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与创新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服装,青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8 16:13
2014(第三届)中国市场大会在山东即墨举行
以“联合与创新——开创中国市场新局面”为主题的“2014(第三届)中国市场大会”在山东青岛即墨市召开。中国市场大会是中国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商联”)重点培育的品牌活动项目,旨在推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与规范。经过多年的培育,已成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领域的盛会。
本届大会得到青岛市人民政府支持,国家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东盟中心、香港投资推广署的联合支持,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市场委员会、即墨市人民政府承办,即墨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执行承办。共吸引了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市场领域精英以及境外驻华机构负责人参加大会。
参加大会的领导和主要嘉宾有原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副部长、中商联名誉会长何济海,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商联会长张志刚,国务院参事姚景源,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明君,中商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明、副会长王民、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全国性协会会长,以及石家庄、绍兴、即墨、泰顺、法库、枣强、武汉黄陂等城市的有关领导及地方商会负责人。
整合资源谋求大发展
本次大会集高层主旨演讲、各类主题论坛、中国市场发展报告、项目展示与推介、交流洽谈等于一体,全方位整合商品交易市场的上下游资源,进一步推动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营、品牌化推广和国际化发展。会上,张志刚作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报告;姚景源作了“中国经济回顾与展望”的演讲;中商联商品交易市场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骆毓龙作“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报告”。
张志刚在报告中认为,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稳中趋缓,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特点。一是我国经济近两年开始进入中速发展期。二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从产业结构看,去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6.1%,今年这个比例继续上升,上半年达到46.6%,这是历史性的转折和突破。三是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四是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战略举措。五是创新驱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带来高科技的支撑。六是在“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指导下,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始加快发展。七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八是品牌建设正在成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竞争的高地和共同追求,“中国品牌”大步走向世界的时代正在到来。
在谈到商品交易市场面临新挑战时,张志刚指出,目前,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批发业态主要呈现出六种形式:一是工业企业自销批发渠道;二是国外品牌国内各种代理商;三是大型零售企业统一采购与系统内分销配送;四是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五是电子商务B2B批发;六是专门从事商品批发的流通企业,即批发商。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的市场仍处于数量扩张、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流通效率低,经营成本高的问题突出。在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市场占地面积求多求大,盲目发展势头强劲,出现招商不足,“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有场无市现象,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效益低,投资边际效益下降的现象已经出现;在商品交易市场性质定位方面,综合类偏多,专业类不足,“同质化”趋势严重,处于“一般化”甚至“边沿化”状况,发展前景堪忧;此外,流通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弱,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大潮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转型发展步履维艰等。
张志刚认为商品交易市场改革突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思想再解放的过程,是艰苦奋斗的新征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必须作好长期准备的持久战。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转型发展,这就是结论。
机遇与挑战并存
骆毓龙在“中国商品市场发展报告”中指出,转型、升级、红利应是当前中国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他指出,截至2013年,规模以上商品市场达5089家,年交易额99000亿元,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401200亿元的近1/4。如即墨市场、常熟市场等年超千亿交易额,义乌市场年近80万个标箱的出口商品、年5400亿的银行现金流量、年800亿的网商交易,还有年38%的国内市场交易,可谓繁荣一个市场,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强一方经济。中国商品市场承生产之上游,启第三产业服务之下游,成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提供就业、增加收入、增加税收、加大城乡建设力度、繁荣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载体。
在2012年的第二届中国市场大会上发起中国市场“百城万亿”增长与发展计划以来,目前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迅速展开。为进一步深化并落实这个计划,在本次大会上,启动了中国市场“品牌之旅”全国行活动,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品牌换市”概念,即集聚全国各产业基地的优秀品牌组建品牌联盟,与全国各地市场平台进行有效对接,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并计划用5年时间,对接中国1000个市场。让千家市场通过品牌洗牌后,提升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品牌市场”,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第三届中国市场大会之所以首次走出北京、走进即墨,主要原因是即墨在以现代产业培育特色城市、激发城市活力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好做法、好成效。近年来,即墨市坚持全域统筹、产城一体、组团发展的理念,实施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特色精品城市建设“两大战略”,面向全域规划建设了蓝色硅谷核心区、国际商贸物流区、即墨古城、省级开发区创智新区、汽车产业新城等六大城市组团,这些组团既是现代产业功能区、又是城市综合体,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与特色精品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重点打造汽车、纺织服装、市场商贸、现代物流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行业成区域标杆
目前,即墨已经建成服装市场、小商品城等29处专业市场,各类市场年交易额达到820亿元。去年,规划建设了35平方公里的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和62平方公里的城区西部现代物流区。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重点建设服装市场、小商品新城、中纺四季青国际服装城、复星天贸城、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青荣城际铁路站前商圈六大板块。未来3~5年,商贸城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建成具有第五代专业市场特点的千亿级市场商贸集群。西部现代物流区,引进了总投资200亿元的17个物流项目,将建成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区。作为全国42个铁路物流节点之一的济铁综合物流园正在积极打造国际陆港口岸。
规划建设的服装品牌孵化中心等一批产业载体和创新平台,成为壮大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纺织服装城的有力支撑。服装品牌孵化中心是全国首家国字号纺织服装服饰专业孵化器,目前已入驻企业186家。如今,即墨市针织服装服饰企业达到3000多家,涌现出即发、红领等一批知名骨干企业,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占据了青岛同行业的半壁江山。中国针织名城、国家级出口纺织服装质量安全区、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等称号是即墨发展的驱动力。
本刊记者_万晗 吕杨 通讯员_李泽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