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纪医疗水平技术发展迅速,图书馆建设任务也更加繁重,其信息载体也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信息传播逐步实现网络化,因此图书馆业发展的方向逐步走向规范化。文章主要探讨怎样帮助医院图书馆走规范化管理道路,以便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使图书馆建设跟上日益增长的信息发展形势,也能为医院科研提供更好地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 规范化 发展思路
就医疗领域来说,我国的图书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近年来不少医院都在积极进行图书馆和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医书典籍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直接记录的载体,是祖先传承下来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医疗发展历史见证,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瑰宝。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如何规范管理,高效利用是我们当前急需思考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做好这些图书的保护工作同时又加以利用,这是医院图书馆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体系,使管理流程规范化
在现代机构制度下,新时期背景下的医院图书馆领导人员应该使组织管理机制体系有所保证。确保其促使图书馆日常活动顺利开展,能够充分发挥干部监督合作作用。体系的建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想最终得以实现,不仅要依靠图书馆管理专家,还需要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医院工作人员与之共同努力,一起组织实施医院图书馆规范化管理思路体系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先对国内外的图书馆行业当中较为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健全管理思路,促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管理目标的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综合、整理全方位的资料来进行规范管理思路体系的建设,而这个体系的建立必须要符合我国医院当前行业实情的。只有完善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和完善整个管理流程,最终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二、关键是人力资源
对于医院图书馆建设来说,人力资源是决定性资源,“以人为本”是任何行业建设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传统图书馆基本上都是人与书结合的工作模式,或意味着借助书这一媒介来实现与读者的结合。而现代医院工作模式已发生了改变,信息服务的手段除了手动,还需要借助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在工作范围上不仅需要做好本职任务,还应该能够合理轮岗,带动管内资源知识传播,互相合作学习。也就是说为了医院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领导需要重视加强对现有全体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其综合素质,提高隐性知识和经验,体现出他们在图书管理技能方面的职业化,从而真正胜任这份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引进来,他们不仅能收集、编辑和发布信息资源,还能做好运行管理以及各种维护的工作,关于知识产权和商务运作方面也要配备一些专业的人才。如此才能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从而使其做好图书馆的开发、运送、维护和持续改进的工作。除了在引进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内扶”措施的加强,定期安排馆员外出进修学习,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和整理能力,要转变其单一的角色并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而成为真正的信息专家,在今后更好地适应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要求。
三、合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
当前正处于医院图书馆建设的转型期,由原来单纯的纸质管理逐步引入数字化管理模式。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数字资源建设,但因为国内数据市场比较混乱,各种触犯法律的问题时有发生。当前数字资源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保障医院管理及专业发展。其文献资源保障,必须与本院专业发展相适应,对于新近研究项目等文献资源进行大力发展。
(2)网络系统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络建设,要对实用性、易用性与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加以综合考虑,且要求厂商提供比较好的服务。网络建设还需要分析网络功能需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分析,“即对数据类型、数据流量、网络服务的分析”[1]。可着眼于图书馆的实际应用,做好相关测试从而得到数据,以便为相关的一系列工作提供依据,具体包括规划和分配网络带宽、进行结点的布局、进行网络负载和分配网下共享资源、进行网络安全模式的架构等等,尽可以提高网络运行之后的可靠性。网络设备的系统扩充性要良好,主干网络设备应该可以逐步升级,是可扩充的,这样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就能得到保证,另外还要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3)“加强馆际协作,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2]。借助馆际协作和网络链接的手段,类似实现互补,并实现资源共享,这就使得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四、加强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要知道医院图书馆想要有效实现规范化管理,最重要的还是标准化推行度,避免重复性建设。避免重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现资源的整合、规划的统一和对特色的侧重。一方面,资源的整合还需要采用国家最新图书分类标准,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并且做到及时公布、严格审核”[3];另一方面,对于项目的选择上,各馆要对自身馆藏特色充分给予考虑,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重复开发有所避免,从而更合理地配置和更有效地开发资源,实现统一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世纪医院图书馆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便是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但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一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社会工程,无法一步成功,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图书馆需要对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进行认真分析,抓好机会,做好协调合作的工作,以发挥图书馆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丽荣.对中小型公共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3):112-113.
[2]陈小忠.区域医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图书馆论坛,2004(4):183-185.
[3]袁红军.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学研究,2004(5):30-35.
胡玉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