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孩政策在官方称为“计划生育”,于1979年随改革开放推行,旨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以控制人口在2000年前后在12亿内为目标。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一孩政策实施前20年,中国平均每年的粗出生率为29(每1,000名人口计),政策实施后20年的平均数字跌至19,2013年更降至只有12,远低于全球平均的19。2013年,中国妇女生育率为1.6,远比1990年的2.5为低。2008年国家统计局一份报告指,一孩政策使中国共少生了4亿人,总人口从2000年的12.63亿缓慢增加至2014年的13.64亿,很大程度上使中国人口增长得以有效控制。
中国人口红利正衰减
一孩政策使中国劳动人口于总人口占比上升,伴随低抚养比例和持续高速经济增长,中国从80年代末起享受丰厚的人口红利。然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劳动人口出现首次下降,按年减少345万,此后2013年和2014年的劳动人口也分别下降了244万和371万,而劳动人口占比从2012年的69.2%下降至2014年的67%。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的人口在2014年底达到2.12亿,占总人口15.5%,比2013年多1,000万。过去高速经济增长中所倚赖的低劳动力成本正在流失到其他亚洲新兴市场,而且由于预计劳动人口将继续减少,人口老龄化非常快速,因此可以预期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迅速衰减。
2013年11月举行的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合法地生育两个孩子(单独二孩政策)而毋须受遭受刑罚,旨在稳定总生育率、延缓人口老化和劳动人口减少的速度。然而,人民生育观念改变、生育成本增加、申请过程复杂等因素都导致单独二孩政策的成效不显着。
近日,政府表示将全面放宽一孩政策,并估计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在今年内开始实施。我们认为,除了生育政策上的开放,政府需要从单独二孩政策执行的成效上汲取经验,推行实际的生育鼓励政策,从教育、医疗、人才培训、环保等层面入手,加入更多人的元素,为新生婴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培养未来高素质劳动力发展下更多功夫。由于中国的“80后”和“90后”夫妇现已或即将进入生育年龄,因此他们对生育孩子的意愿丶抚养能力丶家庭和社会对生育的支持及配套等成为中国出生率未来几年走势的关键因素。
中高档医疗服务业看好
实际上,不少上市公司一直加大投资以吸纳一般家庭在养育婴儿和儿童方面的开支,一些行业例如奶粉、保健护理用品、婴儿手推车等公司的发展前景早已在投资界探讨过。然而,我们认为投资者可着眼一些高速增
长、行业壁垒高、有效掌握具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夫妇消费模式的企业,其中中高档医疗服务企业将会是一个表现亮丽的板块。目前在香港和沪深上市的此类企业并不多,由于进入行业所需的资金较庞大,因此那些较早取得资金进行大规模扩充的企业将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把握生育政策开放的机会下享受长期的高收入和高盈利增长。
软库中华研究部/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