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戏上家门楼
- 来源:海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艺术,戏剧,自闭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14 15:09
艺术的门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对戏剧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但高昂的票价将很多人拒之门外,因此家庭式戏剧开始在法国流行。每周末大家都会齐聚主办者的家中,切磋技艺,表演、学习戏剧。
傍晚的巴黎市郊一处廉价房的十二层,人声鼎沸,孩子们兴奋地在电梯里窜来窜去,慌张地向布鲁诺夫人的家里奔去。这间位于圣·丹尼斯区的三居室今晚显得格外热闹。马上就到7点了,大家都盼望着剧目能准点开始。孩子身后跟着他们的父母,礼貌地跟布鲁诺夫人打着招呼。“今晚我是大家的引座员”,这位五十多岁的和蔼老妇人显得格外开心,将热气腾腾的猪油奶酪火腿面包提到孩子们的手里。走进屋内的宾客们看着主人摆在房间里的全家福照片,边说笑边在客厅里摆放的二十多张椅子中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这些街坊朋友今天在布鲁诺家中相聚不是为了庆祝夫人的生日,而是参加一场“家庭戏剧”,不过人们很难分辨出布鲁诺夫人家里的布置是本来就有还是为了剧中剧情的需要。这时,两名演员从卧室里走了出来,嬉笑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今晚,来自“飞雪”剧团的小型演艺团有两个目标想要实现:走近公众,让那些不怎么熟悉剧场的人们了解戏剧,特别是让他们发现、探索这种特殊形式的戏剧——家庭戏剧。这种形式的戏剧冲突感更强,同时还能拉近与公众的关系。“与演员近距离的接触和良好的私密性不再像是在传统剧场中那样,不知观众只知演员,在这里观戏的反馈感和参与感兼容并蓄,两者间的互动很多。”飞雪剧团的艺术总监这样评价道。而且观众对这种形式的戏剧之热情就像是对美食的热爱。虽然这类的剧团或演制公司还未被相关机构所承认,但近5年来,诸家剧团都发现了呈井喷式发展的家庭戏剧需求。“公众之所以对这种‘昙花一现’的私密表演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究其原因是时下互联网分享式文化的流行。观众们如今更想获得一种独一无二的体会。”而这种渴求存在于社会的不同阶级。
两个必要条件:节奏和效率
让我们暂时离开圣-丹尼斯区前往繁华富裕的巴黎15区。克莱尔戴着的那副金丝眼镜后透着一丝兴奋,一位女话剧演员穿着一件亚麻的居家服旁若无人地坐在客厅的书桌旁,另一个演员在厨房,其他两个在浴室。一个月之前,“捣蛋鬼”剧团的负责人带着他的剧目《六个人的睡衣》最先在第10区开始演出。起初克莱尔是在脸谱网上看到家庭剧目这种演出形式的,演出价格是每场500欧元。“我想我能支付得起演出的钱,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我喜欢戏剧,但是有时候很难拽动那些喜欢去电影院的朋友跟我一起去观戏,所以我想把戏剧带到我的家里,这样他们就不会拒绝了,而且我打算把这个兴趣也传播给他们,现在大家在脸谱网和推特网等社交网站上注册,网络上很多东西就像人体内的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克莱尔边说边给自己身旁的演员倒了一杯红酒。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这种“病毒”,克莱尔肯定是已经染上了。当我们的杂志采访克莱尔时发现克莱尔的兴趣不仅限于话剧,还在于“他们是怎么创作剧本的?这些‘当代行游演员’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家庭戏剧在演出的过程中会遇上什么困难?”等问题。
“捣蛋鬼”剧团的导演万桑倚靠着厨房的墙壁,目光落在灶台上那个巨大的奶酪盘上,说道:“对于演员来说,必须要迅速找到房间的出口和入口,因为每家每户门的位置都不一样。《6个人的睡衣》是一场5人制戏剧,不得不说是个累人的活。”我们采访谈话的时候,一名演员正在匆匆复习着导演给他们绘制的房间布局草图。“无论传统剧场里的场记是如何要求的,在家庭戏剧中,我们必须重视节奏和效率。演员和观众都需要全情投入,互相提供支持,通常情况下,一部剧的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
精细的细节表演
家庭戏剧带给人们最大的乐趣是自由。“两个行李箱、一辆小汽车就足够装载我们演出的一切道具和设备,让我们四处巡演。”导演在回答克莱尔的提问时说。“5名演职人员平分500欧元,这个价格是不是有些贵呢?”“并不见得。在巴黎,有些剧团经纪人会一上来就要价250欧元作为预付款。当然这对我们这些小型演出公司团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财政保障。而且在客户的家中演出对我们来说甚至是一种优势。观众通常是客户自己邀请来的朋友,有的公司喜欢按照观戏的人数收钱,这种方式获利更多。我们不像‘飞雪’这样的剧团能获得当地政府的经济补助,因为省文化局的目标在于让大众了解戏剧、爱上戏剧。”万桑希望能有更多的居民对戏剧产生兴趣,进而向市长呼吁营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剧场。“我希望我们的艺术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这本身对戏剧艺术的发展也是一种贡献吧,在我看来当前这种家庭式的戏剧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当然,这个时期我们的收入得让我们过上那种‘面包会有,牛奶也会有的生活’。” 围坐在克莱尔客厅内的20多名观众都是在网上受到邀请的,而且都是克莱尔的脸谱网好友。
厄尔薇家中正上演着一出滑稽剧,一男一女两个演员正开着玩笑,逗得不少男性观众哈哈大笑。剧本选自“弹弓”剧组的剧目《来自香水厂的欢乐》,改编自15世纪的一位阿拉伯戏剧演员mohammed al nafzawi的剧目。如果这出戏是在传统剧院里上演将会非常成功,观众们都会被滑稽的剧情所吸引。但是,在家里则是另外一码事了。由于与演员的距离至多只有两米,观众可以观察到一切,演员因为台词失误忘记情节时小声的提醒,眼神的游离,乃至手指的微妙动作都一览无遗。“这要求演员注意每一处细节。”演员斯蒂芬这样说道,家庭戏剧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随意。
让我们回到圣丹尼斯区,《6个人的睡衣》的演出刚刚结束,大家几乎都留下来探讨剧情。这场剧目和它所选的主题——自闭症使我们观后感到不太轻松。故事背景是一名男子去精神医院探望自己姐姐。“无疑,这样的主题是有些沉重的。”一位演员说道。一位观众则评论道:“演员说话声音太大了,我有种被绑架的感觉,感觉不是很舒服。”另一名观众的评论则温和不少:“在我家,疯子和精神病是很少谈及的话题,而这部剧改变了我的视角,我愿意主动了解精神病患者的精神世界。”半个小时后,演员们围坐在房间主人为他们准备的小餐桌旁,大部分演员也住在这栋楼里,这是一个大家相互认识的难得机会。
另一场演出中,演员们正在尽职尽责地进行“售后服务”,与观众们讨论着人物的性格和剧情发展,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表演方式和风格。晚上10点半左右,布鲁诺夫人的房间渐渐安静了,朋友们相互拥抱道别,但是在她儿子的房间里,孩子们披上长长的毛巾被戏服,准备要演上一出戏了……
伊戈埃尔·汉森/文 大川/译
[译自法国《巴黎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