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摘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各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教育发展。

  关键词:育人网络 德育学校 社会家庭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我校积极倡导“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现就我校开展工作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德育工作就要以人为本,我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外,还创设了良好的德育环境,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学校德育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一是开展“劳动伴我成长”系列活动:春天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验基地参加田间劳动———给玉米地拔草,让学生亲身体会拔草的辛苦,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的含义。

  秋天的任务就是收玉米和扒玉米《。这种活看似简单,却很辛苦,刚收下的玉米《紧贴着玉米棒不是很好扒,特别是扒到玉米《的根部要去掉蒂巴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有的同学们干了小半天就筋疲力尽、叫苦不迭。不过总算坚持了下来,并且还算战果丰硕。

  春种秋收亲身体验让同学们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的宝贵财富。

  二是参观酒厂:每年我们小解说员都有展示风采的机会,就是带领同学们游览一次大泉源酒厂。从历史博物馆,进入酿酒车间,介绍详细的酿酒程序。再到包装车间,参观洗瓶、灌装、压盖、盖胶冒、喷码、贴商标、装箱等,浏览整条流水线,同学们体会到了酒品的整体出场过程,看到了白酒在短时间内便成箱累放,真的感受到了技术的震撼。

  通过参观活动,同学们不仅对酒厂的产品品牌、产品的生产工艺、各阶段的操作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扩展了知识面,更体会到了工人的辛勤和辛苦,增强了同学们对家乡悠久酒文化的祝豪感!

  三是参加草莓基地实践活动:每年六月份我们都会组织学生代表乘坐校车到大泉源乡6近闻名的新农草莓基地参加活动。走进草莓大棚,观察草莓生长情况,听草莓种植户讲解草莓的种植知识。同学们齐动手帮着农户摘草莓。在草莓田里,同学们采摘品尝了新鲜的草莓。同时在高温30度的烈日下,体会到摘草莓的辛苦与快乐!摘草梅时同学们提出了“草莓为什么要用地膜种植?”“草莓从种植到结束要经过多少时间?”等疑问,专家们都一一耐心仔细解答。学生初步了解了草莓的品种、特点、生长过程和规律,以及它的营养价值等等。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社会活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苦与乐。

  四是参观靖宇陵园:我们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都组织优秀学生到靖宇陵园参观,陵园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同学们胸前佩戴着红领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倾听讲解员的讲解,墙上那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展柜内先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用过的干粮袋,枪支,颠簸,木桶,脸盆,破旧的织布机,打谷机,把人们带进了那片林海雪原,带进了那段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更多地了解了发生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的光荣革命历史,决心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二、构建家校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因此,我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家长们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意图,协调好教育的步调及要求,形成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的效果。如我校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建立家长、学校联系监督卡:通过监督卡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各项教育的目的和教育要求。二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

  另一方面,家长也主动与孩子的学校、班主任加强联系。力争取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校。学校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好肌访工作,也希望家长到学校访问,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学校对学生当前的教育意图和要求等。

  三、开辟德育实践基地促进社会教育发展

  社会教育的范围很广,它既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我校与交警大队快大中队建立警校共建之后,学生常常在交警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宣传交通法规,“小交警”则在学生放学期间维护交通秩序。

  我校遥“敬老:”作为学生的德育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组织学生走进敬老:进行文艺汇演,献爱心等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提高学生的自律校和社会责任感。

  我校与大泉派出所签订了共建合约,积极吸纳五老、家长、交警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校外辅导员队伍,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还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近年来我校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学校连续被授予“文明单位”、“优秀少先大队”和“市级依法治校先进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目标责任书县级二、三等奖”、“创建平安通化工作先进单位”、“家长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一等奖”、“省级交通安全先进校”、“文明礼仪工程先进单位”“省级绿色校园”等诸多殊荣。

  这些成绩的取得告诉我们:只有努力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赵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