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eet族:懒人的革命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Neet族,T恤,懒人
  • 发布时间:2015-07-14 14:59

  日本职场建立在顺从、随大流和自我剥削的基础上,一些年轻人开始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对父辈的工作狂职场进行反抗。这些被称为“Neet族”的全职懒人是睡足的商人,每个人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随时犯懒。目前其人数已经持续增加,有望达到1万人,以后还可能扩展到韩国和中国。

  一个脸上呈现黑白色、戴着一对猫耳朵的女人揉捏着自己的手,猫女旁边坐着一位穿制服的女士,一个戴着施工头盔的男人,和一个头上戴着面具的男人。一会儿,他们开始聊天:“我很懒,精神涣散。”“好久没做啥事了。”“我最喜欢家里蹲。”“我想整天玩电子游戏。”这4个人是公司经理,而这是他们的首次新闻发布会,闪光灯不断闪烁。他们希望能为新成立的股份公司找到他们需要的Neet族。Neet是“不工作,不上学,不受训”(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的英文缩写,即不受雇于人,不接受教育或培训,无所事事且不想改变现状的懒人。

  “参加发布会时,装束当然很重要。”一头红棕色染发,戴着项链,穿着一件领口开很大的T恤的若新雄纯说,“但我也想让人们看到,这家公司并没有统一的着装标准。”他自己并不是一个Neet族,而是一位交流顾问,也是日本庆应大学的毕业生。对颓废派充满热情的他成立了这家公司。说起Neet族时,他的语气仿佛一位想要他的孩子们成为网球明星,以实现自己年轻时梦想的父亲。不难想象,若新平时是如何化着妆、穿着紧身服在一个视觉系乐队(注重视觉效果的音乐团体,以华丽夸张的化妆造型著称)里唱歌的。“我非常想把唱歌做正经职业,但是我的教师父母希望我学点正常的东西。”而他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梦想着在大学毕业后创造一种新形式的工作,塑造出一种新社会。直到今天,这仍是他的目标。

  主动退学、失业的NEET族

  Neet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90年代末期的英国,当时描述的是处于接受教育培训和找到第一份工作之间的年轻人。日本在21世纪初引入了这个概念,用以描述15-34岁的主动退学、失业的年轻人。据统计,日本Neet族人数在50万-85万之间。他们主动脱离或是被抛出了正常工作的仓鼠轮,大部分靠父母养活,用他们的拒绝姿态降低着本就处于停滞状态的世界第三大国民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多年来,日本教育部一直将Neet问题视为一个棘手的难题,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试图将这些懒人重新纳入劳动市场的努力都宣告失败了。

  而现在,这些懒人开始试图凭借自己的力量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经济结构。2013年11月,他们中的166人成立了一个拥有约7600欧元资产的股份制公司Neet,每个员工投入43欧元成为公司股东。“我想给Neet族自信。”若新用柔和的声线说道,“在日本,他们被认为是垃圾,但是在我们这里,他们很快就成为老板。我们召集了多方面的天才。”每个人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Neet公司的商业模式:一个女人会占卜,一个男人专精英语,还有的是电子游戏高手。

  公司交流主要在网上进行。同事们都在家工作,通过通讯软件Line约定召开Skype会议,这样几乎不会产生成本支出。“我们不会破产。”若新说。进入公司时每个人都会选择一个用户名,没有人知道公司其他成员的真名。

  26岁的公司男经理阳一和28岁的女经理沙也加坐在新宿的一间咖啡馆中。这片地区以其高楼大厦闻名,西装笔挺的职场人匆忙奔赴办公室,发型奇特的年轻人则匆忙赶赴约会。阳一在这家懒人公司里成立了一个部门,名叫“阳一部门”,沙也加也是这个部门的成员。“快乐地做感兴趣的事”是该部门的工作原则。

  阳一身材瘦削,戴着没有镜片的厚边框眼镜,一头卷发,他已经成为全职懒人4年了。中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幼儿园全职工作了3年。“我非常喜欢那份工作,但更希望能够自由娱乐。”他说。阳一选择了悠闲,放弃了挣钱。

  穿着皮夹克,有着纹身的沙也加也曾正常上班,是一家服装店的售货员,但是她说:“我还没做好准备成为一名社会人。”社会人意味着“对社会有足够价值的成员”,工作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人,反过来说,不工作的人不是真正的社会成员。“我无法应付那些压力,”沙也加说,“又不愿意借助药物来应付职场日常。”

  懒人是日本经济的救星?

  想要理解是什么让年轻的日本人选择自愿失业,就必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日本给年轻人提供的人生选择。为此,得和像山田诚(化名)一样的人交谈,他正朝着日本社会的顶端进发。他说:“我为Neet族感到遗憾。”

  现年29岁的山田自2010年4月起在一家有着悠久传统的日本大公司工作。他的人生道路非常顺畅:从优质幼儿园到精英中学到名牌大学,每次入学考试前都参加课外补习班准备考试,最后进入知名公司。在北海道大学机械专业念大四时,他和同学一样开始求职。他们购买求职指南书,学习日语敬语,穿上西服套装,把头发染回黑色。公司并不期望这些求职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是期待他们是一张张白纸,可以沾染上公司想要的色彩。工程师山田需要通过日语和数学测试,写两篇论文,经历两轮面试,然后进入最后一轮的终面。每年4月这家公司要雇佣150位大学毕业生,山田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那里的学徒期为时6年。他已经熟悉了金融管理和法律体系,接受了批评性思考和辩论培训。他每进步一点,等级和工资就上升一等。工资的支付标准是忠实度,而不是工作成果。

  因此,大公司能够给人安全感,有些能够保证建立终生雇佣关系。公司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自己在战后经济增长期培养出来的劳动力留下来,跳槽的人在这样的等级-工资体系中得一切从头开始。

  山田说,他白天工作“8+X”个小时。他的妻子说,他一般都不能在午夜前回家。在日本,加班是家常便饭。此外,他一周还要多次和老同事一起去喝酒。这按理并不属于工作时间,却仍然是种义务。山田说,他每周只有10小时的休闲时间。

  对于阳一来说,这实在太少了。他5年前决定不再工作。“到底为了什么呢?总有人有钱请我吃饭。”他说。有段时间他住在朋友家里。他需要买衣服、吃饭或是像今天一样喝一杯约合5欧元的咖啡时,也是朋友们付钱。自从他成为Neet股份公司的财务经理后,他又搬回家里住了。“据说这份工作需要一台电脑,家里就有一台。”他就是日本文化中典型的“单身寄生族”,即在经济上依靠他人的年轻成人。阳一的母亲是个家庭主妇,他白天就和她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播出的棒球比赛或烹饪节目。

  而阳一的父亲总是说,他应该出去工作,这让他心烦。他常常整晚和朋友们一起在街上闲逛,在父亲去上班后才回家。或者他会在某家有着几百台游戏机的喧闹帕青哥游戏厅里待数小时。“在那儿得花不少钱。”阳一说。他挥霍掉的并不是他挣的钱,Neet族能够懒惰,是因为日本是个富裕的国家,因为还有足够多辛勤工作、根本没时间花钱的人。

  但是这个体系已经越来越岌岌可危。自从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就开始停滞。婴儿潮一代退休了,给人数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增加了负担,他们中拥有固定职业的人也不断减少。就算是参加工作的人,大多也是随大流,无法为经济带来多少活力。日本经济要重新繁荣,需要人们更多地发挥创造力。

  “日本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国家显然丧失了革新能力。”若新说,他曾经想成立一支乐队,现在却更愿意宣扬懒惰精神。“Neet族的思想非常自由。从长远来看,日本经济也可以从中受益。”

  不一样的产品研发

  若新公司里的很多人想将新奇的产品推入市场:一个部门研制搜集美丽女孩房间气味的罐子,另一个部门研发出“反能量”饮料,来帮助人们拥有更加放松的生活,还有一个部门想制作特色T恤。“他们必须知道,只需保持自己本来的样子就很好。他们能够创造出很棒的东西。”若新说。

  T恤研讨会在东京池袋举行,从14点开到16点。5位Neet族已经到了,接下来两小时内还会来15人。房间里有一叠彩色T恤,旁边有颜料罐。要印上T恤的Logo是“你被冠以垃圾之名。Neet&Co”,旁边画着一个头上罩着垃圾桶的小人。房间的一个角落中,那个在新闻发布会上戴着猫耳朵的女人在吃用一根签子穿着的煎鸡肉。另有两人开始讨论Logo的正确位置,“最重要的是,字体要向一边倾斜,这样在我睡觉的时候,别人也很容易读懂。”“你朝哪边侧睡?”“我白天躺在沙发上时,是朝左的。”

  3点半,阳一也来了。他坐在吃东西的人身边,也开吃了起来。他把卫生纸塞进鼻子对抗花粉热,最后终于把一件粉色的T恤放在面前,将之刷黑,印上淡色的印花。文字出现在衣服上端。

  几周之后,Neet公司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他们原本一般都只在网络聊天室中碰面。若新准备了PPT展示。他说,公司需要建立起更多组织结构,并介绍如何进行公司内部和外部交流。约50位与会者轮流讲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对公司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表决,其他人通过网络会议参与。其中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专注地做着会议记录,另一人喋喋不休,还有一个人把自己卷进窗帘中,视线已被吸引到窗外。会议时间是从14点到21点。

  8点半的时候阳一来了,盘腿端坐在地上。“睡过头了。”他露齿而笑。“我们玩牌吧。”坐在他旁边地上的另一人说。“当然。完全听不懂前面那些人在说什么。”阳一说。其他Neet族正在表决,公司里是否应该设定一个固定的联系人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是否应该有个公司银行账户,阳一则将3张最终幻想卡牌放在地毯上。

  半小时后沙也加来了,坐在地面上,开始化妆。“也睡过了?”阳一问。“不是,我在工作。”沙也加说,她不是全职Neet族,而是个自由职业者。她的梦想是成为瑜伽教师,最好是能在澳大利亚接受培训。最后在对“不建立公司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表决时,阳一举起了手。一共有3人举手,若新记录下结果。突然阳一疑惑地问:“我刚刚是投的什么票?”7个小时的会议结束时,若新宣布,还无法做出决定,需要重新投票。

  日本的公司会议被认为是最拖拉的,因为要一直讨论,直到最后达成一致。在这一点上,Neet股份公司是家典型的日本公司。在往外走的时候,一位同事请阳一一起品尝他制作出的“反能量”饮料——一种草药混合。“味道真是让人作呕啊!”阳一说。这位饮料发明者向他鞠躬:“我会继续努力的。”

  在地铁里,阳一懒洋洋地瘫坐在长椅上说:“我真是精疲力尽了,虽然我3个小时前才起床。”长椅上一位穿着套装的女士不断变换位置,坐得离他越来越远。如同在一家真实公司中一样,这天,阳一和同事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坐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旁边摆满啤酒罐。

  若新希望能扩大公司规模,直到聚集一万名Neet族。“如果真有了这么多人,也许Neet公司就没必要存在了。”他说。那时懒人的地位就会提高,也许规模还能扩张到海外,例如韩国和中国。他想在两年内盈利。他相信,那时其他日本人也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存在不一样的工作方式,能够带来快乐的工作方式,迟到、不穿西装、不使用敬语也没关系的工作方式。社会人也许会辞掉他们的工作,思考他们究竟想做什么。但是若新也害怕公司有了营业额之后会怎样。而且,究竟怎样才能弄清楚,哪个Neet族的工作为公司带来了怎样的利润呢?

  T恤小组已经在雅虎购物网站上售卖他们的上衣了,支付约20欧元就可以买到一件只有在侧躺时才能看清文字的T恤。

  日本的懒人是睡足的商人。

  蕾娜·施纳贝尔/文 刘黎/译

  [译自德国《brand eins》]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