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难走 客户难有

  • 来源:新楼市
  • 关键字:红鼎国际,团购,商圈
  • 发布时间:2015-07-01 15:26

  6月16日中午1点左右,观音桥红鼎国际写字楼B座10楼的一个房间。张浩将几件新到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摊开放在桌上。这家“帮衣坊”就是80后小伙张浩开的楼中店,专做专业改衣加定制。

  几年前,张浩一直在深圳开改衣店。当时开在深圳最高档的商圈旁边的一条小巷子里,而张浩主要经营的业务就是修改各类服装。店开了有五、六年,到了2012年生意开始难做。

  “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商圈也就两、三家改衣店。到2012年底,大大小小的改衣店,高档的、低档的加起来不少于15家了。所以在去年年初将店面转了出去,选择回重庆发展。”张浩边检查着衣服边说到:“回来后我也考察了许多地方,最后和朋友商讨后选择了红鼎国际。”

  低廉的租金以及运营成本,是张浩看中红鼎国际的最主要原因。

  于是他以每月3000元的价格租下这间30多平方米的空房,再加上简单的装修,花了将近8万元。

  2013年5月,这家楼中店“帮衣坊”顺利开张。

  或许是因为较为特殊的业态定位,张浩对于楼中店最尴尬的人流问题,刚开始显得有些不以为然:“我们这个主要还是靠老客户口碑。”

  话虽如此,但逐渐聊开后,张浩还是承认生意一天比一天难做。现在的人越来越钟爱逛淘宝,买的衣服相对便宜,谁还愿意为了一件100多元的衣服专门来改?本来市场就相对狭窄,楼中店还只能靠老客户口碑生存,难上加难。

  而价格也是造成如今夹缝中求生存的另一重要因素。

  据张浩分析,开在商场里的,环境好,收费也高,基本上打个裤边就是30块起。但无论是大牌服装还是普通的服装,就改衣服来说,除了用的辅料价格有点差别以外,其实花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差不多的,都是要重新拆,重新剪裁,配上同样的布料,再重新缝制起来,但他们做不起价格。“现在基本上保证个平过,能有净赚真的谢天谢地。”张浩放下手中的衣服苦笑道。

  相比红鼎国际写字楼内还能以团购活动来吸引消费的私房菜馆、桌游吧等而言,帮衣坊的确处境尴尬,张浩也不得不考虑接下来作何打算。

  对于首次创业遇挫,张浩将更多的原因归结于店铺形态本身,楼中店诚然租金相较低廉,但真正适合的业态屈指可数,像“陶苏江湖”那样的私房菜店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吃是每天必须的,而改衣服却不是。

  这就如同房地产的刚需产品和改需产品定位不同,针对市场也不一样。张浩的改需产品选址在楼中店,从市场角度而言,就好比从阳关道走进了小胡同。

  对此张浩也表示非常认同:“楼中店局限性太大,改衣服这种生意,或许还是临街店铺更适合。”

  记者手记

  正如张浩所言,楼中店的局限性太大,没有人气何谈财气,虽然业态五花八门,但做不出名气大多就等着灭亡。虽然业态不同,但像帮衣坊这样只能“打平过”的店铺,在红鼎国际只是冰山一角罢了。更别提更多的店铺都处于转让中,惨淡的现状的确值得投资者三思。

  文|陈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