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加速转型升级

  近段时间,江苏射阳、七都以及河南商丘睢阳区相继成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为中国纺织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论是在东部沿海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还是中部地区新生力量崛起的地区,似乎都在以一种你追我赶的态势推动纺织业的转型升级。

  清河羊绒积极打造区域品牌

  万余家网店、5万电商大军,近日,在中国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清河县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制品网络销售基地,不久前,清河羊绒成为首批区域品牌试点之一,这也为当地的企业发展提振了信心。

  电商发展迅猛

  在清河知名网货供应企业北方羊绒店内,一款名为“来自星星的你”的开衫,在网络上创造出日售2000件的销售奇迹。在清河,北方羊绒并不是特例,电子商务成就了许多草根创业者的财富传奇。“去年一年销售各类绒衫30万件,今年有望突破50万件,全部是给网商供货。”企业负责人马长春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清河县“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一种独特模式,被有关专家誉为“清河模式”。依托这一模式,清河电子商务在全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淘宝最新数据统计,清河县羊绒制品的网络销售量已经占据长江以北地区毛衫类电子商务销量的一定比例,全县网络店铺数量已达100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了5万人,年销售额超20亿元,占全县羊绒制品销售总额的30%。

  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扩张,清河羊绒制成品企业的网络销售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除在天猫、淘宝开店外,当地企业还在京东、当当、唯品会等电子商务平台安营扎寨,实现了多条腿走路。借助电子商务的发展,清河羊绒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热期。

  注重品牌化建设

  在贝龙羊绒城,记者看到装修工人正在更换门头的牌匾,店铺内部已然装修完毕,1500平方米的展厅内近千款羊绒服饰正在店长的指挥下重新进行产品的陈设。总经理刘保军告诉记者,过去企业一直把精力放在让消费者知道产品有哪些优势上,对于产品的展示陈列并没有太当回事。这几年随着贝龙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品牌定位的明朗化以及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需求,才开始着手在店面的装修、产品陈列上做一些更改,通过灯光、道具等各种视觉元素的衬托、装饰,来营造产品的时尚感,提升产品销售额。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加,清河羊绒的市场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目前清河羊绒企业在外地开设的专柜、专营店、量体制衣店达到7000多家,年经销各类羊绒制品2000多万件。

  在红太公司的生产车间,设计师鲁绿竹正拿着一件羊绒衫样品向工艺师交代领口的处理细节。红太品牌的设计总监鲁绿竹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是羊绒行业的资深设计师,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羊绒衫在色彩和款式设计上完全不同于羊毛衫,清河拥有原料优势,生产技术也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当前的重点就是在设计和研发上取得新的突破。在今年新品的设计研发过程中,红太融入了东方的禅文化,并将清河本土的设计元素与国际流行趋势融为一体,目的是打造具有清河特色的羊绒产品。”红太销售经理武彩艳说。

  “不合格产品不接收、不生产、不转出”、“有品质才有市场,没有品质,便没有企业的明天”。在澳维羊绒生产车间的墙壁上,用超大字体书写着一段段这样的标语。工厂在产品质量管理上非常严格,一件羊绒衫仅灯检就要经过4次,哪怕再细小的疵点和断线也要重返车间。“澳维与鹿王、雪莲等国内羊绒品牌的长期战略合作,使企业在规范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车间里的灯检师傅告诉记者,通过长期的培养和磨合,工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是澳维羊绒的产品质量一直比较稳定的重要原因。帕米尔总经理赫华敬告诉记者,过去清河本地针织企业很难达到他们的质量要求,该公司的羊绒制品主要是在江浙一带加工,但近几年,清河的针织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公司的高端羊绒制品的生产加工开始移回清河,交由本地企业代工。

  “企业回流的背后是清河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实力。”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主任孙连岭说。随着销售渠道的不断扩大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清河羊绒加工企业在技术和设备上更新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清河全县纺纱生产线达140条,电脑横机数量已超过3000台,同时,一大批的产业工人得到迅速成长,羊绒深加工实力和生产水平均获得了很大提升。

  商丘睢阳区获“中国针织服装名城”称号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近日增加了一名新成员——河南商丘睢阳区。记者从商丘市工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睢阳区针织服装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达5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9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5家,年产针织服装近3亿套,从业人员3.5万人,销售遍布全国各大市场。2013年,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8亿元,占睢阳区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约24%。

  说起商丘睢阳区针织业的发展,要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原商丘县针织内衣厂经过多年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骨干龙头企业,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到300万件。随后的20年内,睢阳区针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儿童针织服装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60%,如今,“家家都有内衣厂、户户成为加工厂”已成为睢阳区工业经济的一大特色。

  商丘市工信局局长刘明亮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睢阳区针织服装产业围绕服装制造已涵盖生产各个环节,从纺纱、经编针织、电脑绣花、洗染、成品加工到附件、辅料的生产等,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较为完整的针织服装产业链。其中,重点引进了象山恒大印染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产业发展短板。此外,为引导针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在睢阳产业集聚区内规划建设了占地900亩的“针织服装城”,目前建成车间厂房90栋,车间面积20万平方米,入驻并投产针织服装企业77家,安置就业1万余人。据悉,商丘市以商丘古城开发为契机,目前在加快开工建设针织服装城三期工程,将古城内的针织服装企业集中向产业集聚区搬迁,建成后可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规模和竞争力。

  商丘睢阳区针织业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童装目前被誉为服装行业最有前景的版块之一,以每年两位数的规模持续增长。特别是儿童内衣由于更新频繁,市场需求量更大,商丘睢阳生产的儿童针织服装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高,日后也将顺势提高市场占有额。

  其次是技术优势独特。目前,睢阳区针织服装生产在工艺优化、产品设计方面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并具备了独立研发新型款式、独立开发市场的能力。一些看似简单但较为精细的操作及管理经验的长期积淀,使得当地针织服装在技术方面拥有独特优势。三是原料辅料保障充分。针织服装产品中,原料占总成本的60%~70%,睢阳区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纺织产业较为发达,拥有规模以上棉纱生产企业5家,纱锭规模30多万锭,年织布能力3.5万吨,能够充分保障原料来源和成本控制。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与沿海熟练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以上相比,睢阳区熟练工月工资一般在1500~2000元之间,劳动力成本有一定优势。尽管随着经济发展,这一优势正在降低,但未来3到5年内这一优势仍将持续。五是部分装备较为先进。目前拥有以多路大圆机为主的织布机,以开幅定型、圆网平网机印为代表的面料后整理等多种先进设备,部分设备先进性已经和沿海地区处于同一水平。

  商丘市副市长江文玉表示,根据商丘睢阳区针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和现状,下一步,商丘将制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实施针织服装“名牌带动、特色示范”两大战略,着力提升“设计制造、生产协作、市场营销”三个能力,打造建设好“针织服装创业大厦、标准化生产集中区、仓储物流中心、批发贸易市场”四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力争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针织服装生产和贸易集散地,使睢阳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针织服装名城”。

  南通家纺的新生态

  “近日是全年最忙的一段时间了,赶上‘双11’,客服、技术人员都要连日加班。”淘金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小飞说。淘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崇川电子商务产业园内,专为南通200多家家纺企业提供电商外包服务。如今,各大电商平台家纺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大多数是他们的用户。

  “双11”的狂欢,自然少不了家纺产品。据悉,罗莱家纺十小时单店销售额过亿元,使得不少家纺品牌艳羡不已,更是将网上渠道作为日后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记者近日从南通银监分局了解到,目前南通市已有750余家家纺企业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有近6000家商铺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网络交易,交易额占销售总额的20%以上。

  家纺是南通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拥有各类家纺企业25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南通中国家纺城和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两大家纺市场有8000多家经营户,年成交额900多亿元人民币,创汇10多亿美元,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南通家纺企业纷纷向电商转型,如南通传统家纺的领头羊——罗莱家纺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启了电商运营,连续两年“双11”网上销售量稳居第一。去年,罗莱家纺更是摒弃了在老牌子中分一杯羹的依赖思想,在线上市场主打全新品牌“LOVO”,其在线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更是带动了一批南通家纺企业家和商户。同时,吸引了配套服务的逐步建立。微纺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家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南通家纺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服务平台相继创建。如今,围绕上下游资源,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南通市家纺业已形成包括电商、第三方服务商、分销商、制造商、仓储物流服务商于一体的家纺产业链。

  重构产业链必将带领南通家纺电商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态势。前不久南通家纺电子商务产业园召开首届电商峰会,南通家纺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营总监郭小峰表示:“园区力争在今年引入60家优质家纺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2015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力争完成年销售额5亿元;2016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力争实现年销售额10亿元,以引导和促进南通传统家纺产业的转型升级,努力形成‘研发设计+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新型发展模式,打造南通家纺电子商务产业新生态。”

  本刊记者_李芳 通讯员_郑春雨 宋卫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