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水产的“6038250部队”?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水产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28 10:16
有人调侃,由于水产的工作很辛苦,目前水产业的主力军已经变成“6038250部队”,即从事水产的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妇女和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从业者,越来越少大学生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真的是这样?来看看网友们的讨论——
@小菇凉-柳柳喵:略显忧桑。也可能是因为基数大从而显得有较高文化知识的那部分人不多,好多搞饲料去了。
@集美-学村:大学生既没土地,又没资源,更无资本,大学生去从事干嘛。只要有更好的选择,大学生就会去,这是人性,也是生存。
@王-振园:作为一名水产应届毕业生,个人感觉造成这种现象学生学校用人单位都有原因,学生没有调整好心态,好高鹜远、眼高手低,学校没有做好教育和引导,理论不扎实,实践半吊子,考试过家家,用人单位不重视,学生看不到前途和钱途。
@天心钰轩:养殖业很辛苦,大学生大都受不了这样的苦。再者文化也不是一张文凭就能代表的。
@志泉:我觉得兴趣很重要。我是水产院校毕业的,我们班的同学从事水产的也就几个男生。观念(觉得做水产的有点低人一等的感觉)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较真的水货:60,38,250,老人,妇女,傻逼。似乎说水产主力都是弱势群体。在散户群体和务工群体,这是主力。不过忽视了一些大户和幕后的老板。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的大学生却因为水产没有光鲜体面的形象而对水产的发展机会选择舍弃。没资本没资源都是逃避的借口。多少行业精英都是草根出身啊?不入行又怎么能掌握更多资本和资源。其实大学生的脑子和双手就是资本和资源。自怨没有贵族出身就是漠视机会而守株待兔。
@李炳均:这就是最底层劳动者才愿接触的工种。
@蔚蓝:水质越来越差,水产越来越难养。高风险、高成本、以及稍微有点不对称的收益。影响着知识人才的输入,制约水产业发展。
@杨艺聪:做为一名从事水产业务7年的人,我个人认为一是家庭关系,现在小孩比较宠,有点家庭条件的父母都不愿意让小孩吃这苦。二是水产从业者基本在农村,很多大学生受不了跟女朋友两地分居。三是现在大学生好高鹜远,老是想创业当老板,很少受得了被指挥。四是用人单位和学校引导偏离。等等。
@小兴奋小失望:我是水产养殖专业大二的一名学生,其实我们是考虑到读完大学回到农村搞养殖的话,得承受很大的压力。
《农财宝典》见习记者 杨玲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