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妇产科患者,心理因素,心理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1 12:3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兰坪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妇产科患者80例进行临床分析,对80例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80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的心理情绪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好转。结论:人的心理情绪波动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情绪能够促进疾病的痊愈。

  【关键词】妇产科患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心理护理越来越得到重视,人的情绪对疾病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中医中就有情志治病的理论,人的怒、喜、思、悲、恐五种不同的情绪能够引发不同的脏腑出现疾病,因此人的情绪对人的机体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兰坪县人民医院院2012~2014年妇产科患者80例进行临床分析,对80例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80例患者年龄在25~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2.5)岁。其中有孕产妇50例,平均孕周为(36.4±2.1)周。子宫肌瘤患者有16例,宫颈癌患者有8例,子宫癌患者有6例。

  1.2 方法

  为我院妇产科80例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针对患者不同的情绪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护理。

  1.2.1 患者心理分析

  1.2.1.1 情绪急躁

  妇产科患者大多数为妊娠、分娩以及肿瘤等疾病,在目前社会环境中,妇女在外界或在家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当患有疾病的时候,就会出现悲观、焦虑等情绪,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战胜疾病,因此患者会出现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的现象。

  1.2.1.2 恐惧忧虑

  妇产科患者入院后,对医院环境不熟悉,会产生恐惧心理。加上患者对医学缺乏认识,对治疗过程中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操作流程不熟悉,就会产生紧张的情绪,表现为惊慌失措和恐惧。

  1.2.2 护理措施

  1.2.2.1 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

  对肿瘤等疾病患者,要让他们先对自己患有的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向患者介绍治疗手段和操作方法,减轻患者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

  1.2.2.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语言要得当,举止要有礼,语气要亲和,从而能够跟患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且取得患者的信任,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在不良情绪中走出来,积极的配合治疗,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都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评价指标[3]

  心理情绪分为正常、担心、焦虑和恐惧四个不同级别。正常是指患者的情绪正常,较为稳定,没有出现不良情绪。担心是指患者会出现敏感或者神经紧张,问题较多。焦虑是指临床上患者会出现呼吸加快,出汗和口干等情况,自身感觉会很无助和孤独,常出现哭泣。恐惧是指临床上患者会出现肌肉颤动,四肢乏力,心悸,呼吸短促等。患者心理情绪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护理效果分析显示,8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痊愈,1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75%。

  3 讨论

  患者患有疾病,会承受常人无法感受到的痛苦和折磨,加上在医院这样嘈杂的环境中,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同时,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强烈的知情欲望,对自己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医疗费用等非常的担心。尤其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病情迅猛,患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现象,为自己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力,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3.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服务。护理人员要在患者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加患者对自身的信任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让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感受到关怀,从而能够促进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疾病好转。

  3.2 正确的健康宣教

  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前,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法都存在很大的疑问,从而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把患者疾病和疾病治疗方法通过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出来,并且把治疗中需要的注意事项说清楚,帮助患者认识到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董竹便.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319-320.

  [2]郭丽.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20-21.

  [3]张晓秋.妇产科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48.

  马丽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