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精神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涂鸦,墨尔本
  • 发布时间:2015-07-23 09:52

  2009年,我赴墨尔本游学。这座位于澳洲东南的城市,在我眼中,一直就是迷人的矛盾综合体存在。

  不论是贯穿大街小巷的百年电车轨道,历史悠久的皇家植物园,还是泰晤士河即视感的亚拉河畔,每晚不到八点就冷清僻静的商业中心——墨尔本的保守,很大程度沿袭了英伦城池遗风;然而,同一座城市,却也拥有南半球最大的皇冠赌场,全年无休的海滩疯狂派对,以及那些古老建筑身上的波普新装——街头涂鸦,无疑又宣告着她的活力与年轻。

  行走在墨尔本,涂鸦无处不在:岁月腐蚀的砖墙、生锈的电线杠、新砌的河堤,甚至那些窄巷中光可鉴人的石台路面,都可以充当涂鸦者喷枪下的天然画布。电影明星,宠物猫狗,还有本土政客,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伴着各色口号与主张,尽情释放涂鸦者躁动不安的青春荷尔蒙。

  有时,同一条街道,同一面墙壁,上次路过亲睐的某件创作,短短几天之后就已被新作覆盖,只剩下残光片影让你顿足没能及时拍照留念。破坏,创造,再破坏,再创造,紧随时代,永不陈旧——这正是斑驳的涂鸦艺术最大魅力所在。

  有趣的是,拥有全世界最多涂鸦作品的墨尔本,却出台了全世界最严厉的反涂鸦法案。那些被抓现行的涂鸦艺术家,除了会被课以高额罚金,据说还面临着两年的入狱风险。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游击战术,也就成为涂鸦者必修生存技能。也难怪我在墨尔本待了将近两年,从未撞见过现场创作的涂鸦者。

  如此说来,英国涂鸦达人班克斯早年在墨尔本街头创作时,应该庆幸自己没被抓捕。戏剧性转折发生在他盛名全球之后,那些未被清洗的残存作品,已被墨尔本政府贴上了特许保护的标签。

  回到北京后,我曾试图在市区街巷寻找涂鸦作品痕迹。遗憾的是,映入眼帘的,大多还是立交桥上悬挂的红底白字条幅,和胡同里张贴的红底黑字公告,整齐划一,遥相呼应。甚至位于城市东北角落的798艺术区,涂鸦也仅仅是展览海报之外可有可无的装饰。

  当然,还有今天你看到的这期涂鸦封面,也诞生在北京。2015年春夏交替的某个下午,艺术商业杂志的编辑们与22院艺术区老少居民,数十人在蓝天白云下,将近百个填充丙烯颜料的气球,狠狠砸在巨大的白色画板上,再由亚洲顶尖涂鸦团队ABS CREW领袖、艺术家陈创进行喷绘,由此创造出这张堪称全世界第一幅专门由涂鸦创作的杂志期刊封面。

  执行出版人:马继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