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内连片面积最大的万亩罗非鱼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珠海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受2011、2012年行情的连续低迷和链球菌等病害影响,罗非鱼养殖规模持续下降。据了解,目前基地内近3成养殖户已经不再养殖罗非鱼,转养白对虾、草鱼、黄颡鱼、黄鳍鲷、宝石鲈等品种。但因2013年所转养品种效益一般,罗非鱼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2014年开春后当地养殖规模将回升。

罗非鱼养殖规模较最高峰时下降三分之一
“基地内的罗非鱼养殖规模,已经连续3年下降了”,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办公室主任廖春华向记者透露,由于行情低迷和病害频发,2011年开始当地便逐渐减少了罗非鱼的养殖面积和放养密度。“2013年,整个平沙罗非鱼产量才一万吨多点,其中基地占了大头”,廖春华还透露,2007年平沙罗非鱼养殖最高峰时,年产量曾达15000-16000吨。据了解,近年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规模虽然一直保持在15000亩左右,但罗非鱼产量却已大幅下降。
2012年下半年低迷的行情,极大地影响了各地罗非鱼养殖户的养殖热情,2013年上半年的投苗量都出现一定的下降。不少地方在2013年4月后行情回暖后,养殖户陆续补苗或加大秋苗的放养量,养殖规模已有所回升。但平沙养殖户大多3-4月投苗,且采取一年只养一造的养殖模式,所以行情的回升对2013年的平沙养殖规模影响不大。而平沙罗非鱼养殖量的下降,也使区内不少的饲料经销商销量下滑。在平沙经营罗非鱼饲料的张老板表示,当地罗非鱼养殖规模的下降,一方面是养殖户受行情影响弃养或者转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饲料经销商收紧资金链,养殖户不得不缩减放养量导致。“2011年后由于行情差,导致坏账呆账增多,经销商都不得不减少放账”。
转养效益一般2014罗非鱼养殖量将回升
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内,绝大部分养殖户原本采取的都是罗非鱼+对虾混养模式,但在病害及行情低迷等因素影响下,不少养殖户已经转为草鱼、腊鱼等其它品种与虾混养,但效益都不算理想。“2013年,有几户试养了宝石鲈,虽然有一定的利润,但由于小品种销路窄,不适宜大范围推广”,廖春华表示。据了解,平沙基地2013年共有8口塘试养了宝石鲈,产量共约一万多斤,因销路没打开,收购价由7-17块/斤不等,价格波动很大。
“基地一直倡导罗非鱼养殖为主,但同时也鼓励一些养殖户试养其它品种”,廖春华表示,自2011年养殖效益不佳后,基地内部分养殖户主动尝试转养其它品种,但按这两年的养殖情况和效益来看,尚未找到适合大量推广的养殖替代品种和模式。像宝石鲈这些小品种销路还有待开发,草鱼等大宗品种又行情低迷,平沙不少转养的养殖户效益都不算理想。“由于2013年虾价好,很多养殖户还是比2012年要好”,廖春华补充道,虽然大多只有200-300斤的亩产量,但在高企的虾价支撑下不少养殖户效益要高于2012年。
“去年罗非鱼价格高且稳定,肯定会吸引不少养殖户又养罗非鱼“,张老板分析,很多养殖户都会根据上一年鱼价决定下一年的养殖品种,2014年罗非鱼养殖规模回升也在意料之中。廖春华也预计,2014年平沙基地罗非鱼养殖量将回升,“目前具体增加多少还不好说,现在大家都已经干塘,等到3-4月份投苗时就比较明朗了,但养罗非鱼的人将又多起来是一定的”。
《农财宝典》记者李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