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步子日趋多元

  当一个产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要酝酿新的谋变。这种谋变是伴随着社会变革和产业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

  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纺织产业,在公元前5000年就开始酝酿发展,如今已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民族工业的象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革的发生,以及产业环境改变,纺织产业正经历着转移的变迁。东部一些纺织企业纷纷迈开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转移的步伐,同时也有一些纺织企业直接把转移的焦点对准了东南亚。

  这两种转移让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目前,吸引纺织产业转移无外乎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低。二是政策优惠。从当下纺织产业转移的两个地区来看,这两方面无疑是最能吸引到纺织企业的关注的。

  中西部以宁夏为例,目前宁夏银川电的价格比全国要低,同时在土地和工人等方面,当地政府都会给予大力度的支持。同时宁夏离新疆棉花主产地较近,棉纺织所需要的原材料运输比东部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宁夏作为国内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里的政策也给纺织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以进口棉花为例,从国外进口的棉花可以直接运到银川综合保税区,并在宁夏加工,企业的成本不仅能降低,同时对企业经营也是十分有利。

  相比宁夏,新疆在纺织产业方面的政策更加优惠。设立规模为200亿元左右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税收特殊优惠、低电价优惠、纺织品服装运费补贴、使用新疆棉花补贴、企业员工培训和社保补贴、支持集中建设印染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南疆地区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政策,吸引了来自全国纺织服装行业知名企业的关注。

  再把目标聚焦在东南亚。东南亚国家其优势更多地是体现在成本上。以柬埔寨为例,目前基本工资不到1000元/人,而在国内人工工资最低就能达到3000~4000元/人,并还有往上涨的趋势。成本的优势显而易见。

  除了成本低之外,政策对纺织企业的吸引力也正在逐渐放大。柬埔寨相关法规规定,除柬埔寨王国宪法中有关土地所有权规定外,所有的投资者,不分国籍和种族,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柬埔寨政府不实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国有化政策,对已获批准的项目,柬埔寨政府不对其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进行管制。此外,柬埔寨不实行外汇管制,允许外汇资金自由出入。

  在成本和政策的双重“引诱”下,纺织企业想要不动心也很难。

  纺织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纺织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在此前的一份年度报告中指出,纺织产业转移应遵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支持为政策,与政府及行业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有序积极推进。同时要依靠创新驱动,企业的装备、技术、产品、劳动生产率及管理在转移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同时在产业转移中要延伸或联动上下游,使企业具备产业链集成创新的能力,并最终达到转移升级的目的。

  针对纺织企业海外产业转移,相关专家认为,海外转移的纺织企业不仅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还需要行业组织搭建平台,联动上下游企业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共同行动,从而增强单个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三方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产业的有效发展。

  欧阳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