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利与弊
- 来源:时代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事业单位,财政收支,财政,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23 14:13
【摘要】高效打造事业单位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规范化,实现集中科学的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具备重要的政治意义。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模式的深入分析,探讨两收支条线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找到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事业单位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未来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政管理 收支两条线 管理模式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人民所关注的重点,事业单位的性质受制于工作内容,因此不能完全实现市场化经营。在财政管理中,明显的收入支出冲突、支出无计划性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转。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运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发扬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中的优势,祛除管理层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管理不规范
事业单位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因此重视收入忽略支出问题在其发展初期就出现一直延续到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将事业单位对运行收益的重视度进一步提升,虽然促进了事业单位的运行力度,但对收入问题的过度关注使得事业单位的指出问题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在管理支出上有所疏忽。
事业单位过度轻视支出问题很容易引发腐败问题,为了不断扩大收入项目的规模,巧立名目的收费情况不断增加,这种情况违背了事业单位本着服务社会和服务大众运行的目标,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二)支出管理模糊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模糊问题同样普遍存在,如上文所提到的,很多事业单位过于重视收入管理,因此也忽视了支出管理的问题,由此产生的依附于最大化拓收中的收支管理并不具备科学性,不具备有效地控制财务情况及加强管理力度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些不真实的支出行为对单位的资金流动产生影响,使得公有资金私人化现象频繁。
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之前,许多事业单位的支出情况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单位领导可以直接签字报账,这也是经费占用与胡乱支出问题滋生的温床。兼职管理部门只知道某些部门申请了资金,但不具备知晓资金用处的权利,所以申请到资金的部门用公款进行个人消费,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形象,同时也使得有些部门的正当支出无法得到支持,是整个单位的工作开展不能有序进行。
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运行方式
(一)收支两条线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的划分是非常细致的,在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内,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运行方式不同。一般事业单位内部的进出费用应当与财务部门直接挂钩,事业单位及时向财政管理部门上报办公支出费用,同时财务部门也为事业单位员工提供薪资保障。这样的安排将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单位收入分割开来,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因个人利益问题损害公共利益。
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收支两条线管理更为复杂,主要包含了五项内容:第一,事业单位的收费工作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收费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第二,事业单位收费项目需要使用升级及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专用收费票据,确保收费透明化;第三,事业单位只开出收费票据,具体的收费权利交由挂钩银行;第四,事业单位所收费用全部上缴到国家指定的专用账户中;第五,事业单位必须对于所得资金制定支出计划,在审批后才能使用。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原则为:确保收入和支出二者平衡,整体把握事业单位支出预算,同时将资金综合统筹运用。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实际操作
1.收入与支出账目明晰。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所有待遇都应保持不变,同时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应有财政机构负责,而事业单位中的办公用品及办公设备等相关费用必须由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会被纳入预算之中。随着财政机构内部的审核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收支账目会更加清晰明了。
2.落实岗位收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服务区域完成其工作,根据职责范围和组织纪律性对工作岗位收编,使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统一的编制,这样有利于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序进行。
3.优化分配制度。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其岗位、任务、工作完成情况来定制薪资酬劳标准,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这样的分配机制对于工作人员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事业单位要定期进行业务考核,以考核的实际结果作为是否继续聘用工作人员的依据。此外,为工作人员制定一定的目标,促进工作完成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优势与弊端
(一)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在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的发展得到了全面的考虑。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单位收入和支出有效地分割开来,各部门不再有随便申请资金进行个人消费的机会,资金可以用于一些急需部门,这样使得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转情况不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另一方面,收支两条线的明朗化处理也使得事业单位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明朗,减少了单位内部存在的关系僵化问题。
(二)资金安全性提高
在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性逐渐提升。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原来的资金预算、支出规划完成单位运行,这样保证了事业单位功能的稳定性,能够帮助其及时、准确完成规划。同时,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使得资金尖酸情况得以好转,有利于随时监控单位的资金循环情况。
(三)实际操作困难
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面临着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困难,因事业单位的相互关系复杂,其资金的涉及区域广泛、设计范围多,所以要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不容易。财政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随着事业单位的转型也有一定的简化,但收入或支出的某个环节产生不确定的失误也会使得事业单位财政问题加剧。
(四)操作灵活性差
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财政部门的资金的支出规划和收入管理进行统一的规划,这样使得事业单位丧失其本身行使财务管理的权利。其收支决策权和自主权都遭到剥夺,如果遇到急需资金的情况时,整个单位会陷入混乱之中。而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所需时间长,在这期间所产生的对事业单位的影响难以预测。其操作灵活性差的问题还需要一些制度上的完善来解决。
(五)收支并未完全脱钩
根据收入情况来制定之处预算是财政管理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模式,而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同样也延续了这种管理模式的运用。财政部门对完全的收支脱钩存在负面看法,他们坚信完全的收支脱钩会打击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单位车的财政收入。因此,财政部门往往采取对非税收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并返还剩余征收款的模式进行管理,甚至在有些单位中实行全额返还,这样做使得收支难以脱钩。
(六)缺乏账户管理
在行事业单位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将银行账户的管理规范化并逐渐取消过度收费的账户是深入管理的必然趋势。有些事业单位因收费情况繁琐,被允许重新开设账户并实行汇缴制度,但财政部门对这一制度只能实行事后检查,这种做法使的应缴财政资金处于极度不安全的状态下,而财政部门对于资金信息的完整性无从得知,汇缴的时间问题也存在不确定性。财政部门对这类过度收费的账户存在管理上的空白,又因为这些账户是以事业单位的名义在商业银行中开设,所以财政部门无权管理,但账户上的资金应属于财政部门,这种管理上的矛盾性使得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四、改进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建议
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有很好的监督及限制作用,如果能有效加强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模式,对事业单位更加流畅运转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两条线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改进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界定收费项目
在事业单位中,财政收入主要分为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两种,这两种收费性质存在根本上的差异。通过针对性强的管理方式区别管理两种收费对事业单位有着积极的影响。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工作确定统一的补偿措施,合理管理两种收费,这样在加强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帮助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多方位合作下的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开放的经济模式也应该融入到事业单位之中。事业单位与经济机构的合作可以为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简单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不能深入完成多渠道管理,在审批标准上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加强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这方面的改善,建立多方位合作下的管理体制,对于有效监督事业单位的财政情况非常有利。
(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事业单位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落实非常有必要。事业单位拥有财务管理的权利,同时也能够实现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在遇到一些腐败的行为趋势时,既定的法律法规能够很好地处理行为不端人员,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地惩处。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及配套法律法规体系,能够监督地方政府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为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五、结语
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解决了从前的传统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及资金运转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事业单位中运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也会面临一些难以规避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规范的财务管理系统模式对控制事业单位内部问题也有一定的作用,不仅能防止一些腐败现象的滋生,还能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当前的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事业单位的模式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因此,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中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需要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杨银祖.集团企业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分类与操作[J].中国外资,2013(07).
[2]吴瑞良.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
[3]刘玉荣.事业单位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
[4]丁丽曼,段文飞,马俊杰.基层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补偿零差率现状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6).
[5]杨颖华,孙晓明,周向红等.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内涵和相关观点的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10(02).
[6]李晓燕.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应用探讨[J].时代金融,2012(27).
[7]梁皓璇.规范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执行的对策思考[J].财会研究,2009(14).
[8]尤川梅,王芳,姚岚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面临的障碍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02).
作者 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