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体育品牌安踏、李宁、匹克等近日陆续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从数据可以看到,2014年上半年,安踏创营收41.2亿元,同比增长22.4%,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回暖,同时也一举成为上半年行业销售之首。
然而,在这批运动服装品牌中,除安踏、特步出现抬头之势外,361°、匹克、喜得龙等一批上市公司和鸿星尔克、德尔惠、乔丹等三四线区域市场霸主,仍处于调整阶段。最令人唏嘘的是,曾是行业大佬的李宁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今年上半年,李宁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84亿元扩大至5.86亿元,关停门店244家,而存货数据也继续增加。
此外,曾经的时装大鳄绫致集团也和过去“无绫致、不商场”的黄金时代告别,不断收缩店铺并计划通过收购英国网店打造O2O电商渠道。
目前看来,电商对传统服装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同时,企业运营成本不断增加,有些店出现亏损,于是,终端调整不可避免。另外,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异军突起对国内服装品牌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就绫致来说,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间,正好与快时尚“爆发”的时间节点重合。优衣库、GAP、H&M纷纷开始发挥“规模”效应,加快店面复制速度。
面对关店风波,企业在挖掘原因的同时,更应该寻求一种合适的转型方式,以作为发展的突破口。
比如重拾增势的安踏,把重点转向高端体育和儿童体育,而旗下的FILA品牌、安踏儿童体育用品系列都在今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放眼中国,服装企业从代工走向自主品牌之后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唯有精准的趋势把控、市场定位,结合品牌转型升级,才能转变不利局势,从低谷中走出来。
本刊记者-黄斯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