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提高养殖工人的积极性,祥哥给工人较高养殖利润提成和工资。每个工人只需管理2—3口虾塘,每月固定工资1800元,养殖利润提成视工作时间长短及能力而定,从3%—5%不等。
海南翁田祥哥,他1999年开始养对虾,2007年开始到翁田租塘养虾。2007年,恰逢对虾行业低迷,虾价低,养殖户养殖意愿不强,塘租十分便宜。祥哥认为对虾养殖还是有奔头,当时瞅准了时机,租了100多亩虾塘,全部是高位池,共32口,每亩租金仅1000多元。
事实证明祥哥的眼光的确很“毒”。自2008年开始,海南的塘租就开始大幅上涨,2009年当地的塘租甚至涨至1万元/亩。如今虽然塘租已有所回落,但仍然需要4000—5000元/亩。
除了对市场预判独到让人津津乐道,祥哥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养殖技术。多年来,他养虾基本没亏过,无论周围养殖行业形势如何变化,他都稳坐钓鱼台。他说,总结自己的养殖心得,无非三点:一是老板亲自留在一线,并用重酬留住好的工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选用低耗氧微生物,三是清除塘中污物有自己巧设的装置。
没有架子与工人共享利润
祥哥表示,虾塘的水质出现较大的变化波动,基本都在两三天内发生。如果老板不能常在养殖场盯着,工人将会懈怠工作,巡塘疏忽而不能及时反映情况,将会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机。如果老板也懂技术,最好能在一线监管。
他说,技术监管指挥到位,仍需工人的认真实施才能有效。为了提高养殖工人的积极性,祥哥给予工人较高养殖利润提成和较高的工资。每个工人只需管理2—3口虾塘,每月固定工资1800元,养殖利润提成视工作时间长短及能力而定,从3%—5%不等。他说,之所以给予工人较好的提成与工资,是想要让养殖场工人觉得,在虾塘工作不是替老板打工,而是在替自己工作。
他认为,对虾养殖对实践经验和操作要求较高,要发现虾塘的问题,首先就得要求工人对虾塘得十分熟悉。如果工人流动性大,因为环境不熟悉,即使工人有很好的技术,也会漏过一些细节,容易导致养殖失败。他说,只有把工作人员稳定下来,工作才容易进展顺利,养得好,收入高,工人也不愿意出走,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他表示,养殖场中,有的工人跟着他做了10多年,有的工人一年可有20多万元的收入。
养殖后期偏好低耗氧菌
祥哥养虾主要通过投放微生物来调节水质。他说,每一年每一造虾每口塘都会有变化,出现的病害也都不一样,即使上次养殖成功,也不能够完全照搬上次的养殖方式。他觉得,要保持水质的稳定,唯有利用微生物分解塘内的物质,保持虾塘朝有利于对虾生长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养虾。
对于使用微生物制剂,祥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多数养殖户常用的枯草芽孢杆菌,祥哥则较为谨慎。他表示,枯草芽孢杆菌是好氧菌,其繁殖及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溶氧,而在溶氧不足的情况下,枯草芽孢杆菌所起的作用的很小。他说,枯草芽孢杆菌越好,繁殖越快,分解有机物也也快,但耗氧也越多。一些投苗密度高的虾塘,底部的溶氧往往较低,即使投放枯草芽孢杆菌下去,枯草芽孢杆菌在塘底也难发挥作用,而且出于趋利的生物本性,枯草芽孢杆菌会选择溶氧较高的中上层水体生长繁殖,不能起到分解池塘底部残饵粪便的作用。
对于微生态制剂,祥哥更喜欢使用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低耗氧菌,尤其是在后期,使用量很大。他表示,这些菌不与虾争夺溶氧,同时还会将池塘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转化成对对虾十分有利的食物,既能调节水质,又能降低饵料系数,节约成本。
巧用潜水泵清楚表层污物祥哥表示,池塘有机质过多容易导致氨氮等有害物质偏高,对养虾不利,必须去除。祥哥觉得,有害的物质要么通过微生物转换成有益物质,要么需通过物理的方式解决,将其排离出塘,不可让其滞留在塘中。祥哥介绍,他主要通过塘底排污及表面收集的方式进行物理处理。塘底排污就是利用水车的转动搅动塘水定方向流转,将池塘的残饵粪便旋转至中央排污口排掉。
目前所有的高位池都设置有排污管口,祥哥与其他养殖户不一样的是表面收集。池塘的有机质多的时候,在下风口常会形成一层明胶状泡沫。许多养殖户都是选择用兜网打捞,将泡沫搁置在岸边。祥哥说,这种方式有两个弊端,一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如果泡沫多,负责打捞的工人将会非常辛苦,还有一弊端就是网兜有网眼,不能将悬浮在表层水面的有机物打捞上来。
祥哥设置了一套装备,将一个潜水泵悬挂在池塘下风口处,泵的抽水口略低于水面,待下风口泡沫聚集较多时,只需插上电源,一会儿工夫即可清理干净泡沫,没有什么残留。“工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巡塘或做别的工作。”祥哥说。
祥哥养虾赚钱还有一个秘籍,就是在建高位池时,底部铺设海沙,用高盐度的水养虾。“虽然长得慢些,但沙底高盐度养出来的虾肉质好,耐运输,价格也比市场上的虾贵2元/斤。”祥哥说,海沙还可以为对虾提供矿物质,天凉时还可以保暖,对养虾也十分有利。
由于技术好,周边不少养殖户都过来向他取经学习。祥哥也利用此优势做起了经销商。“我的客户基本都是自己找上门来的。”祥哥说,他也经常下虾塘,但基本都不是去找养殖户推销饲料,而是应养殖户的要求过去帮忙看塘调水治疗虾病。
技术好吸引养殖户户主动上门与出门去找客户,这两种决然不同的经营方式的结果显而易见。祥哥从不愁客户及销量,他只担忧自己的服务能力。他表示,对于上门的养殖户,他会热情招待,但却不一定有合作关系。“现在我的精力有限,饲料的服务人员还没能完全接手,还需要培养磨合,所以能服务的养殖户有限,只能筛选一番,挑选好的有资金实力客户来做,减少赊账带来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