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自己造车 十三岁汽车控唐济航的『自造』梦想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汽车控,唐济航,造车
  • 发布时间:2011-08-22 14:51
  当平日坐在同一间教室内的小同学们在电脑前指尖飞舞开着音乐玩着游戏的时候,唐济航却戴着沾满油污的手套把弄汽车配件;在许多人看漫画、翻言情小说的年纪,唐济航抱着的,可是《汽车导报》、《走进博物馆-经典汽车》、《经典名车之旅系列》、《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之类的书籍刊物——并且读得津津有味。

  他是一个汽车控,一个十三岁的,要造车的汽车控。

  这个强调自己生于年底因而未满十三岁的、对称他为“小朋友”颇有些意见的少年,并不是“传说中”藏了一颗二十岁心的“超早熟儿童”。他也在下课十分钟、下午放学后和伙伴们冲进乒乓球室打球,也会因为课业繁忙而晕头转向,也会因为成绩优异得到表扬而兴奋不已,也会在面对成年人的关注时害羞少语。

  可是他说他要造车,这真不是说说而已。

  像三岁孩子爱糖一样爱车

  “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车了,也许是因为从小妈妈经常带我看车。”唐济航眨巴着眼睛,“反正每次跟着爸爸妈妈去4S店、车展的时候,都会拿回一大堆单子。”而据唐济航的妈妈,《深圳青少年报》总编辑李青松“爆料”:每次家庭大扫除,妈妈总会收拾出一大堆各种印满汽车指标数据“让人眼晕”的单子,那可都是唐济航的“收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已被列入妈妈“垃圾清单”的“宝贝”们,最后还是会被唐济航一张张挑出来抱回房间……李青松表示,这个“少年拯救宝贝”的行动,往往都要持续半天——在她眼中应该被处理掉的这些印有数字的纸张,却让唐济航一张都难以割舍。

  坐在车上的唐济航睁着他的大眼睛,目光扫过窗外驶过的、路边停着的每一辆车,用眼睛收集着什么。李青松说,常常因为坐在车上的儿子,而不得不减慢车速,为的只是应儿子要求,看一看路上遇到的儿子没见过的车型,“就看一眼也高兴”,李青松边说边笑,旁边的唐济航腼腆地低下头看书,对于妈妈的爆料有些不好意思。

  至于唐济航的“汽车控”特质是如何被发现的,那就要话说2006年的2月了。那年的小学二年级的唐济航,写了一篇作文:《我的梦想》,对的,就是这个所有小学生都写过的作文题。唐济航小朋友在该篇作文中,是这样写的:

  “我是荔园外国语小学二(2)班的唐济航,我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长大后要造出比劳斯莱斯还厉害的汽车,而且是Made in China,而不是Made in 别的国家。我造的车的名字叫神箭,我要把神箭造得和蝙蝠车一样坚固,还要把神箭造得和赛车一样快。我要把神箭的轮胎里面放一层和弹簧一样料的内胎,这样钉子扎破了轮胎,轮胎也不会漏气,而且还有弹性,跑越野的时候会很轻松。我要把车造得很酷,和闪电霹雳赛车一样……

  “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现在就开始研究车了,我想我一定会实现我的梦想的。”

  第二年,这个脑袋圆圆的可爱小男孩跟着准备买车的爸爸妈妈从这家4S店转到那家4S店。那时候的他可能还不明白“如获至宝”这个词, 但是他捏着各种汽车资料的神情,就像婴儿喝到了奶,三岁的孩子拿到了糖一般。

  这个孩子有点儿“怪”

  对于这样源于本能的原生态式的热爱,也许你会不屑地说:大多数的男孩,小时候都做过汽车梦。

  且听当年9岁的唐济航是怎么说的。当时准备买车的李青松夫妇正要决定购买的车型,在舒适度与动力之间做着取舍,唐济航站在妈妈身后,声音里还满是稚气,“妈妈,汽车就是用来代步的,买车不是买房子,买房子才要舒服,买车应该买动力好的。”起初只当儿子是童言戏语的李青松突然反应过来:不足十岁的唐济航刚第一次发表了他对汽车的看法,和想象中的“座位软软的”“车车要大”之类的孩子话相比,这一席话,从他口中说出,着实让这个当妈的有些惊讶。

  而后,唐济航对汽车的兴趣,越发受到父母关注了。越来越多的汽车相关书籍出现在家里,最近李青松夫妇搬家,尽管新住处没有原来的房子大,但是唐济航的这些书,李青松说,“必须得是搬到哪带到哪”。那些许多汽车专业的大学生都只因课业压力而强塞给自己的理论知识,唐济航这样十岁上下的孩子却能够沉心静气地读进去,并且常常是反复读同一本书。同事说这孩子“真怪”,其他孩子坚持一堂课40分钟不走神都难,唐济航上学、做作业之余居然还自愿学习这些知识。

  李青松说,对儿子来说,看纸上的汽车,可比背课文有趣多了。李青松把儿子最爱的《汽车导报》“藏在”办公室,为什么呢?“带回家他就不肯做作业了!”

  今年初中一年级的唐济航成绩很好,从荔园小学到深圳中学,走的是“名校路线”。除了汽车,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喜欢打乒乓球、篮球,还画画、做手工。课业的繁忙,让这个孩子几年来都没能实施自己的“大计划”,但是这个梦想一直在他十几岁的心中酝酿着,也常拉着爸爸妈妈反反复复念叨着那句话,他说,我要造车。

  不只是一个梦

  李青松从包里摸出当天在家里捡到的纸片——家里这样的纸片不计其数——这张是唐济航6月26日画的“4×4×4系动”结构图,旁边的唐济航嚷着:“这个失败了!”,我们却赶紧要来这幅作品——这绝对是唐济航大梦想路上的一个脚印啊。

  2006到2011,五年的时间,唐济航梦中那台车的影像,正逐渐变得清晰。“反正就是要简单化、便宜点”,“我应该不会自己做发动机,想用一个摩托车规格的发动机”;他对车子的外观没有太多要求,“但最好是红色”,也许最初只会是一个架子,“能动、有个离合器能挂空挡就行”;他觉得现在的车都太重, 因而他要用钢管造车,让车子更轻,“就算没有倒挡,还可以推进去”。

  这是一个十三岁汽车控的造车梦,有些天马行空,有些不着边际,但他却正在为这个梦想切实地付出着。这个刚上初中的孩子,画着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伽利略式和开普勒式望远镜学习物理,近来还自学C++编程语言。他说他这个暑假就要开始计划造他的那台车,虽然他也不知道要用多长时间。他以后还想学汽车专业,毕业后进一家汽车公司,让许多人一起,为他造这台车。

  也许他懂的还不够多,许多汽车部件他还没法脱口而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但是他对汽车的“控”,他的好奇心、想象力,就是他最大的资本。他可能还不理解汽车市场的作用,但这样的他才能原原本本的描绘自己的Dream Car,而不是像许多曾抱有“造车梦”的人一样,在现实中忘却了最初的梦想。他也许得快点开始动手实践了,他或许会发现许多与书本上读到的不同的东西,那么他会继续学习,让梦想变得更加具体而丰满。

  如果十三岁的唐济航还只是个小小梦想家,那么在梦想成形的路途之中,必定需要有人引导他、帮助他,在他的耳边告诉他一切都有成真的可能,与他一起悉心保护这个梦以免被现实打碎,把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最后,在唐济航这名字的后面,加上“造车人”的字样。

  文/兰馨月

  摄/吴忠平 、李青松

  大众自造

  “大众自造”项目由大众汽车品牌面向中国公众打造,核心是一个 WEB 2.0大型网络互动社区。基于核心网络平台,大家可以在网络上跨媒体实现汽车设计的灵感激发、知识分享、虚拟现实造车、互动交流、创意主题竞赛、投票评选等多种沟通需求,是大众汽车与中国已处于或将进入汽车生活的人群进行沟通更为生动且直接的创新渠道。消费者可以自由登录网站,自己思考并设计未来汽车。

  唐济航的“自造”之车

  唐济航说,途观、途锐都是大众的SUV,他设计的个性SUV也是“途字辈”的,他给新车取名“途顺”。

  途顺的车身凸起部分可以作为行李架,如果不装货,这又是个保护的防滚架,在越野时不用怕翻车了;此外小朋友还设计了车外气囊,一旦发生碰撞,车外气囊能够保护车外的行人。

  为了让途顺更好玩,他设计的四个车轮可以转向90度,横向就能够将车子停到路边了;车里还有隔断,乘客和驾驶员是分隔的,还能放上一个小盆栽。当然,童心也被照顾到了——车子停下来还是个滑梯,停车的时候他可以当作一个大玩具。

  而“绿旋风”体现的则是他对环保节能的思考:低风阻,轻车身,孩子的环保理想可见一斑。

  “自造”少年看大众

  《汽车导报》:你觉得大众是个怎样的汽车品牌?

  唐济航:可能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大众”,比较大众化、大多数人喜欢。我觉得,有些小众品牌做车就是“等破产”的,但是大众不同,它涉及面广、子公司多,各个档次的车型都有,大部分人都能够在这个牌子里找到适合的车。

  《汽车导报》:自1939年创立大众之日起,大众汽车就意味着“大众之车”,你觉得大众是个有创意的品牌吗?

  唐济航:我觉得大众是。它推出的许多车型,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模块化战略”也让人耳目一新。另外,大众对于FSI技术、DSG变速箱及四轮驱动的应用,都很有创意。大众还推广柴油机,这也是创意的一部分吧。

  《汽车导报》:在大众的所有车型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款呢?

  唐济航:我挺喜欢大众子公司中的奥迪、兰博基尼和宾利。爸爸带我参加过2007年在珠海的一个奥迪驾驶体验和培训活动,那天的A8、A6、A4、Q7和TT都让我很兴奋。但是我觉得大众还是面向大部分人的汽车品牌,所以我觉得比较好的车款,可能是大众的高尔夫吧,因为高尔夫很实用,并且在市场方面做得很成功,看现在路上那么多人开着它就知道了。

  《汽车导报》:大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唐济航:它最吸引我的是大众化,这么多的车型,走能找到符合心意的那款车。而且,我觉得大众的车坐着都很舒服。

  在我们眼中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造车梦,造一台属于的自己独一无二的汽车,这台车子可以是天马行空般的设计,也可以是像《霹雳游戏》一样智能,总之充满了我们年少时无拘无束的想象。

  但当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动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们发现原来汽车是这样的复杂,以至于让我们望而却步。而在我们心中那台原本充满想象力的车子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它变得和市面上的车子没什么两样了。

  在得知唐济航小朋友要造一台属于他自己的汽车这个消息时,我们很吃惊也很感动,作为大人,我们很愿意帮他实现梦想,因为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随后的几个月,小唐济航会开始他的造车过程,而我们会成为他坚强的后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