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之战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年龄,抗衰老,逆龄,阿尔茨海默氏症
  • 发布时间:2015-04-15 13:54

  在纽约公园大道的人行道上,一对夫妇格外引人注目。一眼望去,他们气宇不凡,非富即贵:装束精致考究,从头至脚没有半分“土壕”气质。然而,他们的身上还流露出一丝难以言说的气质,这种气质与金钱、品位及一流的发型师无关——问题是,人们似乎很难推断出他们的确切年龄: 60岁,70岁,还是更老?岁月流逝在他们的身上没有留下任何印迹。

  我的脚下正是所谓的“年龄管理产业集合区”,这里云集了整座城市最精尖的美容外科医疗机构。然而,眼前这对夫妇的脸看上去并没有“动过手脚”。我的目光始终跟随着他们的身影,我越发想弄清楚,他们为何看上去如此活力四射。

  抗衰老市场利润之可观令人震惊,去年,全球抗衰老市场营利1500亿英镑。预计2018年可以达到2160亿英镑。懂得利用复杂的科技新突破令青春永驻的人们,已经吸取了前人过度整形、“满面沟壑”的教训,在保持“不老童颜”的战斗中,利用高精尖科技,注重科学运动和饮食,汲取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无往不利,百战百胜。

  科技界掀起“逆龄”风潮

  然而,以上一切只是人们在对抗衰老运动中的一小步。全球顶尖创新公司谷歌近来推出的一款产品也与抗衰老有关。2013年9月,谷歌总裁拉里·佩奇宣布全名为“加州生命科学公司”的Calico公司成立,该公司致力于长寿研究,利用先进技术延缓衰老过程,力图消除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癌症等与年龄增长有关的疾病。Calico公司计划投入15亿美元在加州建立长寿研究中心,由乔布斯的继任者、生物科技巨头“基因技术”公司前总裁亚特·莱文森掌管。

  预计到2025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2亿,几乎是1995年同类人口的两倍。同时,富人们的关注点已不仅集中于物质和金钱,他们希望实现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的夙愿。可见,抗衰老市场潜藏着无限商机,而察觉到这一点的并非谷歌一家公司。甲骨文总裁、位居全球富豪榜第5位的拉里·埃里森资助建立了抗衰老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埃里森医学基金会”;由风投基金组织创立的“逆龄基金”,在生命科学家、研究者和富有的投资人之间架设起桥梁;加州风险投资人保罗·F·格伦向包括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及斯坦福在内的常春藤联盟校的研究机构投入数亿资金,致力于长寿研究;由贝宝的联合创始人及脸书董事会成员彼得·泰尔投资的SENS项目,亦专注于“青春再造”方面的研究。

  SENS项目的负责人奥布里·德格雷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老年医学专家,他认为,世界首个可以活到150岁的长寿者已经诞生。他解释说:致力于“青春再造”的生物技术原理就是通过药物对身体的组织结构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年青的身体机能及精神状态。德格雷博士同时还是Methuselah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该组织旨在通过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修复身体的分子及细胞结构,使人们重新获得年青强健的身体机能,以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目标是在2030年以前,创造一个耄耋之年却有着50岁健康体魄的世界。届时,老年病的发病时间会被推迟,人们将更健康、更长寿。

  眼下,科学界对于“逆龄”及长寿研究的热衷已经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基因学教授大卫·辛克莱尔博士就身体力行,每天坚持服用他认为可以使细胞重具活力的胶囊。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还可以逆转衰老。去年,他在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描述了一种名为NAD的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导致细胞失去原有功能的天然分子,当提高该物质在实验鼠身上的数量时,只需持续一周,两岁老鼠的细胞组织机能就能恢复到6个月大老鼠的水平。

  如果将之应用到人的身上,相当于使60岁的细胞重回到20岁时的状态。

  目前,辛克莱尔博士正在进行动物实验,以获知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及适宜剂量,并计划于2015年开始人体实验,他一直在服用分子胶囊,迄今为止没有出现任何异样,“我不想说我看上去比以前年轻了,我并没有这方面的期待,但是,服药后,我确实比以前精力更充沛,做事效率更高。”

  对于生物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辛克莱尔博士预测,10年内就会研发出某种药物,可以让人们在30岁时开始服用,以预防各种衰老性疾病。同时,肢体及器官再造也即将成为可能,比如“培植”皮肤和肝脏。届时,在大量医学突破的帮助下,人们的寿命会大幅度延长,活到150岁也不再是神话,同时还可以拥有不老的容颜。辛克莱尔博士描述了人们活到150岁时可能的状态:50-60岁时不必再为患癌而担忧,70-80岁时不必再为老年痴呆症而担忧;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尽情地和第4代游戏、运动;不必在疗养院度过余生,可以继续为社会服务,发挥自身的价值。与此同时,并非辛克莱尔博士一个人对于活到150岁充满期许,每天他都能收到20封电邮,申请参与抗衰老人体实验项目。

  美丽,不着痕迹

  如今,从美学角度上说,成功的抗衰老及美容疗法已经有了新的标准,“那种看上去明显动过手脚的脸,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伦敦西区一位银行家的漂亮妻子如是说,“最佳的美容疗法是让人感觉不到曾做过美容。谁也不想让人发现自己在脸上动过刀子。对一个女人最好的赞美,我认为应该是丈夫的一句:你看上去休息得不错。或朋友的一句:你是不是刚度假回来?你绝对不希望被别人发现你整过容。”每一位在倾慕的目光中长大的漂亮女性都不想失去这份荣耀,而男人们也希望在大学毕业10年聚会上得到同学的赞许:风度不减当年。每一位渴求完美的男性或女性,都希望拥有一张年青的面庞,然而讽刺的是,人们并不希望为此付出的努力为他人所知晓。从某种程度上说,美丽而又年轻的容貌和身材,再加上完美的家,都是一种生活状态的体现。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他们愿意付出更多。

  干细胞去皱术

  两年前,43岁的西格尔·玛格利对自己的样子感到很不满意。尽管她定期接受肉毒杆菌注射并使用其他美容填充物,她的脸仍然失去了饱满丰盈的状态,“我的脸瘦削憔悴,那些填充物使脸看上去很‘假’”。她的美容外科医生斯科特·韦尔斯建议她接受干细胞去皱术,使她本人的身体组织达到逆龄回春的目的。具体方法是,从患者的腹部、臀部或大腿抽取脂肪,经过处理和清洁后注射到脸颊、太阳穴、眉毛或任何有衰老迹象的地方。专业医师认为,这些脂肪中含有干细胞,具有修复功能,可以帮助肌肤恢复活力。完成注射后,再利用激光激活干细胞。与美容填充物不同的是,干细胞去皱法的效果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因为细胞需要一定时间在新环境中形成脂肪,以达到丰盈饱满的效果。

  “干细胞美容法与传统耕作有相似之处,也需要先播种后收获,虽然从基础科学角度上说,它的最终效果如何尚不可知,但接受了该美容术的人都对它的预期效果深信不疑。”韦尔斯医生说。玛格利对于干细胞去皱术的效果亦满怀信心,最终效果也令她大为满意,整个手术共花费2万美元,她希望该效果可以持续10年。她还把这种方法推荐给了其他女性朋友,她们无不交口称赞。

  如今,各种前沿美容法在英国愈加盛行,大批的美容客户受益匪浅,她们的脸仿佛经过巧妙的PS,令人啧啧称奇。韦尔斯医生提到他的一位病人,她的脸由于“皮肤的3大克星”——吸烟、日晒及过量食用甜食早已失去了年轻活力,但接受干细胞美容治疗后,肌肤状况大为改观。韦尔斯解释说,这种干细胞美容术的特点就是:不着手术痕迹,使皮肤状况逐渐复原和改善,效果显著而持久。

  荷尔蒙补充剂

  另一种日益流行、口碑极佳的抗衰老手段是补充荷尔蒙。位于伦敦西区温波尔街的一家美容诊所近来门庭若市,负责人马里恩·格鲁克博士介绍说:“我的客户,无论男女,都十分关注自己的健康,他们到这里来是为了保持生命的活力、生活的乐趣以及理想的容貌。这里可以帮助人们‘大幅度地’延缓衰老,这里有大批的成功人士,对于那种难以逆转的自然趋势,他们渴望获得控制权。”

  那么,格鲁克博士又是怎么帮助她的客户得偿所愿的?她和她的团队首先会分析病人的荷尔蒙水平。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黄体激素等荷尔蒙的水平开始下降。而男性进入更年期时,睾丸激素也会发生相似变化,比如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及肌肉量下降。针对上述症状,格鲁克会为他们开具不同于荷尔蒙替代剂的生物荷尔蒙补充剂。

  格鲁克的很多客户是由妇科医生及精神科医生推荐而来的。格鲁克表示,伴随年龄增长出现的情感波动及情绪低落状态,比如焦虑、恐慌发作及抑郁,都可以通过平衡荷尔蒙的方法得到缓解;几周内,情绪就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相貌也会年轻许多。她说:“那些肩负着养家糊口重任的女性,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因为她们还需要继续奋斗许多年。”

  回到纽约公园大道,哈里·菲什博士开办的男科诊所每天都会迎来不少疲惫不堪、心情低落的中年男士——睾丸激素的缺失令他们失去了作为丈夫及职场精英的雄风及魄力。菲什博士便向他们推荐了睾丸激素凝胶,该凝胶的使用方法类似于止汗剂,只需喷涂于上身即可。菲什说:“想象一个50来岁、体态肥胖、梳着马尾辫、开着保时捷的男人,他们感觉自己在女人面前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而保时捷可以帮他们找回几分魅力。但我觉得他们应该先查一查睾丸激素水平。”

  在菲什博士的指引下,成千上万的男性开始使用睾丸激素凝胶。最近,菲什博士的又一款新发明问世。这种名为“尼比多”的睾丸激素注射剂,通过向手臂肌肉注射来提高男性激素水平,且具有比激素凝胶更持久的药效。

  正是上述这些简单、实用的逆龄疗法促成了抗衰老市场过去10年间的蓬勃发展——全球睾丸激素制品的销售额从2000年的1.5亿美元跃升为2011年的18亿美元,现如今,英国国家医保体系开具的睾丸激素处方更攀升到一年30万张,达到了20年前的5倍。

  而在美国西部拉斯维加斯,年逾古稀的塑形教练杰弗利·莱夫医生开办的一家专业男性保健机构可谓生意兴隆。他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辅以一种蕴含了3种荷尔蒙的鸡尾酒注射剂(HGH)可以使中年男性重获活力。他说:“我的病人们大多50岁上下,血糖指标堪忧;每天清晨,他们艰难地起床,身心俱疲地工作一整天后,都迫不及待地马上回家睡上一觉——他们的力比多(生活驱动力)近乎为零。”莱夫对于一天的体能评估收费是6000美元,随后每个月收费900-1050美元——想必从事这一行,早已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有钱、有闲的富豪们在抗衰老之战中更具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凡且并不富有的人们只能坐以待毙。事实上,还有许多“无价的”抗衰老手段,可以帮助人们实现“逆生长”之梦。

  降低能量摄入

  过去60年来的研究发现:减少老鼠、猴子、鱼及果蝇等实验动物30%的能量供给,可以使它们的寿命延长30%。同时,在这段延长的生命里,它们的健康状况也非常好:心脏更强健,抗癌能力更强,大脑更敏锐,甚至毛发老化的速度也有所减慢。至今,科学家们针对减少能量摄入对于减缓人类衰老进程的研究仍在进行,是否可以取得与动物实验相同的结果尚不可知,但减少能量摄入确实可以降低人类罹患心脏病、中风及糖尿病的风险,从而延长预期寿命。

  “少量多餐”不可行

  一直以来非常盛行的“少量多餐”食谱已被证明无益于健康。与其每天进食3次以上,每餐少量进食,不如每天进食两顿正餐为宜,因为这样更易达到“心理满足”状态,从而避免了因“欲求不满”而胃口大开。

  多食蔬菜益健康

  蔬菜中富含高纤维素,是天然的抗氧化物,可以防病、抗衰老。虽然这种看法尚未得到明确的验证,但食用蔬菜有益健康是确定无疑的。

  适量食用“长寿食物”

  一些食物因具有丰富的营养和抗氧化作用,而被称为“长寿食物”,然而再好的食物也不可食用过量,否则会过犹不及,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显示,饮食中含有适量豆类,选择食用橄榄油,适量饮用红酒对健康非常有益。不过,吸烟可能使你在保持健康方面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

  关注血糖指数

  较高的血糖指数对人体的危害无异于吸烟,将血糖指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较低水平不仅可以益寿延年,还可以使人看上去更年轻。医生建议40岁以上人士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指数,因为目前有大量糖尿病患者及潜在的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无所知。

  动起来!

  除了从饮食上入手,坚持体育锻炼自然也是青春永驻的秘诀之一。近10年间,健身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下的健身理念所追求的是更健壮的肌肉组织、更低的体脂率,以及比年青人更加纤瘦而结实的四肢。

  曾经十分盛行的马拉松运动及铁人三项运动,如今被认为与日晒具有同等的危害。虽然它们可以有效减脂,但也会使你在运动后精疲力竭,形容枯槁。同时,过量的耐力训练会给皮肤造成巨大压力,导致肌肤的活力及饱满度降低,反而可能加速衰老。

  但运动仍然是必需的,且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每周3次慢跑、骑行或快步走,以个人所能承受的最高速度的65%的速率,每次持续30分钟,足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对于40岁以上人士而言,以每周进行几次有氧运动,每次不超过45分钟为宜。而过量运动可能导致“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升高,以至于加速衰老。研究证实,上述运动足以使65岁及以上人群肌肤的饱满度提升,而持续运动3个月后,运动者便可以20-40岁人群的健康气色。

  力量训练不可少

  年龄超过35岁后,人的肌肉将以每年1磅的速度减少,如果不加以训练,便会出现肌肉松弛、体力不支的状况。但对于哑铃以多重为宜,人们众说纷纭。一些明星健身教练认为,练习50秒后产生疲劳感,90秒后无法继续练习的重量最佳。而另一位明星健身教练认为,哑铃的重量不能超过3磅,尽可能多的快速重复训练有助于塑造完美身形——此种方法男女皆宜。

  拉伸训练是关键

  对身体进行拉伸,使其具有较强的柔韧性的健身追求,多年来一直沿袭至今。目前最推荐的拉伸训练是芭蕾把杆练习。曾经倍受推崇的瑜珈运动因其可能过度拉伸肌肉而走下神坛。把杆练习包含大量重复性动作和伸展运动,当身体出现极度疲累感方可停止活动。该运动最大限度地使肌肉贴近于骨骼,即使年龄增长,仍然能够使练习者获得紧致、纤长的肢体。

  积极心态助长寿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伦·兰格进行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实验证明,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使人们直面逆境。该实验将一群老年男性安排到一处经过重新装饰的处所,一切陈设都还原到20年前的模样,收音机和电视中也播放着20年前的节目,墙上挂着的也是他们20年前的照片。实验引导老人们“成为20年前的自己”,要求他们在此生活一周时间。实验表明,在这一周里,老人们变得更加独立、主动、精力充沛。实验结束,每个人的体重都增加了3磅,听力及记忆力有所改善,上肢握力也有所提高。用兰格的话来说,他们都“年轻了”。

  在另一个实验中,兰格对一群酒店客房服务员说,她们日常繁杂的工作,如铺床、打扫房间及吸尘,其实是非常有益的体育锻炼后,她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体重及血压都相应降低。另外,兰格团队还来到美发店采访了47位年龄在27岁到83岁之间的女性,并在她们美发前测量了血压,结果显示,那些认为自己美发后变年轻的女性的血压下降了。

  “我们年轻时具有的心态,会陪伴我们一直到老。如果你认为自己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和健康,你就真的无法掌控。”兰格说。她建议为人子女者,不要把年迈的父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应该让他们继续努力适应社会生活,接受挑战。倘若将老年与脆弱无助划上等号,人们也将无法体会晚年生活固有的静谧及生活乐趣。生活始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无论你年龄几许,是何身份;将衰老看成是时间上的损失,本身就是一种损失。

  不那么可怕的阿尔茨海默氏症

  目前英国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人数比利物浦居民的人口总量还要多,截止到2013年,共有85万英国人罹患此病,预计到2025年,英国患有某类老年性痴呆疾病的人数将达到100万。

  尽管我们无法根治阿尔茨海默氏症,但并非对其无计可施。为了免于患病或者延迟发病,我们可以努力保持心脏健康,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输氧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单靠这一种方法是不够的。大脑机能同心脏一样,自50岁末开始衰退和下降。目前被认为能够阻止这种衰退的一个有效的办法是:玩电子游戏。美国Akili互动实验室研发的一款名为“Project:EVO”的苹果平板电脑游戏便致于力诊断及治疗心理问题,该制作者将其称为“电子药”,认为它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状态,换句话说,它可以逆转衰老趋势、抵消老年痴呆性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Akili已经与制药业巨头辉瑞公司达成合作,开始进行临床实验,并等待美国药监局的审批,这意味着,“Project:EVO”这款电脑游戏将有可能同普通药物一样出现在医生为病人开具的处方上。

  “Project:EVO”预防甚至对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原理就是令游戏者的大脑同时处理各不相同的几项任务——使大脑中的不同部分协同作业。这种刺激大脑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的游戏不仅可以改善大脑的敏锐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游戏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实验证明,长期在最难级别下游戏的老年人与20多岁的游戏新手的脑电图扫描成像并无二致。

  各种实验仍在继续。倘若有机会证明这些游戏可以使大脑时钟逆转,延缓甚至抑制衰老,人类成功对抗老年性疾病,对抗衰老,以及“逆生长”梦想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芭芭拉·麦克马宏/文 董俐/编译

  [编译自英国《泰晤士报杂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