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业绩大变脸地雷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迅速,有迹可寻: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而账面应收账款和存货双高,则警惕年终财报减值同比大增的风险,尤其是当期财报减值计提较小的。

  2月3日,立春,鸡年伊始,山东墨龙(002490.SZ,00568.HK)便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股市版“变脸”:公司将净利润修正为净亏损4.8亿元至6.3亿元!而在三个半月前的三季报业绩展望中,公司预计盈利为600万-1200万元,变脸水平可与川剧演员试比高!

  公告称,业绩修正原因为,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对存货、应收款项、商誉等相关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

  二级市场,A股尽显其“优越性”,虽开盘即封死跌停,但临近上午收盘前10分钟就已打开跌停,想跑尽管跑,而同股同权的港股则大跌13.83%,收盘价仅相当于A股的25%!

  中小投资者对此等业绩地雷防不胜防,何况山东墨龙的大股东还在玩减持把戏。但如果仔细看看公司的体检表(财报),则能看出其“癌变”倾向:毛利率同比(季度环比要考虑季节性)大幅下滑,而账面应收账款和存货数量很大的,则警惕年终财报减值同比大增的风险,尤其是当期财报减值计提较小的。

  其中的逻辑是:毛利率下滑意味着市场供需逆转,行业可能发生趋势性拐点,如此其下游客户经营亦可能面临困难而不能按照预定账期支付货款,或者要求打折,甚至出现坏账;而公司的存货亦同样面临跌价风险,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这两项资产都需要做减值测试,这就可能导致公司这两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大幅增加,尤其是此前减值计提比例较低的,则可能出现类似山东墨龙这样的——年底一次性大幅计提。

  山东墨龙2016年中报显示,占其收入比例达91.36%的油套管毛利率由2015年中期的17.43%下降至10.82%,而公司应收账款高达6.10亿元,与上年度收入之比为38.12%,存货则同样高达8.70亿元,与上一年度销售成本之比为58.19%,然而其存货减值计提为零,而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仅66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如天马精化(002453.SZ)2月2日晚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公司预计2016年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3.5亿元。三季报则预计盈利1521.24万元至2535.41万元,原因同样包括计提减值损失。公司毛利率从2016年第二季度的22.09%下跌至第三季度的14.77%,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样较高。

  东方电气(600875.SH,01072.HK)1月24日预告2016年亏损17亿-24亿元,意味着第四季度单季亏损6亿-13亿元,原因仍包括计提应收账款减值增加。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双高,由于其下游火力发电厂投资近年几无增量,加之火电利用小时下滑,导致东方电气主营产品火电设备毛利率从2014年年中的17.10%降至2015年年中的10.94%,而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也正是从2015年年底开始大幅增长,高达16.65亿元,同比增长84.79%。

  但是,应收账款和存货都较高的工程机械行业(应收尤其高),比如三一重工(600031.SH)、徐工机械(000425.SZ)、中联重科(000157.SZ,01157.HK)等,由于行业基本面趋于转暖,2016年毛利率亦现明显企稳迹象,因此一次大幅计提减值准备风险较小。

  由于行业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医药、军工、新能源客车行业应收账款就很大,而白酒行业应收账款就极少。另外还得考虑产品原料价格上涨,产品提价可能滞后等因素。

  还有一种洗大澡式业绩地雷,原因是年底集中计提减值或提前确认费用,这种情况发生在公司基本面转好之时,其动机往往有:1.此时有了“资本”,计提对损益表影响并不大;2.年底集中计提,来年业绩同比大增,公司可能对股价有诉求,也就是常说的市值管理。

  比如三爱富(600636.SH)2010年业绩表面虽然预增,但实际上第四季度单季亏损,原因就是年底一次集中计提减值,而第四季度恰逢产品大幅涨价。

  第三种动机则是,国企新换领导,年底一次减值,利于来年轻装上阵。比如2014年底的泸州老窖(000568.SZ),刘淼、林峰接替谢明、张良。

  对此,最简单的应对策略是“就地卧倒”。

  本刊特约作者 方烈/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