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类高校学报创建“名栏”的思路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高校,名栏,名牌栏目,刊物
  • 发布时间:2014-04-23 14:26

  【摘要】创建名牌栏目是打造“名刊”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普通类高校学报在创建名牌栏目时,要依托本校的学术资源优势、学报既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刊物所在地的地缘文化优势,根据自己的优势,确定栏目的特色;在栏目品牌建设上,通过栏目品牌的读者定位、保持特色栏目的稳定性和加大宣传名栏的力度等手段,不断扩大特色栏目的知名度,最终创办出自己的名牌栏目来。

  【关键词】高校学报 名牌栏目 品牌建设

  创建“名刊”、“名栏”是教育部向全国高校学报界提出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高校学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办刊质量的重大举措。对于普通类高校的学报来说,提出创办“名刊”的目标显然不切合实际。普通类高校的学术资源毕竟有限,其学报的质量现状距“名刊”的质量要求和品牌要求尚相差太远。笔者认为,普通类高校学报应当把重点放在“名栏”的创建上。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共进行了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的评选,一些极普通的院校所办的学报已经有成功的先例,他们通过名栏建设推动了期刊的整体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安阳师专办的《殷都学刊》,其“殷商文化研究”栏目已在全国乃至世界殷周文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一个“名栏”;2013年,《渭南师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被评为教育部名栏,扩大了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对于普通类高校来说,办“名栏”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名栏”办好了,刊物的知名度也自然会随之提高,进而逐步向“名刊”方向迈进。为此,笔者仅就普通类高校学报如何创办“名栏”谈些想法,以就教于学报界同仁。

  一、发挥比较优势,确定“名栏”方向

  刊物要创办名牌栏目,首先要明确设立栏目方向,即以什么学科专业或什么论题作为名牌栏目的努力方向。这是创建“名栏”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方向地任其自然,很难形成“名栏”;而方向选择不当也会无功而返。笔者认为,在“名栏”方向的选择上,应立足本刊的比较优势,具体而言,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依托主办院校的学术资源优势。学校不论大小,无论知名度是高是低,总是各有长短。换言之,即使科研上较弱的院校,也总有一些优势学科,或总有个别能站在全国学术前言的学术资源,哪怕只是在某个小的领域、依靠的只是少数几个学者,这便足以作为学报创建“名栏”的依托,因为,学报的开放性足以弥补校内学术资源的欠缺。很多专科类院校学报和普通类高校学报,其校内学术资源并不丰厚,但他们的专栏办的不错,就是采取了“内弱外补”的选稿方针,使其栏目期期有名文,篇篇皆大作。

  二是依托学报既有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是与其他兄弟学报相比较,也是与本校学报办的其他栏目相比较而言的。主要是指本学报有办好该栏目的优势条件。学报既有的比较优势,包括本刊的编辑人员在该栏目涉及的学术领域多为内行;该栏目已经创办多年,在国内甚至国外具有一定的影响;本刊编辑部掌握有一支相关专题研究的作者队伍、审稿队伍,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三是依托本刊所在地的文化优势,也即地缘文化优势。如主办院校所在地有某种文化优势,包括因地缘关系形成的历史文化或是现代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栏目予以培植,以期发展成名牌栏目。在这方面,《殷都学刊》、《唐都学刊》、《渭南师院学报》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学报都做得较为成功,这几家学报都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优势,创建了相关栏目,长期坚持,渐显名气,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二、创建特色栏目,促进名栏发展

  对刊物的栏目而言,特色就是指此栏目与彼栏目、与其他刊物的众多栏目有不同的地方。包括其特有的风格、定位和内容,以及其他与众不同之处。各学报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创建自己的特色栏目。

  一是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名栏”的特色应体现在专业特色上。可紧紧抓住本校学科专业优势,努力反映和表现本校的最新科研成果,展示自己的学科优势。学报编辑应千方百计地去发挥利用、突出这个优势。依据本校的专业作者,并特邀、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的文章,有计划、有步骤、相对集中地刊登这方面的系列研究文章,展开学术探讨、理论研究。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可以活跃学校的学术研究气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科专业优势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进而形成在国内外学术领先的名牌栏目。目前某些高校学报之所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某一专业研究者必须关注的刊物,正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如西安财经学院是陕西唯一一家财经类院校,聚集了一批研究地方经济的学者,且《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在当地经济研究上素有传统和影响;另一方面,在当今的区域经济研究上,学术界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上,探讨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持久的热点。因此,《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将原来的“陕西经济与文化”改造为“秦文化与经济”,既强化了特色,又保持了我们的传统和优势,避免了原有品牌的较大损失。“秦文化与经济”栏目,既强调了文化,又兼顾着经济,更有利于本刊贴近学术热点和重大课题,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秦文化与经济”栏目创栏八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该栏目的文章转摘率大幅提升,达到35%,学术影响力比此前迅速扩大。

  二是具有区域优势的院校,可以将学报名栏特色的突破点放在地方特色上。地方特色就是本地区特有的地方优势,如:当地的地方文化、经济特色、文物古迹、历史名人、历史事件、风土人情等。如上文举的几家学报,《许昌师专学报》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殷都学刊》的“殷商文研究”、《唐都学刊》的“汉唐研究”、《渭南师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的“秦文化与经济”等栏目。这些学报均依托于普通类高校,科研综合实力较弱,但其依托地方优势,将着力点放在与本土历史文化相关的研究领域,并持之以恒,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形成了栏目特色,为他们的“名栏”创建奠定了基础。

  如《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的“秦文化与经济”栏目创建的原因,就是因为陕西是秦文化和秦地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也是秦文化得到继承、发展的重要区域,汇聚了一批相关研究的学者、专家,并且这些专家大都非常支持本栏目,成为本栏目的稳定作者群。

  作者 任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