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拍卖行换帅风云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苏富比,佳士得,换帅
  • 发布时间:2015-07-23 13:43

  说说拍卖行业的“擎天柱”(苏富比)和“威震天”(佳士得)最近换帅的事件。关注的人可能都知道,2014年,对冲基金经理Dan Loeb,一边对苏富比实施主动投资策略(Activist Investor),开始准备全面控制公司,一边在媒体四处宣传苏富比CEO实在太无能、忍不了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CEOWilliam F.Ruprecht的战斗力至此基本就是渣渣,气急败坏回骂几句,抵不过Dan Loeb开始大量收购苏富比股份争夺控制权。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Ruprecht被换掉只是时间问题了,他从1980年加入苏富比,从地毯部门的小小打字员做起,为苏富比抛头颅、洒热血长达35载。2000年,他临危受任,在苏富比的低谷时期出任CEO,2007年公司股价达到了顶峰,并平稳地渡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2015年3月Ruprecht宣布离职之后,股价从3月中旬到下旬半个月内增长9%,而一手导演这次换帅的对冲基金经理Dan Loeb,因为拥有苏富比9.6%的股份,这次由他一手挑起的宫廷斗争为他的投资增进250万美元的进账。反过来看看苏富比新的CEOTed Smith,不出意料地没有艺术背景,以前从事媒体行业。不过上市公司CEO也不需要懂艺术,只要管理得当就行。他加入苏富比的薪酬为700万美元,包括140万美元基本工资、280万美元奖金和价值300万美元的股票,比Ruprecht在2013年的收入多100多万美元。想想这个喜新厌旧世界的丑恶面孔,整个人都不好了!忠心不值钱吗?真是让元老们心塞啊。不过,美国上市公司CEO的平均年薪已经于2014年达到了1000万美元。这么横向对比,苏富比的新CEO钱拿得其实也不多。

  再插播一段金融知识。

  Hedge Fund Activism,被翻译为激进对冲基金,一般指一家基金在投资公司之后,采用激进的投资策略、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当中。简言之:折腾得越凶,赚得越多。打个艺术行业的比方,某著名藏家买了艺术家的一堆作品,开始积极地给艺术家联络关系、筹备美术馆个展;或者隔天就到艺术家工作室晃一圈,像唐僧一样碎碎念“哎呀,你应该这么画、那么画”是一样的道理。这样做,优点是资源更加丰富,弊病是会有不请自来的投资人压力和控制。

  说完了擎天柱苏富比,再说说威震天佳士得。艺术评论家Coline Milliard说得对,拍卖行换CEO就像是等公交车,你等啊等,怎么也等不到,等到了,一来就来俩。

  佳士得也来凑热闹:于2014年底宣布CEO马文斐(Steven Murphy)将离职。马文斐于2010年加入佳士得,主要功勋有二:一是重点打造了在线拍卖平台;二是兽首事件之后重振佳士得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区的雄风。不过马文斐的角色本来就是佳士得引入对公司进行革新的。这次新上任的女将巴尔比泽(Patricia Barbizet),是大老板皮诺的得力助手——1994年的某一天,38岁的她陪伴着皮诺来到佳士得看艺术品并充当他的翻译。而皮诺在4年之后,有钱就是任性地不仅买了不少艺术品,干脆还买了整家公司。今天,巴尔比泽这个任命看上去是马文斐和下一任之间的备胎,但是她成了佳士得248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当家。那些天天在拍卖行里勾心斗角上演甄嬛传的绿茶婊们,学学!

  换帅风云暂告一个段落,现在大家拭目以待两家巨头的新老板、新气象、新策略吧。只是,佣金就不用再涨了吧!

  天下一叔 艺术市场观察员

  文/天下一叔 编辑/岳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