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流芳集》献疑
- 来源:中国书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考证,伪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5 09:19
李柯纂辑点校的《李流芳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是一本点校非常认真严谨的书,而特别可贵的是,在《檀园集》的基础上,李柯又用心辑录李流芳的佚文佚诗裒为一卷(卷十三),数量可观,实是嘉惠学林之举。但是我在细读此卷时,却发现一些小问题。如其中辑自明李流芳《诗画合册》(纸本,水墨)的《无题》六首(并款“甲子夏日,闲居檀园作。李流芳”),却没有注明此《诗画合册》的来源,即没有说明此画册的藏家,令人感觉扑朔迷离。
《诗画合册》款署“甲子夏日,闲居檀园作”,据《李流芳集》卷十一《题画册与从子》:“今年在西湖六七月,日以书画为役,手腕几脱。秋中言归,遂绝意此事。数月以来,牵于尘鞅,间有酬应,非其所乐。……吾不知此画方之作者,工拙若何?然其胸怀所寄,不受促逼,或亦不当以工拙目之矣。天启甲子嘉平月,慎娱居士题。”(第264页)这段文字出自《檀园集》,是可靠无疑的。据李流芳自述,天启甲子(1624),他在西湖住了六七个月,直到“秋中”才回来,从秋中往前推六七个月,当是二月左右,即李流芳这年夏天并没有在嘉定的檀园居住。而他这六七个月的生活却是“日以书画为役,手腕几脱”,“数月以来,牵于尘鞅,间有酬应,非其所乐”,因此也并非如《诗画合册》所说的“闲居”那么闲适。
又,这年他的好友张子薪去世,李流芳也是在数月后才得知,并写了一篇祭文,文中说:天启四年甲子二月日,张子薪卒于家。友人某时客武林,淹留至八月而归,始得临其丧,以蔬果致奠,而为文以哭之。(第216页)张子薪卒于二月,而李流芳直到八月“始得临其丧”,其间“淹留”西湖,并未一回檀园。因此绝无“甲子夏日,闲居檀园”之可能。根据已知材料,李流芳在款识中所记作画时间地点都很真切,并无随意虚拟。因此,《书画合册》上的题款很难说是李流芳一时兴会随意所题。
又《李流芳集》卷六《同西生上人泛舟两堤题画》二首,其一:不向苏堤即白堤,轻舠随意六桥西。秋林欲画无人爱,邀得山僧共品题。(第130页)李柯注:“向”,李流芳《诗画合册》(纸本,水墨)作“是”。(第137页)又卷二《风雨吟》:风风雨雨江头路,多少离人从此去。欲将别泪寄黄溪,昨日黄溪在何处。归帆一挂不可收,西泠桥边人倚楼。独酌孤眠不成夜,又教风雨伴侬愁。(第63页)李柯注:“风雨吟”,李流芳《诗画合册》(纸本,水墨)无此三字。按《风雨吟》共有诗二首,(但题下未注明)其第二首,李柯据《诗画合册》校对,有数字不同:“归”,李流芳《诗画合册》(纸本,水墨)题诗作“孤”。“挂”,李流芳《诗画合册》(纸本,水墨)题诗作“去”。“收”,李流芳《诗画合册》(纸本,水墨)题诗作“留”。“不成夜”,李流芳《诗画合册》(纸本,水墨)题诗作“无意绪”。
又是一个《诗画合册》,不知此《诗画合册》是否即彼《诗画合册》?如果是,为什么《无题》只收六首?也许是辑佚时为了避免重出,那也应该在注释中说明《诗画合册》共有几开,诗若干首,重出若干首。如果不是,为什么这卷二、卷六两处出现《诗画合册》都只有一首,而未见其馀?这是此书整理体例上的一个疏漏。并且在辑佚时,对于重出的诗也没有同等对待,如《无题》六首之“多宝峰头石欲摧”诗亦见卷十一《西泠桥》:“余尝为孟阳题扇云:‘多宝峰头石欲摧,西泠桥边树不开。轻烟薄雾斜阳下,曾泛扁舟小筑来。’西泠树色真使人可念,桥亦自有古色。近闻且改筑,当无复旧观矣。对此怅然。”(第222页)如果“不向苏堤即白堤”与“归(孤)帆一挂(去)不可收(留)”二首因为《李流芳集》已收入,因此在辑佚时特意不重出,何以“多宝峰头石欲摧”一首却两见?
北京中贸圣佳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春季拍卖图录中有李流芳《诗画合册》,共十开,对题诗十首,其中八首即《李流芳集》辑佚《无题》六首及《风雨吟》和《同西生上人泛舟两堤题画》二首,并且文字与李柯校记中所据《诗画合册》全同,如“不向苏堤即白堤”,“向”字正作“是”,并且落款也是“甲子夏日,闲居檀园作”,因此《李流芳集》注释中前后三次提到的《诗画合册》应为同一册,也就是北京中贸圣佳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春季拍卖图录中的这一册。而其中多出的两首为:“白屋半间茆破碎,青林一带雨淋漓。宝池行树无人爱,却爱人间小景儿。(其一)十年法相松间寺,此日淹留却共君。忽忽送君无长物,半间亭子一溪云。(其二)”分别见《李流芳集》卷十一《题白云青嶂图》:昔年,有僧乞画,余为题一诗云:“白屋半间茆破碎,青林一带雨淋漓。宝池行树无人爱,却爱人间小景儿。”盖为此僧不信净土而作也。偶仿董北苑笔意作《白云青嶂图》,忆此,并书之,似道友子薪一笑。(第253页)又《法相寺山亭图》:去年在法相有《送友人诗》云:“十年法相松间寺,此日淹留却共君。忽忽送君无长物,半间亭子一溪云。”时与方回、孟阳避暑竹阁,连夜风雨,泉声轰轰不绝,又有《题扇头小景》一诗(第223页)。
如果《李流芳集》卷十三《无题》所本之《诗画合册》与拍卖会图录中的《书画合册》确为同一本册页,合校后发现,《无题》在录入时抄错了几个字,如“探奇问自人何在”,“自”当作“字”;“闭开枯坐药壶傍”,当作“闭门枯坐药炉傍”;“林飞浓处是三台”,“飞”当作“霏”。同时又校正了一个字,即“曾从扁舟小筑来”句,图录中“扁舟”作“偏舟”,误。近日又见陶继明、王光乾校注《嘉定李流芳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其中“佚诗文辑录”亦收此《无题》六首,文字全同,即上面所列举之“自”“开”“壶”“飞”等字亦同样误识,若非《嘉定李流芳全集》辑自《李流芳集》,则另有一《诗画合册》?
据笔者前面考证,李流芳甲子夏日并无闲居檀园之可能,因此,这本《诗画合册》很可能是伪作,则其中未见《檀园集》的诗是否可靠,也就只能存疑了。
陆平原 责任编辑:刘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