了。因此,周权便开始了“抢救”性的棋类收藏。
在收藏的众多棋具中,周权最钟爱的是极富中外文化交流象征意义的韩国象棋。首先,棋子外型非常独特,常见的象棋大多为圆形,而这副棋却是很特别的八角型。其次,中国象棋大小规格统一,而它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再次,中国象棋大多单面字体,它却双面同字体,且用“包”替“炮”,双方“车”、“马”、“象”各用简体字和繁体字区分,最后,双方的“将”、“帅”分别以“楚”、“汉”替用。
这副象棋不仅有汉字的简体字,还有繁体字,充分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更证明中华传统文化流传、影响之深广,生命力之强盛。能收藏这样一副棋,真是一种幸运。
周权先生的收藏品有些已近绝迹,弥足珍贵,如一副长方形的象棋中,“兵”、“卒”各仅有四子,并以“文”、“武”两子分别补充兵卒对阵。这副象棋制作于民国年间,在戎马倥偬的间隙消遣娱乐,并借以演绎排兵布阵,原是上海以收藏吉祥物闻名的蓝翔先生战友拥有。因为周权收藏棋具的痴迷和韧劲,同为收藏中人的蓝翔多次拜访老战友,终以其真诚打动了战友,恋恋不舍地将这副伴随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象棋赠送给周权,为收藏界留下一段“珍宝赠与有缘人”的佳话。
周权将自家住房挤出十几平米建成的家庭棋类收藏馆,于2005年2月1日开馆。展馆充实雅致,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蓝翔、陈鸿康、上海虹口区收藏学会会长朱国祥等数十人到馆祝贺。上海蛋雕名家华国敏特精心制作了一幅蛋雕象棋相赠纪念。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为收藏馆题写了匾额。周权棋类收藏馆里还收有棋圣聂卫平题写的“冲天”、陈祖德题写的“无极”、马晓春题写的“随意”等扇面,令人艳羡。展馆在寸土寸金的虹口区免费对外开放,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和传承责任,如何能做到?
周权不仅主办家庭棋类收藏馆,还多次参加有关体育收藏品展览。2006年到扬州参加迎国庆收藏交流和展示活动的时候,周权在展厅不远处的古玩市场发现了一副象牙象棋,经鉴定是清代王爷玩品,每枚直径5厘米,厚2.5厘米,棋中红黑圈中镌刻着楷书的“车、马、炮”等字,字体遒劲,刀功流畅,店主开价32000元,每枚棋子1000元。这对于一个工薪阶层而言过于昂贵了。周权爱不释手,可手中仅有10000元,其余20000多元尚不知在何方。即使两年后把钱筹齐了,店老板会耐心等待而不高价卖给别人吗?工薪一族收藏者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中国是棋艺大国,品种多样,源远流长,弈棋棋友千千万,愿更多的棋类爱好者以及棋类博物馆、收藏馆、棋社、棋苑一同来锦上添花。
(作者系中国体育博物馆文物部主任)
文/于学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