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过敏,何以解?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过敏原,宠物
  • 发布时间:2014-09-03 08:41

  王惠民|北京和睦家医院全科医生,医学博士,拥有美国家庭医学专业资格认证。

  过敏的真相:人体对抗被误认的“有害物质”

  “过敏”顾名思义就是对环境里的某些物质“过度敏感”。而这些物质,对常人来说并无任何影响。

  过敏体质的孩子,当身体接触到某些对其他人没有影响的“过敏原”时,会把它视为有害物质,于是身体便开始制造专门对付此过敏原的抗体(IgE),引起体内释放出组织胺及其他化学成分,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外在反应来把它排出体外,如打喷嚏、流涕、咳嗽、流泪、出疹,甚至呕吐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初衷是好的,是要把身体认为有害的物质排出体外,或提醒你赶快离开此地,避开过敏原。只不过,当你无法分辨所接触的事物或环境有害无害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这些和过敏有关的症状,你需要了解

  ●过敏性鼻炎 患儿常会有“感冒好像一直好不了”的现象,常不分季节、气候,经常性地鼻塞、流涕、打喷嚏、黑眼圈;他们也可能常有皱鼻子、眨眼睛、流眼泪,睡觉时用嘴巴呼吸等现象。此外,若孩子反复得中耳炎,也要考虑过敏性鼻炎的可能。

  ●哮喘 这也是儿童常见的过敏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呼吸短促、有高频率的杂音,症状尤其在晚上明显。有些孩子的哮喘是间歇性的,只有感冒,过度运动或兴奋的时候才有;有些孩子的症状则是持续性的,如慢性咳嗽。跟过敏性鼻炎相比,哮喘是比较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的疾病,因此积极的控制病情是很重要的。

  ●异位性皮肤炎(或称湿疹) 这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患儿也常会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问题。通常孩子在2~3个月大的时候,脸颊以及头皮上开始出现红色粗糙的皮疹,很痒,严重的时候患部还会渗透出液体,所以也称为湿疹。症状时好时坏,身体其他部位也会有,尤其是耳朵、手肘等部位。对奶制品或海鲜过敏的孩子,吃了后常会使湿疹更严重。

  ●荨麻疹 这也是常见的皮肤病,患者通常会在接触到过敏原之后,皮肤上出现不同形状的红疹子,瘙痒难忍,有时局部,有时全身。疹子一般在一两个小时内消失,通常到医院看医生时就没有了。

  ●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 若孩子大便有血丝、出现持续性的腹泻或便秘、过度的吐奶或呕吐、三四月龄后还有反复肠绞痛等现象时,也要怀疑是否跟过敏有关。如果说,过敏反应的目的是为了把那些被误认为有害的过敏原排出体外,那么和过敏相关的疾病也反映出这个生理作用,譬如呕吐和腹泻都是身体想要“排毒”的方法;还有那些痒到不行的皮疹,也是刺激你去把附着在皮肤上的过敏原去除。有时候为了让身体不再受到过敏原的侵犯,它会让你鼻塞,引发哮喘使得你呼吸困难,无法把过敏原吸进体内。

  过敏和遗传息息相关

  过敏体质跟遗传很有关系,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过敏性鼻炎,那孩子是过敏性体质的几率为50%。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问题,那孩子是过敏体质的几率会高达80%。过敏体质会遗传,但是对何种过敏原过敏,有什么样的过敏反应则因人而异。换句话说,过敏体质只是一个基础,会有什么样的过敏症状还得靠生活的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等来决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双亲都不是过敏体质,那孩子患过敏的几率相对就小多了,但也不是不可能。另外,许多家长小时候患过哮喘或湿疹,即便长大后好了,也属于过敏体质,由于遗传的关系,孩子也有是过敏体质的可能。

  过敏原检查如何做

  为日常起居饮食做记录

  诊断过敏原最好的方式就是取得一个好的病史记录。假设每次宝宝接触到狗或猫就开始起疹子、揉眼睛、流眼泪,那么孩子应该就是对猫狗过敏,没有必要再做什么特殊检查来证实它。

  但由于过敏反应不一定在接触到过敏原之后马上出现,有时候要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所以准备一份好的记录对分辨过敏原很有帮助。比如说为宝宝每餐吃什么做一个完整记录,或许可以找出导致过敏的食物。

  另外一个方式就是把怀疑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从日常饮食中排除后观察,如果过敏症状渐渐没有了,那可能就是了。如果你再喂宝宝同样食物而过敏症状又出现的话,那就可以说明孩子对它过敏。

  临床上我们常利用皮试或筛查血液抗体的两种方式来证实过敏原,前者是把过敏原直接涂在皮肤上或注入皮下,看有没有反应;后者则是看体内有无针对常见食物或气传过敏原的抗体。但这两样检验的结果一定要跟临床症状配合才算,如果检验结果说病人对羊肉过敏,但是病人天天吃羊肉串也没什么事,那这个结果意义不大。如果怀疑病人对花生过敏,皮试的结果反应强烈或抗体的浓度相对高,那就可以证实花生过敏。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宝宝没有什么不适,吃喝拉撒睡都正常,没有明显的过敏现象,那就没有必要做检查啦。

  过敏如何预防 尽量避免过敏原

  预防过敏最基本的方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但事实上这的确比较难做到,因为粉尘、虫螨、霉菌以及一些易致敏的食物,如花生、牛奶、蛋白等,的确在日常生活中防不胜防,所以,我们只能说“尽量避免”。

  另外,由于过敏体质有极高的遗传率,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过敏体质,想要保证孩子绝对不过敏,至少目前还没有特别靠谱的方法。目前诸如像“怀孕期间不要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宝宝不要太早喂辅食,1岁以后才开始喂蛋白、花生、牛奶”等防过敏的建议都没有很好的科学根据——虽然很多医生都这么说,而且这些陈年的建议似乎对过敏的发病率没有影响。

  有意思的是,根据美国疾病管理中心2013年5月发布的数据,过去十多年美国孩子食物及呼吸过敏的发病率升高了,而且家庭经济环境愈好的孩子相对于贫穷的孩子来说,发病率增加了。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家里有宠物或生活在家畜附近的孩子得哮喘的几率比较小,主要是因为这些宠物改变了孩子体内的细菌生态,让他们比较不容易罹患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而婴儿时期感染此病毒会增加未来哮喘发作的风险。

  根据这些观察,要让宝宝以后不过敏,你可能不要赚太多钱,够用就好;要养一条有毛的宠物,或者干脆下乡养牛去算了!但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建议,所以我说目前没有靠谱的方法。

  但不管怎么说,孩子不要养得太精细、不要追求“无菌”的生活环境,也许对孩子更好些;当然,家里如果已经有人对猫狗过敏,也别为了让孩子得哮喘的机会少一点儿去养一条狗,以免让患者更难受。

  过敏是否可痊愈 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过敏是否能痊愈,这主要看是什么样的过敏。确实,大多数儿时出现的食物过敏现象,如牛奶、黄豆或鸡蛋过敏,在孩子两岁之后,随着自身免疫系统的逐步完善,就渐渐不成问题了;但是花生过敏通常是一辈子的。

  另外,有些大一点才出现的过敏,一般就伴随病人一辈子了,如海鲜过敏。有哮喘的孩子,大约有一半会在青少年时期慢慢好转,但这些人中,有一半在未来会复发,虽然并不一定严重, 但无法预测。

  异位性皮肤炎的预后也很好,大多数孩子在5岁之前就痊愈了,而且皮肤看起来完好无缺。

  总之,大多数婴幼儿时期观察到的过敏现象,长大就会好一些。即使没有完全好,只要能够避免接触过敏原,一般也就没事了。对于那些无所不在、避免不了的过敏原,目前也有不少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案,让孩子正常作息,所以家长也不必太担心。

  照顾好孩子的日常起居;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多注意一下(尤其是蛋白、海鲜等有致敏因素食物的添加);发现孩子有过敏的情况,及时去除过敏原,必要时立即就医。以平常心面对孩子易过敏的事实,而不是整天处在“孩子会过敏”的纠结担忧中而不敢让孩子有更多的尝试,这样才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文|王惠民 编辑|平燕婷 美编|钱丽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