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用药治足癣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反季节,足癣,疾病
  • 发布时间:2013-11-02 16:32

  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足部潮湿多汗、穿不透气的鞋袜等为诱发因素,本病可通过公共浴池、互穿拖鞋、互用浴巾和使用修脚刀等途径传播,春夏重秋冬轻。

  不过,秋冬季足癣虽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并不等于痊愈,而这时真菌抵抗力弱,容易杀灭,是根治的大好时机,故可“反季节”治疗。

  足癣分4型,用药各不相同。

  角化过度型

  由于皮损过度角化而出现皮肤增厚、粗糙、脱皮,伴轻微瘙痒,但在秋冬易出现皲裂、疼痛。患者常不由自主地撕去半脱皮、厚皮,露出红色创面而出现疼痛加剧。

  用药上,可用主要含水杨酸和苯甲酸等的软膏,如复方水杨酸软膏。复方水杨酸软膏含水杨酸和苯甲酸等,具有溶解角质、收敛、抗真菌等作用,适用于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尤其适用于患处皮肤角化、增厚、脱皮、皲裂者。

  用法:均匀涂于洗净的患处,每天2~3次。疗程根据治疗效果而定,一般治疗3~7天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2周,以巩固疗效。

  不良反应:有轻微局部刺激症状(如微痛、灼热感等,可不处理),偶有过敏反应(如红斑、水疱等,可口服扑尔敏等)。

  禁忌证:孕妇慎用。

  注意事项:不可用于浸渍糜烂型和皮肤破损者;过敏体质者慎用,对水杨酸、苯甲酸过敏者忌用。

  除复方水杨酸软膏外,还可酌情选用中成药红油膏、雄黄膏、硫黄膏涂于患处,每天2~3次。

  水疱型

  水疱多位于足底,疱壁厚而不易破裂,内容透明、清晰,瘙痒剧烈。水疱成群或散在分布,周围是正常皮肤,几天后水疱液吸收而干燥、脱皮。如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出现疼痛和发热。

  用药上,可用酊剂(主要成分为水杨酸、苯甲酸、氮酮、碘等),如复方土槿皮酊。它由土槿皮、苯甲酸、水杨酸组成,具有杀菌、止痒作用,适用于足癣剧痒、趾间皮癣反复不愈者,尤其适用于水疱型剧痒者。

  用法:在塑料瓶内塞顶部用针插一小孔,将药液挤于患处,每天1~2次。疗程同上。

  不良反应:偶有局部过敏反应(如局部出现烧灼感、红肿或瘙痒加重)。

  禁忌证:皮损糜烂及并发感染者、对酒精过敏者、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用,并用清水洗净,必要时咨询药师和医师;禁止口服;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油腻和鱼、虾、蛋等腥发食物。本药除用于水疱型足癣外,一般还可用于手、体股癣等,但不宜用于阴囊、外阴等皮肤嫩簿处,也不适用于糖尿病、肝病、肾病、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

  除复方土槿皮酊外,还可酌情选用复方苯甲酸酒精、新皮癣净(用法同上);以及用中药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次取40克加温水3000毫升泡足,每次20分钟,每天1次。

  浸渍糜烂型

  皮损处皮肤由于潮湿、浸润而变软发白,擦去表皮后可露出红色的糜烂面,多发生于第三、四趾间。瘙痒明显;常因搔抓而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和蜂窝组织炎,伴恶臭。

  用药上,如渗出液不多可选用粉剂( 主要成分为中药密陀僧、冰片、炉甘石等),如脚癣粉。脚癣粉含水杨酸, 具有收敛、止汗、止痒的作用,既适用于足癣多汗者,也适用于非足癣多汗症。

  用法:取适量涂撒于患处,每天2~3次。疗程同上。

  禁忌证:本药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用药时不慎吸入鼻孔可有打喷嚏和不适感。

  注意事项:禁止口服;不适用于手癣、体癣、股癣和甲癣;如渗出液多或继发感染者可选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患足,每天1~2次;皮损干燥后可用霜剂( 如硫酸硫康唑霜) 或粉剂(如上)。疗程同上。同时酌情使用抗生素(如口服红霉素等)3天。

  除脚癣粉外,还可酌情选用足爽粉、足粉(用法同上);以及用中成药密陀僧散、桔矾散或冰硼散,温水洗净患足后涂于患处,每天2次。

  丘疹鳞屑型

  皮损位于足底、足缘、足跟等处,为红色丘疹,表面有明显的小片状鳞屑;或中央低周围高呈火山样;春夏可有水疱,秋冬鳞屑稍增多。

  用药上,可选用乳剂或霜剂(主要含抗真菌化学物质),如克霉唑乳膏。克霉唑乳膏可抑制真菌,故具有广谱抗真菌、止痒作用,适用于浅部真菌感染(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花斑癣、念珠菌性甲沟炎等)和深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外阴炎、阴道炎等)。

  用法:皮肤感染,涂于洗净的患处,每天2~3次;外阴、阴道感染,洗净外阴、阴道后,涂于患处,每晚1次,连用7天。疗程同上。

  不良反应:偶见局部过敏反应和刺激症状(如瘙痒、刺痛、红斑、水肿等,应立即停用和局部清洗,必要时请医师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

  禁忌证: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如口腔、鼻黏膜等)。

  除克霉唑外,还可酌情使用咪康唑、复方咪康唑( 用法同上);以及用中药桔矾、冰片各3克,青黛6克,雄黄、黄连、黄柏各9克,研为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洗净患足后涂于患处,每天1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患者治疗起步晚,当开始治疗时上述4型皮损已漫延至足背,这时皮损大多为环状红斑,表面有鳞屑,边缘有水疱、丘疹,形似体癣。用药上不能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局部可用克霉唑霜、咪康唑霜;如继发细菌感染(或局部炎症剧烈)可用复方康纳乐霜、皮康霜等;皮损广泛且顽固者可口服酮康唑,每天0 . 2克,连用4~8周,但应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定期检查肝功能(肝功能不全者忌用)。

  为确保治疗效果,治疗期间患者袜子应每天煮沸15分钟消毒;治愈后鞋袜最好弃旧换新,以免真菌残存,导致来年春、夏季复发。

  注:足癣在浅表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 且是继发手癣、体癣、股癣、甲癣的根源,故应积极治疗。根据症状、真菌直接镜检阳性,本病便可以确诊。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金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