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對路產品 用足優惠政策 中小企業靠啥逆襲?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企業,產品
  • 发布时间:2014-08-24 13:04

  聚焦既有資源,打造有說服力的產品,同時學會利用積極有效的政策服務自身,中小企業同樣能夠實現逆襲夢。

  據2013年大陸官方統計,大陸的中小企業數量幾乎占到了大陸企業總數量的99%,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可想而知。但近年以來,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卻不容樂觀,從外部看,融資難、稅負重、市場競爭殘酷,越來越使得中小企業苦不堪言;從內部看,創新難、成本逐年攀升、品牌打造乏力、人才的匱乏,更使得中小企業雪上加霜。

  難道中小企業就真的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了?而那些急於想解決的和密切關注的,真的是企業當下最需要的嗎?其實未必,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最現實的就是利用現有的資源做好自己的產品。

  好產品

  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產品是企業的立足之本。很多企業可以大把撒錢投廣告、打造品牌、招兵買馬、不切實際地大肆擴張,卻很少有企業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上尋求突破。這是大多數企業的通病,究其原因,還是對收益和回報週期的急不可耐。

  蘋果公司靠什麼發展?靠的是產品,靠的是產品的創新能力;康師傅為什麼能在中國大陸迅速崛起,而且成為速食麵行業不可逾越的老大?其紅燒牛肉麵光配料包的實驗都不少於1萬次。對微小細節的關注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而產品的不斷實驗、改進是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銀投進去的。但康師傅成功了,紅燒牛肉麵至今仍是其核心產品。其實,中小企業如果能拿出在廣告、市場開發中的一小部分資金投入到產品的研發上,其效果都遠遠好於其他投入方式的數倍之多。而從企業的長足發展來講,產品才是企業的硬通貨,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速度和壽命。

  好產品驅動品牌建設。品牌的打造不是簡單地投廣告,中小企業玩硬廣告燒錢的結果往往變成了致命傷。好產品會說話,好產品就會形成好口碑,對於品牌的建設而言,口口相傳的美譽和效果,絕不亞於廣告轟炸出來的效果,而且是持續的、長久的。

  好產品倒逼管道自建。產品好、品質高,消費者自然會有需求,這就倒逼著管道商去主動經銷、上櫃擺放你的產品,管道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來。比如老乾媽辣醬,一個業務員沒有,但在中國大陸的辣醬行業,它就是天花板,它就是不可逾越的傳奇。儘管各級管道商利潤薄得可憐,但為何仍樂此不疲地甘做搬運工?靠的是什麼?是產品。

  好產品還能縮短市場培育週期。代理商需要有創新的產品來增強自身的管道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消費者對有賣點、有差異化的產品本身就存在強烈的需求,這樣勢必會加速市場對產品的認知進度,大大縮短產品的培育週期,使得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實現盈利。

  好產品就是行銷的利器。行銷的目的是為了讓品牌儘快樹立起來、為了給產品打開銷路、為了實現產品的重複購買。但對於企業而言,前期的投入是無法節省的,後期的回報也是無法預估的,產品不行,再好的行銷手段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好策略

  解決資源的重新配置

  「除了產品,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不良和財務人才缺乏,造成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相對薄弱,對政策法規的關注不夠,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利用政策。」上海市中小企業專家諮詢團專家李敏指出。

  其實有很多政策是對中小企業有利的。比如近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出台文件,明確指出對於年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人民幣(含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50%計入應納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所得稅。這項政策將從2014年1月1日持續到2016年12月31日。但往往因為小企業懂政策的財務人才缺乏,稅務規劃不合理,政府的幫扶落了空。因此企業一定要多多關注國家或行業出台的相關政策,學會解讀政策、服務自身,同時也要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戰略。

  對小企業而言,好戰略減少資源投入的浪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小企業的資源投入項目一點都不比大企業少,但資源有限,分散投入的結果是不痛不癢,這種撒芝麻鹽的做法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因此,中小企業要根據不同的發展時期,制定出適合的發展戰略,聚焦到一個點或階段性有層次地關注到幾個點,這樣做勢必會減少資源的浪費,起到很好的效果。

  同時,好的策略要具有持續性,這樣有利於將企業的上下游客戶進行有效捆綁,更有利於企業的穩步發展,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避免企業發展的大起大落。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他們都是大海中的一葉小舟,保證航行安全、不被大浪打入海底,才是最關鍵的。

  文|史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