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狗咬伤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狂犬病,恐水症,健康
  • 发布时间:2013-11-02 15:47

  狂犬病的特点是怕水、怕光,一遇到水就会发生喉头痉挛,有恐水症之称。染上这种病,无药可救。因此,只有做好预防才是正确的选择。

  近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明显增多,亲密接触之际难免被其咬伤、抓伤;另一方面,有些狗被主人遗弃,大街上、小区里的流浪狗明显增多,也难免伤及到人,进而造成狂犬病的发病率上升。人感染狂犬病一旦发病,进展速度很快,病死率几乎100%,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如何正确处理狗咬伤及抓伤很重要。

  凡有被狗(或猪、野生肉食动物、吸血蝙蝠等)咬伤、抓伤或舔到未愈伤口者,均可按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分为三级处理——

  一级为被狗舔舐后皮肤仍完好如初,可不需要处置。

  二级为接触者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若确认表现为二级,但受伤部位为头面部且伤人动物不能确定是否健康时,应按三级处理。

  三级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单处或多处皮肤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皮肤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处置原则是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伤口冲洗时要用20%肥皂水和有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较深伤口要用注射器或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灌注冲洗;然后用消毒棉球将伤口处残留液体吸尽;再用75%的酒精或2%~3%的碘酊或碘伏涂擦伤口,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应遵循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如创伤太大影响面容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当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以达到中和病毒的目的,2小时后再进行缝合包扎。伤口又深又大者应当放引流条,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并使用抗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首次被狗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时间越早越好,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次均接种1个剂量。一般被咬伤者可于第0、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次。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处肌肉注射,禁止在臀部注射。

  有问有答

  问:注射过兽用狂犬病疫苗的狗咬了人,伤者需要打狂犬疫苗吗?

  答:在疫苗免疫期内,人被轻微咬伤,可只进行伤口局部清洗消毒,不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但若被咬伤严重,或成年宠物没打够针数,或疫苗接种已过免疫期、疫苗不合格或失效,伤者进行人用狂犬疫苗接种才比较安全。

  为防止感染狂犬病,人被狗猫等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 李剑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