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税与其合并 不如加强合作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地税,征管体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0 16:31
10月13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据悉,《方案》主要聚焦于便民办税、厘清征管职责、优化管理服务和征管信息化等四方面的内容,并不涉及国、地税两类机构之间合并的问题,令不少人失望。
据了解,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并设立了国税、地税两套税务系统,起到了刺激财政收入增长、增强中央调控能力以及促进区域间发展平衡的作用。但同时,分设国税和地税的做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弊端,比如,税收征管成本过高、执法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各界对国地税合并的呼吁较高。
如今,《方案》提出,“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发挥各自优势”,这表明国税和地税分设的方式将继续延续。对此,不少网友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地税系统人员太多,无法安置。但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说法。
其实,国税、地税机构分设,是和分税制相适应的。不同层级政府的税收用途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国防和市政建设就必须分别由中央和地方来责任,这必然要在财务上分立,而按“税种”划分就比按“比例”划分有效的多。因为由其中任何一方统一征收,再返还给另一方,都会造成极大的混乱。既然中央与地方存在着财务竞争,税收来源也有所差异,那么国地税合并就很难。
有学者提出,国地税分家至今已有20多年了,目前的税收成本比过去提高了一倍,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例超过5%,而美国只有0.58%,日本为1.13%。但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普遍分设了国税地税机构,美国更是存在联邦、州、地方三套税务机构,分属各级政府。
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征税成本很低,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美国经济十分发达,税种设置合理,分税制度清晰,征税手段先进,政府机构精简,这些都可以降低征税成本。更重要的是,美国居民的纳税意识很强,大多数人都会非常诚实地报税,否则可能面临非常严重的惩罚。
而在中国,推高征税成本的原因也很多,除了税务人员存在冗余,办税手段不够先进以外,高大气派的办公楼、超编的高级汽车以及各种招待费、培训费,不也会成为征税成本吗?在节俭方面,我国政府部门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尤其是近几年,特别喜欢建造楼堂馆所,购置昂贵设备,这些花费一点也不比人员工资支出少。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不够均衡,企业和居民偷漏税较严重,也增加了税务管理的难度。
当前,尽快完成税种确立和税率调整,进一步优化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划分,早日实现“税收法定”,才是当务之急。而且,就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在全国税务系统精简人员和机构设置,创新便民办税举措,强化国地税的分工与合作,推广信息共享乃至联合办公,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国家征税成本和居民纳税负担。
文 栾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