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虫”配餐计划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童谣,焦虑
  • 发布时间:2014-09-03 10:14

  0~1岁

  懵懵懂懂的“小书虫”

  感知觉发展关键期和口手敏感期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主要通过感知觉跟外界互动,而且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容易被色彩鲜明、外形可爱的图书吸引。给孩子准备的图书,未必是方方正正的传统读物,也可以是装帧特别的图书。

  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信息加工能力比较差,理解力有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适合他们阅读的童书,图文布局宜清晰,句式宜简短,最好字少图多,一页一图。如果能配合听觉和触觉刺激,则更有助于维持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多种感知能力。

  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口手敏感期,喜欢往嘴里塞东西、撕咬东西,因此,提供给他们的书最好不易被咬碎、撕坏,一些特别为这个年龄制作的书(如加厚的硬纸板书、布书、洗澡书等)比较适合他们。早期阅读推广人、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王甘女士就在她的著作《0~8岁宝宝阅读计划》里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了“拉拉布书”系列和《我的第一本小百科》系列纸板书。

  配餐计划、歌谣、启蒙类童书

  最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读物,当属儿歌童谣类、认知启蒙类的读物和情节简单、图文布局清晰的绘本。

  ●儿歌童谣类读物

  儿童歌谣类读物句式简短、通俗易懂、节奏感强,经常吟诵,可以给宝宝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桐桐小的时候,我就经常给她读或播放童谣听。当前市面上有许多儿歌类读物或音频,父母可以精选一些传统的、押韵的、跟日常生活经验比较贴近的陪孩子看或听。我当时陪桐桐听的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字儿歌》(全四册,程准著)音频,桐桐非常喜欢,但也有网友认为不够押韵和传统,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王甘女士在《0~8岁宝宝阅读计划》中推荐的《特大字号.幼儿识字读本》系列和《百岁童谣》系列两套童谣书也非常不错。

  ●启蒙认知类读物

  快一岁的宝宝对认识周围的世界比较感兴趣,认知启蒙类的读物正符合他们的需要。如果能在页面的图片上融入可以触摸或听的元素,比如小动物的毛、轮胎的纹理、青蛙的叫声等,孩子就会更为喜欢,也更有助于促进孩子多种感官的发展。桐桐很小的时候,邻居曾送了她一套这类读物,做得十分逼真,桐桐非常喜欢。

  在当当网搜索“触摸书”这个关键词,可以发现同类读物中销量最好的是《亮丽精美触摸书》系列,据称是“台湾地区泰普勒产品中的销售冠军”,值得关注。

  关于这类读物,日本绘本专家松居直先生有个值得关注的观点。那就是给孩子选购这类书时,一定要注意色彩是否正常,形象是否逼真,不要选购那些制作比较粗糙的书,以免误导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另外,这类书非常适合自制,松居直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就举过一个例子,一个爸爸对选购的关于汽车的启蒙读物不满意,自己从各大报纸的最新汽车广告上剪了许多汽车广告,给孩子自制了关于汽车的启蒙书,孩子非常喜欢,也很有纪念价值。

  另外,一些有一定情节或者装帧比较有吸引力的认知读物也可以尝试给这个时期的孩子阅读。比如《小猪西卡》系列、《我的第一本》系列。

  ●情节简单的绘本

  情节简单的绘本不仅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插图生动,再配上浅显易懂的文字,对小小孩很有吸引力。如《小一步》系列、《小熊宝宝绘本》系列、《小猫当当》系列、《穿雨靴的小鹅》系列、《迪克·布鲁纳》丛书、《米菲绘本》系列、《像爸爸一样》、《像妈妈一样》等。这类绘本,虽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内容跟孩子感知到的世界联系紧密,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而且句式简短,容易理解,深得小小孩喜欢。

  1~2岁

  喜欢玩书的“小书虫”爱动手、爱模仿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空间敏感期,不仅对空间产生了敏感,大小动作也开始发展,喜欢自己翻书,抠书上布局的各种“小机关”,对小折角、小洞洞等都会产生强烈兴趣。因此,装帧变化多端的立体书更容易唤起他们的阅读欲望。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表达力和理解力都比较有限,对情节的掌控能力尚未充分发展,注意力也难持久,所以不要指望他们能把各种不同的情节做合理的联结,内容比较长或情节复杂的故事不适合他们。

  不过,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教授黄迺毓博士认为,尽管这个时期的孩子听不懂情节很长的故事,但是父母还是可以试着跟他讲一些有情节的故事,只是当他不注意听时,你不要坚持完成你的故事,而要识相地陪他做别的事情。小家伙也不在乎你没讲完,他心里很佩服你会说故事,只是他还没有办法专心而已。

  这阶段的孩子想象力还没怎么发展,所以他们更喜欢生活化的素材,选书的时候,要注意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

  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大小动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往往会把很多东西当玩具玩,包括童书,特别是制作精美的童书。拿到一本书之后,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想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对如何翻书更感兴趣,或者只喜欢翻看插画,探索里面的小秘密,即使只是在书里发现一个喜欢的插画,也会兴奋万分。这时候,父母要允许孩子以这种方式亲近童书,甚至陪孩子玩书。因为,这也是孩子爱书的表现方式之一,谁说书不能用来玩呢?

  爱模仿是这个时期孩子的行为特点之一。他们模仿父母,模仿周围的人,当然也会喜欢模仿书中的榜样,在模仿中,他们会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行为方式。

  配餐计划、玩具书、儿歌、习惯养成和兴趣类读物

  ●立体性玩具书

  立体玩具书既有一定教育性,又很讨这个年龄孩子的喜欢。整个阅读过程会让他们充满发现的惊喜和自己动手的快乐。桐桐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噼里啪啦》系列、《挖孔认知绘本》系列,《好饿的毛毛虫》等也很不错。

  ●附带手指操的儿歌

  虽然这时的孩子可能还达不到说唱自如的水平,但这类儿歌里面配备的手指操既迎合了他们爱动小手指的特点,又可以发展手部精细动作,有利于亲子互动。当父母把宝贝揽在怀里,一边念儿歌一边带着宝贝做手指操时,那种愉悦的亲情体验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

  可惜桐桐小时候这类读物还不是很流行,我没有专门给她准备,但经常陪她看的各类画刊里偶尔会有相关的内容。最近关注相关读物时发现,近两年此类读物已经陆续出现,其中《认物手指谣》(附光盘)和《手指谣》(全三册)销量比较靠前,就插图而言,《认物手指谣》更为清晰,容易模仿。

  ●习惯养成主题读物

  以生活习惯为主题的童书可以发挥一定的教育作用。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喜欢动手和模仿,也渐渐地养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喜欢自己动手吃饭,不喜欢洗头、洗澡等。相关的绘本可以对他们生活习惯的培养产生引导作用,如《婴儿游戏绘本》系列涉及了许多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非常有利于亲子进行互动,我就经常用这套绘本来引导桐桐的行为。前面提到的《小熊宝宝绘本》系列和《小猫当当》系列对于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很有帮助。

  ●适合孩子兴趣的其他读物

  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可以围绕这个来给他们提供书。桐桐在这个年龄段,很喜欢动物,我就给她提供了许多动物主题的书,如《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系列、《床边动物故事》系列等,内容浅显易懂,她很喜欢。

  2~3岁

  “小书虫”要自我成长

  读书让“可怕的两岁”不可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奇妙的时期,脾气大、逆反、固执、淘气,各种让父母感觉麻烦的行为也纷纷出现,变化之大出乎预料,通常被称为“可怕的两岁”。其实,孩子出现这种变化,说明他在学习认识自我,在学习如何做一个独立的人,在向世界宣告他的存在。父母需要予以尊重,当然也不要放弃引导。

  心理自助类的读物,可以帮父母更好地引导此年龄段的孩子。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偏好,对童书内容的选择性增强,从这时开始,父母就可以让孩子参与选购图书了。

  分离的恐惧常常会困扰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害怕父母离开,害怕自己被留在某个地方,害怕跟父母分开睡觉……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父母才能带给他们安全感,只要父母离开,他们就感到害怕。因此,父母特别是爸爸应该多陪孩子看一些情节温馨的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借助绘本的互动,让孩子确认爸爸妈妈对他的爱。

  这个时期的孩子,逐渐进入了语言敏感期,词汇量增大,理解力也有所发展,可以逐渐接受情节相对复杂的童书。此时如果能够提供合适的读物,特别有助于孩子语言潜能的开发。

  这个时期的孩子,生活上要面临入园的转折,分离焦虑往往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些围绕入园准备而写的主题绘本,有助于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

  配餐计划、成长故事、入园故事、克服恐惧类读物

  ●心理自助类和成长故事类读物

  这类童书可以帮孩子在快乐阅读中实现自我成长。桐桐看过的这类读物比较多,比较喜欢的有《小兔汤姆》系列、《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系列、《心灵成长儿童绘本》系列、《小鳄狼》系列、《爱米丽》系列、《露露的成长故事》系列、《啪嗒猫》系列等。这类童书中,故事的主人公都跟孩子一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在与这样的故事角色面对面的时候,孩子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入园教育类读物

  这类读物虽然难以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但孩子从童书中,可以发现他所喜欢的主人公也面临着跟他一样的烦恼,那种“大家都一样”的感觉有助于缓解他所面临的心理压力。

  《小阿力的大学校》、《我不要去幼儿园》以及前面提到的《小兔汤姆》系列中的《汤姆上幼儿园》等都非常不错。有些童书,如《魔法亲亲》、《一口袋的吻》等,还巧妙地呈现了克服入园焦虑的办法,可以让父母的思想开导工作省力许多。

  ●对抗恐惧的读物

  有些童书的故事是围绕孩子的恐惧展开的,陪孩子读这样的书,在小主人公的影响下,孩子能够学会一些克服恐惧的办法。如《我好担心》、《黑暗中的富兰克林》、《没有怪物这回事儿》、《我的房间里有个怪物》以及《露露的成长故事》中的《露露做噩梦》等。

  一些情节相对复杂的故事性读物也比较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老鼠牙医——地嗖头》、《我的幸运一天》、《爷爷一定有办法》等。

  《“小书虫”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房欲飞(桐桐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7月

  定价:16.80元

  文|房欲飞(网名桐桐妈,教育学博士,超级育儿博主) 编辑|姜静璐 美编|钱丽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