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不同参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临床研究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康复治疗,原发性肝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19 08:53
【摘要】目的针对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咯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明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上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现阶段治愈率极低。而肺康复练习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抽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研究采取康复治疗的效果,现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这94例患者经门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并符合欧洲呼吸病协会和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COP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标准,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和其他影响运动的疾病患者。其中男50例,女44例,年龄55岁至75岁,平均年龄(56.5±4.5)岁。所有患者在不吸氧的前提下,PaO2是55mmHg至70mmHg,而PaCO2是45mmHg至55mmHg,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比用力肺活量(FVC)为65%至68%。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这9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具体操作如下:不采取任何康复治疗,PaO2低于60mmHg的患者采取长期家庭氧疗,观察患者的体征、病情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一)护理人员对患者给予心理康复治疗,向患者详细介绍下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知识教育。
(二)加强呼吸肌的康复训练。患者直立或端坐,下蹲慢呼气,扩胸深吸气;转体呼气,抱头吸气;取卧位腹式缩唇呼吸;将上臂单举起来,并呼气,双手压腹,并呼气。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肌的康复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以无疲劳感为标准,每天三次左右,每次15分钟至半小时。
(三)在家里进行长期氧疗:鼻导管供氧,每日吸氧时间在15小时以上,氧流量为1.0L/min至2.0L/min。康复治疗的总疗程为八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
将患者症状变化划分成五级,Ⅴ级:和治疗前对比,咳嗽以及咯痰等症状加重;Ⅳ级:患者症状无任何变化;Ⅲ级:患者症状减轻;Ⅱ级:患者症状明显改善;Ⅰ级:症状基本消失。其中Ⅰ、Ⅱ、Ⅲ等级为有效。
利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呼吸困难量表对患者呼吸困难进行评价,共分为Ⅰ、Ⅱ、Ⅲ、Ⅳ、Ⅴ这五个等级,其中Ⅰ、Ⅱ、Ⅲ等级为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咳嗽、咯痰症状
通过为期八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6.60%,对照组有效率为29.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咳嗽、咳嗽症状比较
2.2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比较
通过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10.6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6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困难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常见疾病。有关医学调查发现,预计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会成为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较多。现阶段院内肺康复练习的时间为八个星期。肺康复练习应该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关医学专家结合了本国的实际情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过程中,采取康复治疗方案,目的在于对患者出院后进行肺康复治疗的情况进行观察,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提高,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
肺康复治疗是将循证医学作为基础,对日常活动受限以及有症状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经过两个星期的康复治疗后,叮嘱患者在家中自觉进行康复练习,并安排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复查指导[3]。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采取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从运动训练,家庭、行为干预、营养以及教育等方面入手,提高患者运动耐力,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为患者及其家属节约医疗费用[4]。
参考文献
[1]沈燕.延续性护理在院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1(20):1307-1308.
[2]刘洁,姜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睡眠质量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01(25):3330-3303.
[3]王月蓉,施亚玲,王小燕.玉屏风散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09(25):445-446.
[4]徐鹏,张骅,陈星华,等.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11(10):446-447.
[5]龚伟峰.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3(28):3210-3213.
周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